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在的中国文物界可谓喜忧参半。6月17日,美国向中国归还了6件走私文物,表明中国通过法律程序追索文物的努力取得又一成果,是其喜;而翌日,因坐拥避暑山庄而久负盛名的河北承德,却爆出了一宗文物惊天窃案,是其忧。在这起文物监守自盗案中,共有158件文物被从门禁森严的文物仓库中盗出,其中数件为堪称中国国宝的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其余为国家二级或三级保护文物。警钟不断鸣响这是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文物监守自盗案中的一起。在这起案件中,一名叫李海涛的掌管文物仓库钥匙的官员,在其任职的12年中,利用职务之便,多次从仓库中盗取文物。案件所…  相似文献   

2.
香港商务印书馆将与故宫合作出版《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全集》 香港商务印书馆与故宫博物院最近决定自今年起,利用10年时间,合作编辑出版60卷的巨型文物图集《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全集》。这部大型图集将收集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中精选出的珍品约12000多件。这将是中国文物博物馆界最大、最完整系统的、最具权威性的一部文物图集。  相似文献   

3.
"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是国民政府为了调查战时中国文物损失而设,这为日后从日本接收战时被劫夺文物提供了依据。由于战后复员等因素,委员会人员一直未能到位,会务工作也未能有效开展。为了顺利推进该会的各项工作,在教育部长朱家骅多次敦请下,陈训慈克服各种困难出任该会副主任委员。因为主任委员杭立武在南京,难以长期主持工作,所以会务运作和人员安排等方面工作都是由陈训慈筹划。虽然陈训慈深感会务工作"推进不易",但他还是竭尽所能,到会之初就拟定了工作计划,在人事和经费等各项上担起了实际上的领导责任。在各区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文物损失调查工作大致完成,但由于美国的偏袒,在日本的被劫文物接收工作并不顺利,而"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也在1947年4月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关于收集品为什么锡克里遗址出土的所有文物都被送到拉合尔博物馆,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尽管迪恩在他的最后报告中指出:他在等待指示,但最终没有得到特殊的命令。实际上,此时,在印度考古调查局总官的请求下,就处置锡克里文物问题,政府已经出台了一项政策。内容是“应该为任何  相似文献   

5.
<正>150多年来,中国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现存何处?确切的数字恐怕永远是个谜。我国政府、学者和有识之士一直致力于流失海外文物的调查工作,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这项调查工作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据我国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200多座博物馆中,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而且均是文物中的精品,它们大多是在旧中国时流失海外的。加上建国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盗掘走私出境的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的中国,一个半世纪以来一直饱受着海外流失文物的困扰。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表明,在全球47个国家的200多座博物馆中,被记录的中国文物约167万件,流失海外民间的大约是这个数目的十倍,中国的博物馆人无不为此痛心扼腕。  相似文献   

7.
故宫博物院 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中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北侧。1925年10月10日建立。故宫为中国明、清两代(1368-1911)皇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历代宫殿建筑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现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收藏。1949年以后,对故宫的文物进行整理编号,计有“故”字号文物78万余件,加上新人藏的“新”字号文物21万余件,总数近百万件。所藏文物一类为清代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香港历史博物馆共同承办的《中国考古新发现展》于7月24日~9月24日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展出。该展主要汇集了全国九省份、十几处重要考古发现的120件(组)文物精品。上迄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大多是近年来中国内地考古的新成果。这些考古发现,为研究中国  相似文献   

