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中国和古罗马两部重要的成文法典,《法经》与《十二表法》分别是中华法系和大陆法系产生的基础,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通过对《法经》与《十二表法》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中西法律文化产生根源的不同,并对现代法治建设提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靳萍 《科协论坛》2007,(7):42-43
目前,我们正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中国科协七大精神”,高校科协面临的重要任务是:营造科技创新的软环境,提倡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秉承研究学术、普及科学的旨意,做弘扬自主创新精神的先行者。其根本目的在于让科学技术充分惠及亿万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3.
正《启蒙运动:为什么依然重要》《好奇心:科学何以执念万物》《科学文化与社会:21世纪如何理解科学》《实验是如何终结的?》《科学、文化与现代国家的形成》《科学文化与西方工业化》《现代科学的起源》《珍宝宫:伊丽莎白时代的伦敦与科学革命》《科学文化的兴起:科学与现代性的塑造(1210—1685)》《实验室法则》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文化》2010,(2):56-56
《科学与文化》是一本集知识性、趣味性、时尚性为一体的综合读物。2010年的《科学与文化》对原有栏目进行调整和改变,内容更紧凑,特色更鲜明。现以下栏目诚征稿件: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文化》2010,(9):56-56
《科学与文化》是一本集知识性、趣味性、时尚性为一体的综合读物。2010年的《科学与文化》对原有栏目进行调整和改变,内容更紧凑,特色更鲜明。现以下栏目诚征稿件:  相似文献   

6.
一帆 《科学生活》2014,(12):40-43
《科学生活》:您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是否源于您家庭环境的熏陶: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吴老师:我父母从事的工作与中国传统文化比较接近,我父亲是在恢复高考后考上华师大中文系的,他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古汉语。我之所以选择国学研究也是受到了父亲的熏陶,只不过,父亲侧重于文学,而我侧重于历史,但都在传统文化的框架内。我母亲学的是中医,我在高中的时候就通读了母亲上大学的《医古文》教材,我高三毕业那年,把我父亲大学四年学的古代文学的文选、古代汉语等与古文相关的教材也都通读了一遍。  相似文献   

7.
1998年9月9日,我曾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题为《科学的一般概念与中国古代的“科学”》的文章,针对同年8月12日李世辉先生在此报的题为《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一文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见解,否认中国古代有“科学”。此文发表后,又见到一些相关的讨论文章发表,对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问题,提出了形形色色的不同说法或者答案。1999年1月9日,我又在《科技日报》上发表了《中国古代有无‘科学’之我见》一文,对这一问题,对各讨论者观点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至今,我仍认为后一文章中的观点是可以成立了。  我认为,这场讨…  相似文献   

8.
五行阴阳与气论——中国古代科技的起源与三大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常生活中,阴阳、五行往往被视为封建迷信、伪科学,与占卜、算命相联系。其实阴阳、五行对中国古代科学贡献巨大,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阴阳、五行十分推崇,他说:“中国人科学思想包含着宇宙两种基本力量或原理,即阴和阳。”  相似文献   

9.
正由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科学与社会》编辑部、《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由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承办的第五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拟定于2014年10月18-19日在上海召开。会议诚邀学术界广大研究人员、研究生参加,特别鼓励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  相似文献   

10.
"李约瑟问题"是一个启发式的主题论纲,借助它不仅可以展开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宏大叙事,还能引导人们对科学革命、现代化的途径、以及文化多样性与科学普适性间的张力等议题进行深入思考。李约瑟1964年出版的《文明的滴定》已经为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之结论做了铺垫,并藉此奠立了他作为国际跨文化研究先驱的地位。2014年,两位美国历史学家通过互联网发布《历史宣言》,由此在西方掀起一场有关历史学之功用的大辩论,我国史学界对此尚无积极的参与,而李约瑟的大问题和他的中国叙事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大历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科技部、中宣部发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下称《基准》)引起了极大关注。尤其是"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写入《基准》引发非议,甚至被斥之为宣传迷信和伪科学。但笔者认为,把中国古代传统对科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的这几个重要表述写入《基准》,不仅合适,而且恰恰体现了对科学的更深刻的认识。提到"阴阳五行",人们常会斥之为迷信或巫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其实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概念和思想缺乏理解,或是带有偏见。  相似文献   

1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一书是由虎有泽等联合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论文集.该书中既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探究,如《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机制研究》等;也有基于具体实例的分析,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疆的实践——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实施情况的调研》《蒙、汉民族关系研究——以乌拉特后旗为例》等;同时,既有对古代民族文化发展的梳理,如《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中原文化认同意识——以契丹人为例》等;也有立足当前背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的探讨,如《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用“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浅析“五个认同”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  相似文献   

13.
正《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不列颠百科全书》相比,《永乐大典》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据粗略统计,《永乐大典》采择  相似文献   

14.
朱文娟 《科教文汇》2009,(12):241-241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字典,又堪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方言、名物等的百科全书,它以汉字的形式记录了中国古代丰富的社会文化。通过对《说文解字》中所收录的朝鲜方言相关词条进行分类研究,从中可以管窥中国与朝鲜的冲突与交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具有光辉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在古代法医学方面,中国居于领先的地位。我国的法医检验工作已有悠久的历史。《礼记·月令》中记载,"孟秋之月,……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  相似文献   

16.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字典,又堪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方言、名物等的百科全书,它以汉字的形式记录了中国古代丰富的社会文化。通过对《说文解字》中所收录的朝鲜方言相关词条进行分类研究,从中可以管窥中国与朝鲜的冲突与交流。  相似文献   

17.
建筑,特别是中国古代建筑,是艺术、科学与文化等有机融合的综合载体,两周各诸侯国建筑艺术当中丰富的科技内涵是这一时期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选取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两者之间的艺术和科技特征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严永和 《知识窗》2008,(6):56-56
墨客是对文人的通称。这与我国古代所使用的笔、墨、纸、砚等文化用具有关。杜甫在《宴胡侍御书堂》诗中云:“翰林名有素,墨客兴无违。”  相似文献   

19.
书讯     
正《唐代域外天文学》钮卫星著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定价:98元通过考察域外天文学与唐代的社会、宗教、政治、文化等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来探求和辨析唐代域外来华的天文学内容,揭示外来天文学与本土天文学发生冲撞和融合的过程,探讨外来天文学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本书的研究可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一个具体、详细的个案,它以古代中外天文学交流为窗口,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古代的中外科学文化交流盛况,以具体的事例来揭示人类文明自古以来都不是在孤立、封闭的状态下生长、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近两年,就创新文化的软环境和硬环境作了比较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在《中国科学院院刊》和《科学时报》上曾发表和全文连载过[1],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机制和实践上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文化的大发展提供治学环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