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收藏》2013,(13):166
2013年5月26日,为期两天的"艺术市场·北京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圆满落幕。该论坛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文化研究院承办,政府机构及活跃在艺术市场一线的国内外艺术市场界、学术界、教育界的几十位精英莅临大会,并就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及高等院校相关艺术教育问题展开讨论。"中西方艺术市场比较""艺术品拍卖市场报告""艺术市场研究""艺术金融资产市场""艺术资产交易管理及法  相似文献   

2.
罗晓索 《收藏》2013,(4):40-47
在人们的印象中,"艺术经济"往往等同于拍卖行成交的那些大师名作。其实,在欧美发达国家中,以"工艺美术"为代表的实用性、装饰性艺术品交易,是一个足可以和艺术品拍卖分庭抗礼的市场。  相似文献   

3.
赵榆 《收藏》2012,(5):134-139
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做出的贡献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相比,显然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小行业,但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是文化企业,它们经营的文物艺术品都是民族文化的血脉,从事的业务都属于建设人民精神家园的神圣工作,所起的作用,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面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其贡献主要有六个方面:首先,是通过文物艺术品拍卖活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修养,培养提高了人民群众保护文物的意识。每个拍卖公司举办拍卖会,都要大量印刷精美的彩色拍卖图录发放给收藏家和文物爱好者,同时,每场拍卖会还要举办预展,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走过0年了,无以计数的群众通过阅读图录和参观展览学习  相似文献   

4.
高功 《收藏界》2011,(3):138-141
众所周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据雅昌艺术网统计的数字显示,2010年艺术品拍卖年成交总额达573亿元人民币,与2003年的12.5亿元成交额相比,增加了40多倍。中国本土的艺术品拍卖公司、艺术品、艺术市场均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与此同时,西安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刘晓丹 《收藏》2014,(5):122-124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是指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输入的信息产生的显著影响,是由第一印象引起的心理倾向。首因效应在人们的艺术接受过程中作用明显,在艺术品市场同样不容忽视,代表性艺术家的代表作之所以被买家青睐,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原因。理解首因效应,不仅有利于解读艺术品市场的高价现象,也会带给艺术品投资者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2,(20):21-23
9月25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在京举办"2012’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标准化达标企业发布活动",首批44家"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标准化达标企业"名单揭晓。中拍协与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共同撰写的《2012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业标准化状况报告》也同期发布。"这是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自1992年恢复发展以来,首次针对文物艺  相似文献   

7.
赵榆 《收藏》2006,(7):134-137
中国书画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备受世人珍爱与关注。随着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繁荣发展,中国书画在众多的拍品门类中脱颖而出,至今已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应该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繁荣发展的十年,也就是中国书画在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走过辉煌历程的十年。  相似文献   

8.
杜曦云 《收藏》2013,(10):168-169
艺术品市场的繁荣程度取决于社会的富裕程度,只有当消费者的收入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后,才可能去消费艺术品。而且,消费者还需具有文化、艺术消费需求。从艺术品生产者的角度来看,艺术品如果想成功销售出去,消费者能否接受价格,以及能否在艺术方向、趣味上接受艺术品,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艺术方向,决定了艺术品的流向。"中国当代艺术"这个概念的内涵是含混的。目前出现的冠以"中国当代艺术"之名的艺术品,艺术方向也是非常多元的。从艺术市场的角度看,这些不同方向的艺术品所面对的消费者也各有不同。"当代艺术"是源发于西方的,西方当代艺术史的逻辑演进很清晰:现代主义在解构了以"再现客观表象"为基点  相似文献   

