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世纪以来,《圣经》一直都是西方文化的精神支柱。在《圣经》当中,我们可以对西方社会的许多社会背景追根溯源。笔者旨在通过浅析圣经里体现的基督徒婚姻观,来帮助我们对当前西方社会中的婚姻状况有更好地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圣经》不仅是一部经典的宗教著作,也是西方语言文化的源泉。本文拟从语言文化的角度入手,对《圣经》典故在英语中的影响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圣经》既是一部世界著名的宗教经典,也是一部将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融为一体的百科全书。由于巨大的影响力,《圣经》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在众多《圣经》的汉译本中,冯象译本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版本之一。本文将运用翻译目的论的理论研究评析冯象汉译的《创世记》。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环境的影响下,广泛的语言与文化的交流使国人接触西方国家民族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多。而理解电影语言中的幽默,这样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则需要涉及历史、宗教、民俗、价值观等跨文化因素。对电影《粉红豹》中幽默中的跨文化因素的分析,有助于加强人们对英文电影中幽默的理解与欣赏,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5.
《圣经》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经典。西方许许多多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等等,都与《圣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圣经》的哲理让人倍感亲切,《圣经》里的故事让人感动莫名。  相似文献   

6.
语言学习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密切相关.英语语言文学的深入学习要有深厚的西方社会文化知识基础.在西方,宗教渗透到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圣经>汇集历史、传说、传记、伦理、法律、箴言、诗歌和宗教,是世界上影响广泛而富于魅力的书,融入到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西方文化的源头就是被称为"两希文化"的希伯莱文化(即基督教文化)和希腊文化.可见圣经对西方文化之影响的深度.<圣经>中的传说、故事、格言、典故及思想,对两千多年的文学艺术的发展的影响是至为深远的.  相似文献   

7.
言意之间——从语言观看中西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符号作为文化的第一载体对文化本身具有潜在的制约和铸塑作用。对语言的膜拜和轻视在西方和中国文化传统中形成差异和对比。《圣经》的语言创世观和道家的得意忘言说对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和特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西语言观的对话与交融是现代人类在思维和文化方面达成互补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后殖民主义关注"他者"的身份问题,旨在打破西方对东方的文化霸权。从"他者"身份的角度解读《圣经》"亚伯兰下埃及",分析希伯来女性撒莱和埃及奴隶的被殖民者身份,可以解构圣经的传统权威阐释,突出被殖民女性的双重掩盖身份,展现埃及奴隶作为"他者"的边缘化身份,从而消解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霸权,推动各民族文化平等自由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圣经》是在全球范围流传最广,印数最多的一本书,它对整个西方乃至世界的影响渗透到文学、艺术和日常生活各个领域.本文主要从《圣经》的艺术和审美价值对作家作品及影响,分析《圣经》对西方文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探讨了《圣经》成为西方文学创作母题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汉英姓名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代表了不同的人类个体,但是它本身所包含的意义远远大于此,在全面论述汉语姓名与英语姓名的基础上,突出地表现为两种不同文化的历史、宗教信仰、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时代变迁等各个方面.对姓名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增强我们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隐喻,是人类优秀文化的最高成就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概所有文化财富都与隐喻有关。新疆岩画中极为夸张的生殖器官,是否隐喻着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呢?埃及金字塔是否隐喻着数学、物理、生物、几何以至天文、历史、政治等多方面的深奥的思想呢?《圣经》里的“屋顶在上、地板在下”、《周易》里的“天尊地卑”和太极图阴阳小鱼、原子结构、宇宙天体等等,不必—一列举,我们完全可以说,越高深的文化,越和隐喻休戚有关,没有隐喻思维,就没有这些文化成就,没有隐喻思维,就不能掌握这些成就。越是伟大的思想家,越善于隐喻。《论语》…  相似文献   

12.
西方社会历史上曾出现过无数次反犹主义的浪潮,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众多,有政治的原因、经济的原因、种族的原因、社会心理的原因,但最基本、最深层的原因却是宗教的原因。其中基督教《新约圣经》中的反犹主义思想与言论在西方社会反犹主义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窄门》是20世纪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最为优秀的小说之一,也是他受基督教文化影响颇为显著的作品,其中蕴含了大量圣经元素,不仅有意识使用圣经语汇"窄门"为标题,书中还反复出现"十字架"意象;其中隐含的对"人神关系"的探讨更与《圣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分析这些元素,有助于较全面地理解《窄门》和纪德的圣经情结。  相似文献   

14.
语言的人文精神与翻译──兼谈“达意”、“传神”李炜1《圣经》中,人类要造一座通天塔(theTowerofBabel),结果触怒了上帝。原本讲同一语言的人类倾刻陷入了无法交流沟通的痛苦之中,通天塔造不下去了。然而人类不愧为万物之灵,创造出"翻译"这样一...  相似文献   

15.
习语是从语言中提炼出来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因而也就最能体现两种文化的异同。本文通过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习语,指出虽然历史源流和表达方式不同,但由于人类的共性,不同语言中的习语具有很多相同特征。掌握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16.
从上个世纪初的闭关自守到如今的改革开放,中外文化变得多渠道化,而且,国际间文化交流在不断扩大和加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宣传了中国的优秀文化,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文章从文化重叠、文化冲突和文化空缺三个方面对中西语言文化作了简单的比较,希望能引起读者对语言更多的关注和兴趣。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了非语言交际的含义及其与文化的关系,深入研究了非语言交际所包含的几个主要方面,即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分析了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非语言交际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通过分析探讨,可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通常意义上的翻译牵涉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关于《红楼梦》的文化,我们知道,《红楼梦》有着极其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奇妙的格调和气质、风格和手法。假如我们不能理解作者对这种文化的造诣和修养之高深,也就谈不上理解和欣赏他们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语言是人类最古老的纪念碑。”可以说,语言与人类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它既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包容一切的最根本的存在,其魔力和作用,早在文明的摇篮时代就为人类所关注。《圣经》中的《约翰·福音》写到:“In the begining was theword,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and the Word was God.(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也就是说,世界始于语言,语言之前无世界,人是语言的存在,语言是世界的“大全”,拥有这个世界就是拥有语言,丧失语言就是丧失这个世界。《创世纪》第十一章中还提到:“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的。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  相似文献   

20.
《圣经》是一部对西方文化影响巨大的宗教盛典,也是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文学巨制。《路得记》就是其中一篇田园牧歌式的伟大创造,讲述的是民族女英雄路得的生命故事。文章试图用女性主义来解读《路得记》,通过分析文本中所体现的女性倾向以及揭示同时存在的男权主义色彩(androcentrism)来倡导社会早日实现男女平等,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