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位于大理市凤仪镇镇西街凤山东麓,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明宣德十年(1435)、成化十一年(1475)和清康熙十年(1671)及清末多次重建。凤仪文庙坐西向东,原建筑有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及两厢、崇圣祠等建筑。现存大成殿及两厢、照壁、大成门、崇圣祠,是当时  相似文献   

2.
<正>楚雄文庙位于楚雄州楚雄市城东鹿城小学内。始建于元代,明代迁至今址。现仅存苍额殿、大成殿、大成门、三元桥、泮池等。主体建筑大成殿保存较完好,系重檐歇山顶,坐北朝南,五开间,正面3间装18扇格子门,雕刻各种民间艺术图案,雕工精湛,栩栩如生。1995年,楚雄市人民政府拨专款10余万元对  相似文献   

3.
<正>位于临沧市凤庆县城西文庙街,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清康熙八年(1669)、同治十二年(1873)两次迁建并多次增建,形成如今的文庙建筑群,占地8800余平方米,含大门、泮池、龙门、棂星门、乡贤祠、名宦祠、大成门、南北厢房、大成殿、崇圣殿、鸣凤阁(又称魁星阁)等主要建筑。1995-2005年,先后修复了大成殿、南厢房、大成门、北厢房、魁星阁;在大成殿前增置了孔子圣像、石杆、香炉,大成殿内供奉孔子坐像,添置大成门及大成殿匾额;2005年6月完成文庙大门重建,凤庆文庙基本恢复原貌。  相似文献   

4.
<正>位于玉溪市红塔区东南隅。現存建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五十二年(1713)建成。当时文庙的建筑规模甚为雄伟,计有"启圣宫三间。大成殿五间。两庑东西各七间。大成殿门三间。敬一亭、神器库各三间。名宦、乡贤祠各三间,省牲、更衣亭三间。棂星门五间……环之以垣,广十二亩六分九"。现仅存大成殿和文星阁及少量碑刻。2005年5月玉溪文庙重修工程启动,重修大成殿,并仿旧制沿中轴依次新建泮池、棂星门、大成门,立孔子塑像于大成门前。2006年1月1日,重修后的文庙向市民开放。  相似文献   

5.
<正>位于昆明市安宁市连然镇连然街122号,始建于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明宗天历二年(1329)毁于兵燹,至元三年(1337)宣威将军、中央路达鲁花赤当道间主持重建。后经多次重修扩建,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规模宏大,有文明坊、照壁、泮池、金声玉振坊、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以及东西两院、黉门、乡贤祠等7进6院共22座建筑物。  相似文献   

6.
<正>通海文庙位于玉溪市通海县城南,秀山北麓。始建于明代,明弘治十六年(1503)通海知县余人俊重建。明朝末年因年久失修,多已倒塌。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雍正十一年(1733)重修,民国时期又多次重修。文庙坐南朝北,分四进三大院落。沿南北中轴线依次为照壁、泮池、文明坊、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尊经图,依地势高低顺序排列。东西廊庑及钟鼓二楼以对称格局配属于正殿两旁。  相似文献   

7.
<正>位于普洱市思茅区思茅一中内,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道光二十年(1840年)改建于今址。1915年,普洱道尹刘宏庵以文庙大殿为校址创立思茅一中,时称普洱道立中学,是滇南最早的学校之一。一百多年来,思茅文庙几经风雨侵蚀、多次地震和人为破坏,原建筑已不复存在,仅存状元桥。该桥为单孔圆形拱桥。桥身以条石砌筑,长9.6米、宽1.8米,两侧扶栏各有7条望柱,  相似文献   

8.
<正>位于大理州大理市下关镇,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已倾圮,仅存古榕古柏。2009年在原址重建,"广其栋梁,扩其殿宇,竣其垣墉,垩之丹之",建成大成殿、左右配殿、天子台、南北庑、大成门、棂星门、弘圣门、泮池、乡贤名宦祠以及儒学研究院等,占地16余亩,建筑面积达2200平方米。文庙内供奉孔子、4配、12哲造像及72贤牌位。2011年9月竣工,面向社会开放。  相似文献   

9.
<正>位于昆明市石林县(1998年路南县更名为石林县)鹿阜镇石林一中校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后历次扩建、修建。清咸丰七年(1857)毁于兵燹,仅文昌宫尚存。光绪十六年(1890)重建。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大学附中疏散到路南,曾借文庙办学。1967年,文庙文明坊、棂星石坊、泮池、大成殿宝鼎、匾额、石狮子、魁星阁被毁无存,现仅存大成门、  相似文献   

