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话说上次楚王被晏子侮辱了一番后,楚王一直耿耿于怀,一再发誓:“此仇不报非君子!”  相似文献   

2.
我总是为一些小事耿耿于怀,闷闷不乐。我真的很累,我尝试去改变,用伟人名言激励自己。但所谓的豪言壮语根本“骗不了我”。  相似文献   

3.
我总是为一些小事耿耿于怀,闷闷不乐。我真的很累,我尝试去改变,用伟人名言激励自己。但所谓的豪言壮语根本“骗不了我”。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天地》2011,(4):25-27
我承认,一开始是我戴着有色眼镜看枫。以至于他在日后,总是耿耿于怀,故意和我作对。尽管,他现在已经是我“历时最悠久的一任同桌”。  相似文献   

5.
问:我家宝宝自尊心很强,平时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对别的孩子对他的负面评价非常“较真”,例如一个小朋友漫不经心的一句“你画得真难看”,可以让他在很长时间里“耿耿于怀”,不能解脱。对于这样的一个孩子,该如何应对?一个遇到难题的妈妈  相似文献   

6.
辩与变     
语文课上,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大多数学生还是对于“父亲”经常对“巴迪”说的“糟糕透了”耿耿于怀,认为“父亲”的做法实在过分。但也有一些学生认为父亲自有父亲的道理。相持之下,这节课已近尾声,我暗自思忖:看来孩子  相似文献   

7.
其实……     
其实我只是心血来潮,才搞了这么一个恶作剧。整天呆在郁闷的校园里,久久没有合适的机会。4月1日早上,我的同桌英在为昨天的考试耿耿于怀时,我为了开导她,就随口冒出一句: “下周星期五学校组织春游,别难过了。”“真的吗?”“我什么时候骗过你?”“那我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国家,人们对“谅解和谨记”这一说法一点儿也不陌生。它的意思是,主动遗忘和原谅别人不好的行为是一种美德,我们不应该对别人的错误耿耿于怀。然而,如果你的出发点是要改正别人不好的行为,防止此类行为再次发生,那么“遗忘”并非上策。  相似文献   

9.
徐学彬 《红领巾》2010,(6):40-40
放假的一天,我半夜上厕所。灯亮的一刹那,只见一只蟑螂迅速撤离了“现场”,速度堪比消防队员接到“119”火警电话时的反应。我那毛茸茸的小拖鞋怎么也踩不到它,只能看着它在我眼皮底下溜之大吉。这一战,我以大败告终。我耿耿于怀,决心与其再战。  相似文献   

10.
<正>1多一点自信,增添勇气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低配得感”的讨论,频频登上热门词条。话题下的回答,满是心酸:“一次失败后就耿耿于怀,在机会面前望而却步。”“总爱拿不足对比别人的长处,打心眼里觉得自己不优秀。”实际上,我们陷入“聚光灯效应”的陷阱。当人聚焦于自己的缺点,就会不断将其放大,渐渐染上自卑的顽疾。  相似文献   

11.
bear a grudge这一习语的意思为“怀有不满”,“怀恨”。1.Mary won't speak to John becauseshe still bears a grudge against him for his rudeness last year.玛丽不与约翰讲话,因为她仍然对他去年的粗鲁无礼耿耿于怀。2.He is not the kind of person tobear anyone a grudge.他不是那种会对任何人不满的人。beat a hasty retreat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作文中的“流水账”现象很普遍,这也是很多教师感觉比较棘手的问题。让学生不再记“流水账”,已经成为教师作文指导中的重要内容。其实,记“流水账”是小学生作文的起点,不管是什么人都要经历这个写作的过程,包括那些天才作家。因此,没有必要对学生流水账式的作文耿耿于怀。采用一些积极的措施和方法,促使学生尽快升级这些“流水账”,才是语文教师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下面是箭射向气球的瞬间照片,哪一张令你觉得最惊险刺激?箭即将射中气球的一瞬间。箭射中气球的一瞬间。气球爆炸的一瞬间。气球代表你心里一直耿耿于怀的“仇家”(3则表示那个“仇家”已经不存在了)。是能够控制自己感情的人,打心眼里不希望与别人结仇。很容易记仇,千万不可以  相似文献   

14.
自从上次被狐狸骗走了嘴中的肉以后,乌鸦一直耿耿于怀,总想找机会报复一下狐狸。他想,那一次被骗,完全是由于自己听到奉承话就得意忘形的结果。要想不上当,就得学本事。从此以后,乌鸦到处拜师学艺。有一天,他在电视上看到“聪明屋”的消息,赶紧通过电子邮件和“金龟子”取得了联系,在网上学到了很多知识。  相似文献   

15.
同治八年冬,方宗诚和史梦兰同应曾国藩之聘,先后来到保定,遂成莫逆之交。最初,二人在出处思想和治学观念方面多有碰撞,并有深度交流.方宗诚主张“目见闻确”“由博返约”,史梦兰论学持“沟合汉宋”“公允无门户之见”。之后的十余年,二人书信一直来往不断,有著述互赠,有诗文相酬。史梦兰对与方宗诚的“南向之约”一直耿耿于怀。史在七十四岁时撰《方存之七十寿序》给予方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6.
再见,牙齿     
马书悦 《新读写》2010,(6):40-40
能够坦然面对失去,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生活的本质就像本文作者写的那样——“失去亦是成长”。很多事,过去了只是过去了,一切无法避免。那些当时让人耿耿于怀的小事,最终大多变成了电影里用来增强真实性的生活毛边。  相似文献   

17.
对于自己的长相,阿秀颇觉对不起人——尽管那是爹妈给的,而不是她本人的过错。好不容易在一家厂子谋到了一碗饭吃,但老板对阿秀的长相一直耿耿于怀,认为“严重影响企业形象”。后来,厂子不景气,需裁减人员时,阿秀自然被第一个开刀。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本人参加了一所小学举行的家长会。在此次家长会上,几乎是校长唱独角戏。他在长达3个多小时的讲话中,不断重复的一句话是“我们不赶减负这个时髦!”听了校长这句话,当时感到很不是滋味、心绪难宁。如今,心绪虽已平复下来,但还是“耿耿于怀”,感到很有必要对这句话作一番辩驳。  相似文献   

19.
正月好比上眼皮,腊月就像下眼皮,上下眼皮一张一合,一年就过去了。短短的研究生三年生活,就在这三次“张合周期”之后转瞬即逝了,再次毕业的心中充满了酸甜苦辣。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之际,更加感到“我知道得越多,我知道得越少”。回首三年的美好时光,虽有无限的怀恋,但仍对一些遗憾的事情耿耿于怀,难以释然。  相似文献   

20.
当全国各地高等学校《新生录取通知书》雪片似的飞来,许多同学如愿以偿兴高采烈之际,不少同学却在落榜的阴影中徘徊而不能自拔。有的在高校“划线”时就被划到“线”外而名落孙山,而有些不胜幸运被划到线内的同学则因志愿填报等问题又成了其中的另一部分。同学们对此耿耿于怀,郁郁寡欢,甚至被自责、自卑、沮丧、抑郁、无望等负性情绪重重围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