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想天堂与现实天堂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地球之外的宇宙有着美好的向往,并对探索太空有着强烈的兴趣和无数的问题。比如,上过天的人比起终身在地球上生活的人是否身体更健康长寿;太空是不是就比地  相似文献   

2.
高峰 《少年月刊》2015,(6):34-35
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太空飞行器,要进入太空持续飞行,就必须摆脱地心引力。要把地球上的太空飞行器运送到地球大气层外,至少要使它获得7.9千米/秒的第一宇宙速度;要使飞行器脱离地球,飞往行星或其他星球,就需达到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为了使太空飞行器达到这个速度,运载火箭必须提供相当大的推力。因为运载火箭上带有推进剂、发动机等沉重的"包袱(fu)",按目前  相似文献   

3.
关于太空灾难的故事 美国科幻影片《地心引力》,不仅让全球影迷津津乐道,而且也吸引了众多科学界人士的关注.甚至连从无影评惯例的英国《自然》杂志也刊出社评:“太空,让人肃然起敬”,并配发专栏影评,对《地心引力》作了罕见的报道. 影片伊始,三名太空人一袭宇航服,正在哈勃太空望远镜上工作.一场被渲染得蔚为壮观的太空灾难摧毁了飞船,就连哈勃望远镜也未能幸免.只有一男一女两名宇航员幸存了下来,飘浮着行进在险象环生的轨道废料场中.为了安全逃生,他们想方设法与其他空间站、飞船建立联系;  相似文献   

4.
<正>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在今年的地球日即将来临的时候,让我们仔细审视一下地球这个人类的家园。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的球体,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自以为对她已经很了解了,可是,以下这些事实你是否知道呢?1.地球并不是圆的地球无疑是个球体,但是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圆球,赤  相似文献   

5.
《红领巾》2014,(5):34-36
最近,一部热门电影《地心引力》引起了大家的巨大兴趣,片中,由“太空碎片”引起的那场惊心动魄的太空逃难真是让人心惊胆战。这种情况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吗?太空垃圾的威胁真有那么可怕吗?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航天技术,还是进入太空宇航员的数量,美国和俄罗斯都是太空中绝对的领跑者。据统计,全世界迄今共有400多名宇航员完成了太空飞行,其中一大半来自美国和俄罗斯(包括苏联)。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进入太空的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他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08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美国也不甘示弱,就在加加林成功进入太空3周后,美国宇航员阿兰·谢泼德乘坐“水星3号”飞船在地球亚轨道飞行15分钟。首次进入地球轨道的美国宇航员的翰·格伦,透过“水星6号”飞船的舷窗拍下了第一批从太空看地球的照片。那是1962年2月,人…  相似文献   

7.
我国载人宇宙飞船神州五号首次进入太空,并成功地返回地球,实现了中国人邀游太空的千年之梦。那么,浩瀚的太空其温度有多高呢? 其实太空本身并没有温度。如果把一个物体放入太空,这个物体要达到的温度取决于它如何  相似文献   

8.
人类何时能够实现向太空移民的愿望?美国“发现号”载人航天飞机的成功发射与成功返航,给人类进军太空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太空探索技术的进步,人类能够在太空逗留的时间越来越长,于是人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地球人类为何要进军太空呢?寻找新能源和新空间地球资源有限,总有一天资源会耗尽。科学家认为,未来有一天人类能够从太阳能发能会遭到小行星袭击,向太空移民要电力,产生的温室气体最少。而且,太空中有的小行星上有着价值5万亿~6万亿美元的白金矿藏,有的小行星上的铁矿资源比地球上所有的铁加起来还要多。另外,地球还有可是未来人类的…  相似文献   

9.
剑飞扬 《初中生》2013,(11):37-37
出门在外会十分孤独,尤其是在远离地球的国际空间站。如果有一款可爱、幽默、能说会道的机器人作为太空助手,是不是一种避免宇航员太空孤独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现在地球上几乎已经没有不为人知或未经命名的地方了。这得归功于一代又一代探险家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知道在海洋深处、高山顶端有什么东西存在;地图上标出了世界各个沙漠中的干燥岩石和寒冷极地的冰川;就连地心引力也无法阻止探险家飞向太空。随着遥远地方变得更为熟悉,探险活动的性质也起了变化,探索蛮荒之地不再是艰难的挑战。今天,探险家们正试图了解地球、气候以及生存在地球表面上的生物。数百万年来,地球的自然系统一直处于微妙的平衡和谐中。探险本身并不会破坏这种平衡,但当人们移居到新发现的地区时,他们就会带来恒久的变化。过去的探险家向我们的祖先展示了地球的奇迹,今天探险家的责任,则是为后代子孙寻找保存这些奇迹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地球上不论多么别出心裁的婚礼,都比不上在太空举行婚礼。日本一家婚庆公司看准了日本人追求独特婚礼的心理,推出了超越普通人想象力的太空婚礼,当然其价格也将大大超出普通人的预算,全套太空婚礼居然需要2.4亿日元,约1535万元人民币。太空婚礼除了把新人安全地送上太空和返回地球外,还包括太空结婚仪式、地球庆祝宴会、网站同步转播等。  相似文献   