10.
<正>位于昆明市安宁市八街镇中心三和寺旁,始建于清初,曾毁于兵祸,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文庙坐西向东,两进四合院,现存有牌楼、中殿、大成殿以及东西厢房等建筑,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八街文庙布局紧凑,结构严谨,2012年与庆云楼一道被列为第七批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1.
<正>位于大理州宾川县城南州城镇,始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后世各代不断添建和修复,文庙坐东向西,有四进院落,由照壁、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后宫(又称崇怪祠)及南北两院、各宦乡贤祠等建筑呈梯形建造构成,各院之间又以特色各异的砖砌石洞相通,曲折迂回,层层别有洞天。文庙紧邻的武庙坐北朝南,与文庙构成丁字形之势,系清康熙初年建成,为一进三院建筑,雄浑威仪,气势不凡。州城文庙与武庙总占地面积30余亩,  相似文献   

12.
<正>石屏文庙位于红河州石屏县异龙镇北正街,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重建,明天顺二年(1458)重修大成殿及东西两庑,并刻《石屏州庙学》石碑记之。明嘉靖二年(1523)、天启五年(1625)对文庙进行两次大规模修葺并扩建,清顺治、乾隆年间亦进行修繕。  相似文献   

13.
<正>位于大理州巍山县城西门内蒙阳公园东南,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万历四十七年(1619)庙毁,随即重建。清代咸丰至同治年间(1851-1874),杜文秀大理政权驻蒙化守将李芳园、马国忠等复加扩大,占地约1万平方米。文庙坐北向南,规模宏大,大成门、大成殿、雁塔坊、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等建筑保存完好。2010年5月,巍山文庙开始全面修缮及恢  相似文献   

14.
<正>(上接2015年第11期第26页)第五行政督察区(5县)建水县建筑与重修时代:考孔庙碑记所载,始于元时建筑,至前清乾隆年间重修,又至宣统二年复修,加以油画。现状:现有房屋大小共一百一十间,占面积2.88公亩。间有倾圮者,亦经按年修葺,颇属完整。有无其他机关占用:自民国二十一年省立临安中学校成立,划孔庙房屋为校址,泮池及庙内之收入均归中学享此权利,此间岁修与祭需均感受困难。  相似文献   

15.
侯绍军 《新闻前哨》2012,(9):F0002-F0002,F0003-F0004
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9米。  相似文献   

16.
杭州孔廟     
杭州孔庙被誉为杭州一座融历史、科学、艺术为一体的"品质书库",它座落于杭州市上城区吴山广场西北侧的劳动弄,至迟建于北宋仁宗年间(1023-1063年),历经数代,在杭州的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杭州孔庙占地面积1.32公顷,总建筑面积达到5500余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和建筑风格依据传统格局、文化传承、文物内涵以及江南园林特色,由东、两两个既相互连贯又相对独立的区域组成. 西区为孔庙中轴线,着重展示杭州孔庙的文化精髓.轴线以大成殿为核心,采取均衡对称、规整方正的平面布局,突出了庄严、肃穆的氛围和孔子作为大思想家的至高权威.建筑群由棂星门、泮池、大成门、东西庑、碑亭、大成殿等组成.  相似文献   

17.
<正>位于昆明市富民县富民一中校园内,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迁建于现址,现存建筑为光绪十五年(1889)重建。文庙坐西向东,占地3245平方米,现仅存大成门、先师殿及两厢房、月台、崇圣祠、两庑,共5栋21间。大成门、先师殿、崇圣祠均为单檐歇山  相似文献   

18.
<正>凤庆,古为蒲蛮之地,春秋战国以前便有濮人在这里繁衍生活,继后有傣族、彝族、白族、回族、苗族、傈傈族、拉祜族等相继入境定居。尤其是明清两代,汉族大量迁入。这些外来民族不但带来了内地先进生产技术,更带来先进文化,也包括儒文化,于是尊孔崇儒之风也便逐渐在凤庆山山乡乡扎根盛行,影响教化着凤庆人民。那座落在县城西北与凤山一脉相承的文庙建筑群落,就是凤庆各族人民几百年来崇圣道、广教化、端品节、勤学问的见证,也是凤庆深厚文化积淀的渊源地。  相似文献   

19.
<正>巍山县永建镇永乐村委会境内的南巡检河上有一座木结构风雨桥,名叫永济桥。它始建于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桥通长15.6米,宽3.25米,高6.9米,其结构为用直径0.3米的五根圆木架于两岸,上面铺木板,再在两岸各安木斜撑以支撑木架,上建人字顶瓦屋三间,桥头尾建二道门,桥面两侧安木栏杆,设长木板凳,永济桥用斜梁悬挂支撑中点的方法,解决了大跨径木桥受力问题,体现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9米。古时七尺或八尺叫作一仞,后人觉得"夫子之墙数仞"不足以表达出对孔子的敬仰,于是明胡缵宗题写了"万仞宫墙"镶在仰圣门上。清乾隆皇帝为表示对孔子的尊崇,又换上了自己御笔书写的"万仞宫墙"四个大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