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四库总目提要》史部地理类中"都会郡县"及其存目收录了古代各府州县地方志,内容丰富,记录了各地区的地理物产、风土人情。《提要》中四库馆臣对于古代历来都会郡县的梳理、品评及归类,体现出了四库馆臣对于方志编纂的认识,也能够反映出当时学术界主流思想。  相似文献   

2.
阁本提要研究是“四库学”提要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阁本提要与《总目》提要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而且阁本提要之间也有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非常复杂,本文对此作了简要的分析。将阁本提要与《总目》提要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开拓提要研究的视野,将“四库学”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王婷 《文教资料》2013,(29):56-58
本文通过将四库提要中“八书”、“二史”的诸本提要进行比对,发现其内容彼此间存在参照关系:并进一步发掘出“八书”、“二史”中其它提要与邵晋涵分纂稿之间的承袭关系;最后对“八书”、“二吏”中提要所述的讹误之处进行订误.以此完成对“八书”、“二史”提要的初步比对探究。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中“诗类”正目共收录62部书籍,其中宋代学者的书有18部,存目中所收84部书籍中宋代学者所著的有3部。前人从不同角度对四库馆臣的经学态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四库馆臣尊汉抑宋,而本文旨在通过对比经部“诗类”中正目与存目收录的宋代书籍的提要并结合正目中收录的清朝学者的22部书籍的提要来探讨四库馆臣对宋代《诗经》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四库提要·(李贺 )昌谷集》 ,余嘉锡先生已有辩证 ,今补四则。一、《四库提要·昌谷集》云 :“贺事迹具《新唐书·文学传》。”“《文学传》”当为“《文艺传》”。贺事具《旧唐书·李贺传》、《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传》、李商隐《李长吉小传》等。新、旧、《唐书》皆谓李贺曾作“协律郎” ,然实为“奉礼郎”之误。贺有《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 ,又《听颖师弹琴歌》有“奉礼官卑复何益”之句可证。二、《四库提要·昌谷集》云 :“贺系出郑王 ,故自以郡望称陇西。”考新、旧《唐书》 ,唐代有两个郑王。一个是唐高祖李渊的从父李亮 ,武…  相似文献   

6.
从版本学、文献学的角度出发,对《四库全书提要.吴越春秋》作一全面的解题,指出清人为避清圣祖玄烨的名讳而改作者赵晔为赵煜,并揭示出收入四库的本子和四库馆臣据以撰写《提要》的“纪昀家藏本”并非同一个本子,从而使学界对于《吴越春秋》一书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四库全书》的誊录与《四库》提要的撰写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忌讳的文字。如何处理这些忌讳文字,是《四库全书》编纂者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四库馆臣为了规避“违碍”字句,不惜任意改动原文。明赵迪《鸣秋集》的提要,为我们了解四库馆臣的有关处理方式,提供了很好的例证。研究这些忌讳文字的处理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乾隆时期的文化生态,也有助于更好地使用文献。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典目录之集大成者,但由于时代条件、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限制,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讹误之处.以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对《四库全书总目》中《唐子西集》提要多处讹误的辨证为例,梳理馆臣在编写提要时出现的知识性和观念性两类舛误,并对馆臣评价唐庚与苏轼关系失实的原因进行探究,帮助进一步了解《四库全书总目...  相似文献   

9.
四库馆臣《明文衡·提要》颇有谬误。《明文衡》是一百卷,四库馆臣或言九十八卷,或言一百卷,所言抵触,在于失审。《明文衡》文体四十类,四库馆臣谓三十八类,原因在于抽删了“檄”,漏掉了“议”。《明文衡》录文上至元末,下迄成化,由于四库馆臣转述不严谨,致使录文时间的上、下限大大缩小。《明文衡》选文兼容并包,有很大的宽泛性,而四库馆臣视相关文章为“芜杂”、“乖体例”,或失于公允,或出于警戒前朝遗文的心理。  相似文献   

