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2015年12月30日,四川省档案局印发《四川省国家档案馆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6年2月1日起施行。《办法》共计12条。规定四川省各级国家档案馆开展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工作适用本办法。异地查档、跨馆服务档案范围,主要是各级国家档案馆保存的民生档案,包括记载有关本人婚姻登记、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2.
2013年7月1日,宁波市档案馆与所辖十一个县(市、区)档案馆联动开展的民生档案跨馆利用服务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同年8月,市档案馆响应省档案局的号召,积极延伸工作触角,又开始了与省内各综合档案馆、上海市浦东档案馆、贵州黔西南州档案馆等建立合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一年来,形成“异地查档、跨馆服务”案例117例,利用档案94卷,查档成功103例。“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工作,是档案部门为方便人民群众利用档案而实施的一项创新服务举措,广受群众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10月12日召开的武汉城市圈档案协作会议达成协议,武汉城市圈九个市级国家档案馆馆际之间于即日起推出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的便民举措,档案利用者欲查阅9个城市的市级国家档案馆保管的与本人或当事人相关的民生档案,可就近向所在城市的市国家档案馆提出申请,即可享受足不出市、异地查档、跨馆服务的便捷。九市市级国家档案馆提供的异地查档、跨馆服务的档案范围为民生档案,即九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解省内及有关省、市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工作情况,四川省档案局(馆)分别于2017年、2018年组成调研组赴省内部分市(州),江苏、浙江两省开展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工作专题调研,总结经验成绩,借鉴有关省市经验和做法,并就有关问题、差距和短板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工作建议。一、四川省基本情况2015年12月,四川省印发《四川省国家档案馆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办法》,决定自2016年2月1日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成都市档案馆与武汉市档案馆正式签订《婚姻(民生)档案跨馆利用服务工作协议》,这是成都市档案馆与全国各副省级城市签订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协议的最后一座城市,标志着成都市档案馆实现了全国副省级城市档案馆民生档案跨馆查询全覆盖,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自贡市的李女士到市档案馆查询1985年在富顺县瓦市公社办理结婚登记的信息,用于补办结婚证。由于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没有婚姻档案,工作人员向她解释清楚后,为她办理了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登记,并立即登录"四川省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联络网",请求富顺县档案局的工作人员协助查询。在收到富顺县档案局邮寄过来的盖有材料证明章的档案  相似文献   

7.
各地动态     
<正>成都市:近日,成都市档案馆与西安市档案馆正式签订《婚姻(民生)档案跨馆利用服务工作协议》,将联合开展"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工作。协议对档案查询利用范围、查询利用对象、查询利用程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两地档案馆共同成立工作联动机构,配备相对固定的直接负责人和具体承办人,初期联动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9月,浙江推出省、市、县三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联动的"异地查档、跨馆服务"至今,得到社会各界良好的反响。2013年12月6日,杭州市档案馆又与上海市浦东新区档案馆、宁波市档案馆签订了《民生档案跨馆异地利用服务工作协议书》。2013年12月13日,杭州市档案馆电话接待了一位需要异地查档的赵女士。赵女士和丈夫于2012年1月20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登记离婚,现居住在杭州,因子女抚养问题需要离婚协议原始档案证明材料,请  相似文献   

9.
各地动态     
<正>成都市:近日,成都市档案馆和济南市档案馆正式签署《婚姻(民生)档案跨馆利用服务工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两市档案馆将本着"资源共享、便民惠民"原则,建立民生档案异地查档工作机制,在馆藏婚姻、招工、职称、调动、表彰等民生档案查询利用中,努力为两地群众提供更便利、更高效、更安全、更智慧的服务。近年来,成都市档案馆先后与上海浦东、广州、深圳、杭州等11个档案馆  相似文献   

