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应用酶解去壁法制备蝴蝶兰染色体标本,对供试材料的选取、预处理方法、酶解时间和温度加以探索.实验结果显示,换盆后14~20d的盆苗嫩根根尖分裂活性最高、中期分裂相较多.剪取长1cm左右的根尖用O.002M的8-羟基喹啉在18℃预处理4h,卡诺固定液固定2~24h,再用4%纤维素酶和1%果胶酶的混合酶液在25℃下酶解1.5h,能获得高质量的制片,染色体在载玻片上分散良好、形态清晰.  相似文献   

2.
杂种优势固定可通过无融合生殖、半配合生殖、染色体变异和组织培养等方法实现.在育种实践中,发现了杂种优势在F3代及以前不分离的现象,即早世代稳定,其遗传学机制包括有丝分裂重组机制、体细胞染色体消除机制、有丝分裂染色体分组机制和DNA片段杂交.研究发现,早世代稳定现象发生时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灵芝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及菌龄等对灵芝菌丝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的研究 ,结果表明 ,菌龄为 60h的菌丝 ,采用浓度为 2 %的溶壁酶以 0 .6M的甘露醇作渗透压稳定剂于pH6.5,31°C下酶解 2h,当酶解液中湿菌体含量对 0 .1g/ml时 ,其原生质体数可达 2 1 0 7个 /ml,且再生率达8.5%  相似文献   

4.
李标 《科学教育》2008,(4):69-70
本文探讨了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时间、低渗液浓度、固定次数及染色液等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根据直观分析得出了制作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最佳条件是:4.0g/L秋水仙素处理时间3小时,0.075M的KCl溶液低渗、两次固定、两次离心、改良石碳酸品红染液染色,可得到大量图像清晰、长度适中、分散良好的中期细胞分裂相。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板蓝根染色体制片技术及核型分析方法,以解决生产中品种混乱、品种鉴定的实际问题.方法:以菘蓝种子萌发后的根尖细胞为材料,用不同预处理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选择一种较易制备理想的染色体标本的方法,并利用这些染色体标本对二倍体与四倍体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确定了菘蓝染色体的制片方法,获得了二倍体、四倍体染色体图片,通过分析二倍体染色体数为14条,核型为公式为2n=2x=14=14m,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8条,核型公式为4n=4x=28=28m.  相似文献   

6.
G-带技术由Sumner等[1](1971)首先提出,其后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的染色体研究二但植物染色体的G-带技术产生较晚.早期用胰酶法和尿素法诱导都只产生了C-带而没有产生G-带[2]’.Greilhuber(1977)[3]认为植物染色体比脊椎动物染色体收缩程度更高,若不是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不当,便是植物界根本就不存在G-带.但有人证明植物的核DNA与染色体长度之比和脊椎动物的并无多大差别,因此不能显G-带的原因应是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和显带方法不当.由于改用了酶解去壁火焰干燥法制片,自1982年起,不同的作者用不同的方法在许多植物染色体…  相似文献   

7.
安陆白花菜是湖北地方性经济作物,市场价值和药用价值都较高,本研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5SrDNA和45SrDNA在安陆白花菜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进行了定位分析。结果显示5SrDNA杂交信号l对,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长臂;45S杂交信号1对,位于第16号染色体上长臂。安陆白花菜的染色体数目为34条,染色体基数17,2A核型,核型公式为K(2n)=34=14m(2SAT)+20sm(2SAT),其中第11、16号染色体长臂末端带有随体,平均臂比1.733,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1.478,臂比大于2的比率29.41,核型不对称系数62.73,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L+12M2+20M1。  相似文献   

8.
对药用植物牛膝的染色体制备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改进。以牛膝的根尖为试验材料,运用8-羟基喹啉,风油精和变温处理法进行前处理,结合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中的低渗处理对牛膝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大胆探索。结果表明:采用8-羟基喹啉对牛膝进行前处理结合低渗处理可以获得良好的染色体图像。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标本 ,用骨髓细胞作材料 ,对秦岭雨蛙染色体组型、C 带和Ag NORs作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秦岭雨蛙 2n =2 4 ,由 6对大型染色体和 6对小型染色体组成 ,有中部或亚中部、亚端部三类染色体 ,未发现异型性染色体。次缢痕出现在No .1 1染色体的长臂上 ;一对Ag NORs在No .1 1 ;全部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域C—带正染  相似文献   

10.
以高温预处理稻草秸秆为原料,分别进行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单因子和正交试验,探索秸秆适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1∶8的酶解固液比条件下,添加纤维素酶15 FPU/g底物和木聚糖酶200 IU/g底物,于50℃温度下酶解48 h,将获得82.13%的还原糖得率。说明以纤维素酶及木聚糖酶处理稻草秸秆是可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