9.
去年我在美国住了4个月,考察美国出版业。收集到的材料,回国后未能及时整理,现在先把了解到的统计数字报告出来,以飨同好。这些数字在美国是有权威性的。因为是1994年调查的,只能反映1993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数字敦煌泽被学林--纪念国际敦煌项目(IDP)成立十周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00年,封闭近千年的藏经洞重现世间,促使我们对丝绸之路交相辉映的四大文明的原有知识进行彻底重估。藏经洞中包括数万件写卷、世界上最早有纪年的印本书籍和数百幅精美的绢画,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纸本档案,也是中世纪艺术的地下宝藏。中国境内丝绸之路其他遗址也出土了许多重要的文物、绘画以及超过20种语言文字的写本,这些文物文献流散在世界各地,学者难以利用。这批庞大的文物文献始终是各收藏机构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尚有大量未被编目以及亟待修复的文物文献。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按:2017年3月1日至5月31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英国大英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该展览已相继在日本、阿联酋、中国台湾地区、澳大利亚进行了展出。每次展览包括大英博物馆收藏的100件(组)展品,再加上举办展览的博物馆自身提供的1件(组)展品,共计101件(组)。在国博展出的文物中,有9件(组)中国文物展品。为了更好地宣传、推介这次展览,本刊编辑部邀请部分学者,撰写了有关大英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0,(10):57-58
“不知所踪”、“不知所终”和“不知去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年8月6日刊登一条新闻,说:“香港康文署证实,筹建孙中山纪念馆时,在美国购入一批孙中山先生文物,但其中21件不知所踪。”8月9日又刊登一篇后续报道,说:“直到收货后4年因香港审计署检察,康文署点算文物才发现其中21件不知所终。”同样是讲21件文物下落不明,前者用的是“不知所踪”,后者用的是“不知所终”。到底应该用哪条,还是两条都可以用,或是两条都用错了?  相似文献   

13.
史沫特莱是美国进步女记者和作家。1929年她以法兰克福报特派员的身份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12年之久,期间撰写了大量的文字,向世界介绍当时的中国。她留下了5本关于中国的著作,其中《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是她生命最后几年的倾心力作。本文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有关史沫特莱收集的朱德史料着手,探讨史沫特莱执意写作朱德传记的缘起,以及她为写作该书收集素材的艰辛过程;并通过细致比对她收集的朱德史料与《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中的相关内容,揭示了馆藏的史沫特莱收集的朱德史料就是其写作《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的素材来源。它们既反映了史沫特莱严谨求实的创作态度,也是研究朱德其人乃至中国革命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博物馆》2009,(3):35-35
“美洲印第安人文物和美国西部名画家作品展览”由美国印第安人博物馆和美国安舒兹藏画馆联合举办,由中国展览公司主持先在北京展出后,于1982年2月19日至3月19日期间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印第安人是美洲最古老的居民,该展集中选取了反映印第安人在长期劳动、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优秀工艺美术品共计330件,时代远至两千年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博物馆》2009,(3):73-73
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出境文物展览“走向盛唐”自2004年在美国、日本等国巡展两年后,于2006年7月28日至10月22日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归国汇报展。该展览集合了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40余文博单位的精选珍藏,包罗中国近50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展品近300件,大部分属国宝级的国家一级文物,包括佛像、陶俑、瓷器、金银器、玻璃器、木雕、纺织品、壁画等。  相似文献   

16.
体育文博这种体育文化新形式,早在四十年代就有最初的提议,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体育文物工作作为体育文博事业的的基础工作,是体育文搏机构区别于其它文化机构的重要标志。目前,展藏在中国体育博物馆5000多件体育文物,是建国近50年来体育文物工作者辛勤劳动结出的硕果。这些体育文物不仅是研究体育的产生。发展以及同社会和自然环境关系的依据,也是宣传我国悠久的体育文化和辉煌的体育成就、向人民群众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做好体育文物工作是关系到体育文博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在走过半个世纪的新中国即将进人21…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一个文明古国。她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灿烂辉煌的文化,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档案给我们中华儿女留下了宝贵的记忆。从报纸上得知,3月22日起,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主办的"中国档案珍品展"将来到湖北省免费展出。我终于有机会亲眼一睹这些难得一见的国宝级档案藏品。  相似文献   

18.
"不知所踪"、"不知所终"和"不知去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年8月6日刊登一条新闻,说:"香港康文署证实,筹建孙中山纪念馆时,在美国购入一批孙中山先生文物,但其中21件不知所踪."8月9日又刊登一篇后续报道,说:"直到收货后4年因香港审计署检察,康文署点算文物才发现其中21件不知所终."同样是讲21件文物下落不明,前者用的是"不知所踪",后者用的是"不知所终".到底应该用哪条,还是两条都可以用,或是两条都用错了?  相似文献   

19.
各国博物馆保存的中国文物有百万件,而流散在海 外民间的中国文物是这个数目的10倍。真正有可能回归 国内的只有民间的海外文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现存何处?确切的数字恐怕永远是个谜。中国政府、学者和有识之士一直致力于流失海外文物的调查工作,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这项调查工作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据我国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200多座博物馆中,中国文物不下百万计,而且均是文物中的精品,它们大多是在旧中国时流失海外的。加上建国以后,盗掘走私出境的文物,可以推测,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