10.
政务外网环境下民生档案跨馆跨区域在线查档和电子签章远程出证服务,是江苏档案部门提高档案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在省有关部门关心支持下,江苏省政务外网全程在线查档和出证平台上线运行,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域民生档案便民服务全程在线查询和电子签章远程跨馆出证,达到从申请查询异地本人婚姻档案至档案证明到手,只需几分钟,查档服务高效便捷.但网络安全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围绕如何处理好民生档案在线快捷服务与民生档案信息安全的关系,本文从全程安全管控的角度探讨相关技术和业务管理规范研究制定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旨在推动在线查档出证服务更加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1.
动态简报     
《北京档案》2023,(6):63-64
<正>顺义区档案馆首次实现异地跨馆利用服务近日,顺义区档案馆和天津市河西区档案馆签署了“民生档案跨馆利用服务工作协议书”,两地档案馆馆藏民生档案实现了异地跨馆利用。这是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大背景下,顺义区档案馆在异地跨馆利用服务领域跨出的第一步。下一步,顺义区和天津市河西区两地档案部门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遂宁市档案馆与北京市海淀区档案馆签订了《民生档案跨馆异地利用服务工作协议书》,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采用了电话、网络、快递等多种途径实现了"云签约"。两馆工作人员积极做好前期工作,就异地跨馆查询民生档案的联动形式、档案利用范围及方式、服务对象、申请查阅档案所需材料、跨馆查询工作流程等细节问题,进行了商讨和确认。协议约定了跨馆联动形式、  相似文献   

13.
陈霄  詹锐 《浙江档案》2015,(1):61-62
民生档案区域共享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形势下创新档案服务机制、推进民生档案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实现形式,也是推进智慧档案建设与民生档案建设的最佳结合点。近期,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把民生档案纳入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并要求深化"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工作,这为民生档案区域共享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宁波市档案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和省档案局有关民生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馆始终坚持档案服务民生工作"以人为本"理念,打好进驻中心、延时服务、异地查档"三张牌",持续深化档案查询利用工作。进驻政务中心,实现一站通。龙泉驿区档案馆于2011年1月率先入驻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查档窗口,也是目前成都地区唯一进驻政务中心直面群众的档案查询窗口。进驻政务中心以来,龙泉驿区档案馆积极配合民政、房管、医保、社保、税务、公安等部门开展查档服务,做到"查必有果",  相似文献   

15.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浙江省档案局把“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作为衡量“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的唯一标准。在8月底召开的全省档案局长读书会上,省档案局(馆)局(馆)长刘芸代表省档案馆和11个地市档案局(馆)局(馆)长签订了“异地查档、跨馆服务”承诺书,向全省广大人民群众作出郑重承诺,自2013年9月起,在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开展“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为抓实抓细落实"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工作,成都市成华区档案馆主动作为,先后为400多位市民提供异地查档服务。日前,居住在成华区玉双路的任先生来到成华区档案馆,需查阅1980年在盐亭县金孔镇办理的婚姻档案。根据任先生的需求,工作人员在本馆的目录  相似文献   

17.
<正>民生档案是指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形成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职工履历、教育学籍、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司法公证、社会管理等民生领域中形成的档案,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第一手资料,是档案发挥凭证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荣成市档案馆高度重视民生档案的归集和查阅利用工作。结合《“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发展要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民生档案服务利用水平,形成了“线下查档+自助查询+馆际联动”多种查档服务方式,切实发挥好档案服务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眉山市档案馆与江苏省无锡市档案史志馆签订"民生档案跨馆异地利用服务工作协议书",协议明确了跨馆提供民生档案服务的档案门类、办理流程、联系方式、工作要求等内容。今后,两地居民可凭有效身份证明,直接前往综合档案馆,在"家门口"为办理申(迁)报户口、房屋交易、补结(离)婚证、退休养老、拆迁或征收、处理纠纷、析产等事项,  相似文献   

19.
<正>为更好地服务民生,遂宁市档案馆主动针对查档群众需求,制定专属于查档群众的调查问卷表,从查档服务态度、查档服务效率、查档流程等方面开展意见征集工作。针对反映集中的"档案查阅服务方式单一"的问题,立查立改。一是加大查档指南、查档利用流程的宣传。创新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杨浦区档案工作立足区情,发挥优势,经过不断努力,取得了较大进展。一、千方百计服务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查档需求杨浦区地域面积60.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2万,每年查档人数2万左右,查档量位居全市各区县前列。为使人民群众在最近地点、最短时间查阅到最需要的档案信息,我区先行先试,首创民生档案查询"馆社、馆室"联动服务机制,建立覆盖全区12个街镇社区的档案查询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