1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学类序》对历代学者给小学所划定的范围作了评判,并且对小学分为文字、训诂、音韵三方面的时间作了定位。然而由于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学类序》的学者受到当时盛行的朴学影响,崇尚东汉古文经学,反对宋明理学,使得他们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学类序》中对小学所作的评判和分类时间的定位都有所偏颇。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小学类序》中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学类序》所存在的错误一一进行了说明和指正,全文条分缕析,论据充分,辨证有力,说服力强。  相似文献   

11.
宋巧燕 《考试研究》2014,(2):88-94,37
清代蒙学教材的编撰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蒙学教材的编撰在蒙童接受规律和教学效果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连接点,在文学教育与科举之间表现出密切的关联,表现为:蒙学教材的形式美和格律美,契合清代科举文体的要求,在美好的音律和规整的文字形式教育中与清代的科举教育恰当地接轨;将有益科举的以往蒙学读物改编成韵语形式;有益科举的蒙学诗文韵对读物更易受到追捧;蒙学教材偶句韵语中体现出明显的科举思想。  相似文献   

12.
林骅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0):53-55
纪晓岚是诗人、小说家,更是杰出的编辑专家。他的后半生奉旨致力于《四库全书》收集、整理、校勘工作,对《四库全书》的完成和中国古籍的收藏作出卓越贡献。他的《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最大的目录书,其学术价值是无与伦比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清代御制文献的概况,对清代御制文献的编纂进行了总体上的梳理,认为清代顺治以后、乾隆以前的帝王在御制文献上都有较大的建树,各自都有其编纂的侧重点和特色,这与帝王个人的文化素养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4.
宋许景衡《横塘集》原有30卷,明中叶以后散佚。清乾隆间编《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辑出20卷,缺佚颇多,仅从《东瓯诗集》收入佚诗1首。《全宋诗》、《四库辑本别集拾遗》辑得一些佚作。今从《东瓯诗集》与《东瓯续集》辑得诗4首,从《四库全书》辑得文3篇,从《永嘉集·内编》辑得文1篇。  相似文献   

15.
古代文献的分类、编目、辑录的研究与应用始于汉代,刘向、刘歆的目录分类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晋唐之间,四分法顺应时代要求而产生,并得到广泛应用。《四库全书》继承了刘向以来目录学的传统精神,其分类标准和部别原则充分体现了古典文献传承的科学体系,提要简要介绍作者生平、著述、治学特点和书籍主要内容、版本流传等,并作学术评价。同时,通过总序、小序、案语及提要,全面地对中国古代学术典籍进行总结,起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作用,为古籍分类整理提供经典范本。  相似文献   

16.
《四书章句集注》中,朱熹对一些语法现象有所认识,注解中有许多解释语法的例子,有对词类的认识,有对词组结构的分析,有对句法成分的认识,有对句式句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唐五代笔记《唐摭言》专述有唐一代科举之人事,内容驳杂琐细。通过对是书文本的解读,我们认为,王定保在《唐摭言》的编纂过程中,经过缜密思考,慎重分类,形成了类似主题的笔记作品的编纂体例范式。  相似文献   

18.
徽州人著述在四库系列丛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徽州文化精华之所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认真做好四库系列丛书中徽州人著述的研究工作,能够有力地促进徽州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is an ongoing activity. The examples presented have shown the data upon which revisions of PLAN modules were made and have shown student performance results on the revised materials. Presented as part of a symposium, PLAN in Operation—A Summary of Four Years’ Experience in the Evolution of an Educational System, for Divisions 5 and 15,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Miami Beach, Florida, September 5, 1970. The work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was conducted while Mr. Rahmlow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American Institutes for Research.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辨伪学发展史上,郑珍据有重要一席。郑珍辩伪的主要贡献在于论证《四库全书》所收录的日本《古文孝经孔氏传》为伪书。本文对郑珍辨伪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分析,肯定其成就,补充其不足,指出其牵强之处。对郑珍辨伪思想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近代贵州儒学发展之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