12.
继前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以来,已有400多人完成航天飞行。人类在40多年的载人航天事业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之最。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1圈,历时108分钟,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人。1962年2月20日,美国发射载人飞船“水星-6”号绕地球飞行3圈,历时4小时55分23秒。宇航员约翰·格伦成为美国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人。1963年6月16日,前苏联女航天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乘坐“东方-6”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发射“上升-2”号飞船,航天…  相似文献   

13.
<正> 航天飞行是耗资几百亿元的重大项目,如何让每次飞行都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是科学家认真研究的课题。太空中有着和地球上完全不同的环境,比如失重、超重。种种神奇的条件,让科学家有机会在太空完成许多在地球上根本没法做的实验。你知道吗?神舟四号携带了不少神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文摘     
●远古的动物为何比现在的大从化石中发现,3亿年前的古蜻蜓身长0.5米,翼展0.7米;1.5亿年前的恐龙,最大的体长达36.6米,重约80吨。这与当时地球的地心引力小有关。有人推测远古时地球有4个卫星。在卫星影响区,在近二十时内,可有二次20分钟地心引力抵消近半。此  相似文献   

15.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中。人类离开地球,到达其它星球的必经之路是太空。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在失重条件下,人体功能的变化也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人类一旦脱离了地心引力的吸引,就会身轻如烟飘浮在空中,使人感到身无依托,手脚无所适从。同时像伸手、抬腿或扭头这样简单的动作都会使身体在空中翻滚不止。更严重的是,即使健康的青壮年也会产生老年人的症状。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 神经系统:地球上的生物是在重力的影响下进化的。随着生物的进化,生物体主动对抗地球引力的能力也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越…  相似文献   

16.
“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圆了中国人的航天梦。当微笑的杨利伟在太空中向地球轻轻挥手,他已经成为2003年最潇洒的中国人。在鲜花和掌声之中,航天英雄的低调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令人敬佩。面对荣誉,他谦虚地说,是祖国和人民送我上太空;面对“第一人”的称号,他清醒地纠正,在我之前人类已经有数百人进入太空;面对是否看到长城的提问时,他明确回答,在太空中并没有看到长城(语见2003年12月26日新华社记者所写的文章《2003,有一些人我们不应忘记》一文)。他的实地观察击碎了近年来的传说“从月球上看地球,长城是用肉眼惟一能看得见的建筑物”,使这个…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种太空运动病,感觉就像晕车、晕船。许多第一次在太空中飞行的人都有这种症状……”“这种运动病是不是和失重的状态有关?”“博士”李一平问道。“是的,在太空中,由于几倍于正常体重的压力突然消失,上下的概念就失去了意义。在地球上,人体神经的前庭系统很容易协调工作,可是在太空中,视觉、前庭感官和位置感官三者的配合不当,就容易产生太空运动病。因为飞碟里有产生重力的引力装置,因此大家对失重的感觉不是太强烈……”阿汀老师正说着,他腰间挂着的一个类似于BP机的东西“嘀嘀嘀”响了起来。阿汀老师看了一下,抬起…  相似文献   

18.
遥望火星     
赵芳 《少年月刊》2011,(19):53-54
多少年以来,地球人都有同一个梦:征服宇宙,飞向太空。要想在太空生存,必须找到合适的"家",它必须具备生命的三大条件:阳光、空气和水。于是人类将目光瞄准了和地球环境极其相似的火星。请叫我——火星火星,它与太阳的距离为1.524个天文单位,比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稍远;同时,它具有坚硬的固体表面,并且有季节性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9.
太空漫步     
1911年,一个名叫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的俄罗斯幻想家发表了最为著名的预言:“人类不会永远停留在地球上。为了探索光和太空,人类将首先探索大气层,然后控制整个太阳系。”果不其然,尘封了大半个世纪的天才构想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1971年4月19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鸣放了人类在太空长期生存的第一响礼炮;1986年2月20日,前苏联又发射了当时令世人惊为奇观,有着“人造天宫”美称的“和平号”空间站;目前,美国、俄罗斯、欧空局、日本和加拿大正在联合打造有史以来最为先进的国际空间站……人类在空间技术上的进步之快实在叫人不及掩耳,太空的神秘面纱也在一层层地褪去。而伴随着人类史上首位太空游客——丹尼斯·蒂托的诞生,似乎在向地球上的芸芸众生昭示:太空漫步正在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20.
《地心引力》是近年来太空题材影片中的佳作.导演一改传统太空电影中的常用叙事手法,大量运用主观镜头构建具有真实感的叙事氛围,并尽量弱化个人英雄主义形象,为影片设置一层厚重的孤独叙事语境.而在解释文章主旨方面,采用了隐喻式的叙事手法,提升了影片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