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安全感和归因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安全感量表(SQ)和多维度—多归因因果与量表(MMCS)对36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学业成就—努力、背景、外向、内向与心理安全感存在显著相关。人际关系—背景、运气、外向与心理安全感存在显著相关。2学习成就—努力、背景、内向、外向维度,人际关系—背景、运气、外向维度的高低分组在归因方式存在显著差异。3心理安全感对学业成就归因和人际关系归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且回归系数均显著。其中人际安全感对学业成就归因的倾向性归因的解释率为3.9%,对人际关系归因的倾向性的解释率为5.1%。4学业成就归因及其各维度对归因方式显著的回归,回归系数均显著,学业成就—努力、内向归因对心理安全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业成就—背景、外向归因和学业成就总分对心理安全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心理安全感与归因倾向性相关显著,互为因果,能够相互预测。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宽恕倾向量表》和《多维一多向归因量表》,分析了大学生宽恕行为与归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理科生的宽恕水平与人际能力失败、人际运气成功、人际外部归因的相关性很大,理科生的人际归因和宽恕水平呈负相关。人际归因和宽恕水平在文科生中不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艺术类高中生的自尊与人际成败归因的关系,采用自尊量表(SES)和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对318名艺术类高中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艺术类高中生在进行人际成功归因时,自尊和能力有正相关;进行人际失败归因时,自尊和情境和运气有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多维—多向归因量表对某大学365名学生的人际归因方式进行测量,研究发现:大学生总体人际归因偏重于努力因素,不同群体大学生归因方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宽恕在中学生人际伤害事件的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为通过归因和宽恕干预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实证依据,采用自编的伤害事件的归因方式问卷、Hearland宽恕量表中宽恕他人分量表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23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对人际伤害事件做不稳定、局部的、可控的和无意的归因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中学生宽恕水平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中学生将人际伤害事件做自己的、不稳定的、局部的、可控的、无意的归因时,倾向于宽恕他人;在人际伤害情境下,归因在宽恕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显著。因此在人际伤害情境下,对中学生进行归因干预和宽恕干预是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两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影响大学生交往归因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归因的因素,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并给出了一些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归因的对策,以期指导大学生对自己的交往行为进行合理恰当的人际归因。  相似文献   

7.
是否进行正确的归因影响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影响其体育学习的动机、情感以及人际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进行正确的自我归因,并对学生进行归因教育与归因训练。  相似文献   

8.
归因风格影响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和自我评价,对大学生的交往成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归因风格对大学生交往动机、人际自信、情绪发展等方面的影响简要分析了归因风格与交往成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54名高中生的疏离感和归因方式进行考察,探讨青少年的疏离感及归因方式的基本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青少年疏离感中的社会疏离感和自然疏离感均与归因方式有显著的相关,而人际疏离感与归因方式的相关不显著;(2)男女青少年在疏离感的三个分量表以及总分上差异均不显著,但归因方式差异显著,男青少年倾向于外控,女青少年倾向于内控。  相似文献   

10.
通过自编量表对三个年级共681名中专生的归因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年级以及文理科的归因特点无差异,归因特点存在性别差异,同时在学习、工作、人际关系和生活态度方面归因存在着年级、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自尊与人际关系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中学生自尊量表、人际关系量表,基于归因理论对中学生自尊、人际关系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改善中学生人际关系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的92名英语专业学生为被试,测量研究了归因训练对归因方式和英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成败归因和学习策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归因训练可以影响学生的归因方式,进而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随机整体分层抽样的300名农村初中生为被试,采用学业成就归因(MMCS)量表和中文版考试焦虑量表(TAI)进行学业成就归因方式与考试焦虑的问卷调查,探讨初中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特点、考试焦虑现状及其关系。结果发现:(1)初中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倾向于内归因,存在性别及年级间的差异。(2)当前初中生考试焦虑状况良好,年级差异显著。(3)初中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与考试焦虑存在显著的相关。为引导初中生合理归因、保持适宜考试焦虑,提出相应的教育训练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20名高职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紧张状况和归因风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顶岗实习学生比一般职业人承受更多的压力感;归因风格影响职业紧张:外部归因、不可控归因对职业紧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内部归因、可控归因能缓解工作压力。岗前就业辅导、归因风格训练等有助于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体育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与情感平衡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考察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和情感平衡的关系,并比较体育与非体育大学生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体育与非体育大学生在归因方式和情感平衡上不存在差异,但是二者的情感平衡均低于一般水平;所有大学生在进行归因时多做内在的、整体的和可控的归因;体育大学生在归因方式、自我效能和情感平衡上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自我效能对体育大学生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情感平衡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自我能力否定倾向(Imposter Phenomenon,IP)的跨文化适用性,及其与归因方式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23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我能力否定倾向与外归因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r=0.43,p<0.0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外归因对自我能力否定倾向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结构转型的进一步加剧,社会分化更加明显,贫富差距逐渐加大,农村弱势群体心理问题日益凸现。其中,归因偏差是形成农村弱势群体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要通过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心理归因分析,查找农村弱势群体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村弱势群体心理归因偏差校正的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Weiner归因理论和问卷调查对高职学生外语学习成败进行归因分析,探讨其学习动机,提出教师应采取的相应措施,为进一步搞好高职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