9.
书画市场持续升温书画收藏是民间收藏中具有悠久发展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大项。近10多年的书画收藏热,催生出大批画廊和艺术品拍卖公司,使中国书画市场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相比之下,中国画廊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比艺术品拍卖差了许多。至今,中国画廊业总体仍处于摸索过程中。目前画廊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各地画廊组织的展览不断增多,同时举办各类艺术活动,对促进中国艺术市场的成长与成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何鸿  何如珍 《收藏》2001,(11):14-16
自1993年6月20日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敲响中国大陆艺术品拍卖第一槌以来,大陆的艺术品拍卖已走过了8个春秋。在8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艺术人不断探索和进取,艺术市场的培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大中小型画廊约3000余家,小型拍卖公司几千家,具相当规模的拍卖公司有几十家。这些画廊和拍卖公司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以上海、北京、南京、深圳、广州、杭州、台北、香港等为中心。中国的艺术市场面广、潜力大,但从制度、立法、运作机制等方面与海外艺术市场相比还是有相当差距。  相似文献   

11.
许丽丽 《收藏》2008,(1):186-187
中国古代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历经流散和战乱、动乱,能够保存至今的古代书画寥若晨星。自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艺术品市场兴起以来,古代书画作品的市场价值日益显现。然而,由于艺术品市场的不成熟和不完善,古代书画的价值并没有在市场中完全体现出来,价格与价值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8,(9)
正2018年7月29日,"青年艺术100"八周年启动展在嘉德艺术中心开幕,展出"青年艺术100"项目104位参展青年艺术家的约400件艺术品,以及"名泰文化"项目深度合作的约30位艺术家的近200件作品,展览内容涵盖油画、国画、版画、雕塑、装置、影像、行为等各种艺术门类,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打卡,成就了一场艺术狂欢(图1)。展览如此高的人气,是否意味着青年艺术市场也一片火热呢?  相似文献   

13.
近十几年来随着艺术品拍卖的兴起,中国艺术市场在短时间内迅速繁荣。从表面上看,艺术市场火爆异常,拍卖槌声此起彼伏,市场价位水涨船高,成交记录不断被打破,"天价"不断被创造,各种品类的艺术品交替成为市场热点,争  相似文献   

14.
石晓 《收藏界》2013,(7):20-25
同市场火热、天价频现的2011年相比,2012年艺术品市场可谓满眼低迷,境况惨淡。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拍卖市场更是举步维艰,成交总额也大幅下滑。2013年2月初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的2012年中国拍卖行业经营状况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总成交额为279.28亿元,相比2011年,拍卖场次基本稳定,但成交额遭遇"腰斩",下滑51.53%,是2012年度各拍卖业务种类中下滑幅度最大的板块,也是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  相似文献   

15.
赵榆 《收藏》2012,(3):132-139
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做出的贡献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相比,显然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小行业,但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是文化企业,它们经营的文物艺术品都是民族文化的血脉,从事的业务都属于建设人民精神家园的神圣工作,所起的作用,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面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其贡献主要有六个方...  相似文献   

16.
陌北 《收藏》2007,(7):175-175
自5月1日起,根据中国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和规范个人取得拍卖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对艺术品拍卖的个人所得税收进行强征。规定发布以后,艺术拍卖品个人所得税如何征收?业内人士会作出怎样的反映?已成为艺术品拍卖市场进一步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张静 《收藏》2012,(8):106-111
艺术博览会不仅是艺术家们展示作品的绝佳平台,更成为收藏家们的盛宴。高规格(?)品质的艺术博览会吸引了大量顶级的收藏家,而收藏家们也愿意通过艺博会了解全球艺术品的最新动力(?)接触到世界级的艺术品,并与世界艺术圈里有声望的人们交谈。当世界第一个艺术博览会于1967年在德国科隆问世后,在短短30多年时间里,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群起仿效。如今各类艺术博览会层出不穷,那么,作为全球顶尖的艺博会的特色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中国藏家走向全球艺术市场,先从"世界(?)艺博会"开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很多人已将投资目光转向艺术品市场。与国外艺术品收藏普及化相比较,不完善的经纪鉴定机制则更直接地伤害到了国内艺术品爱好者们的利益。那么后者如何才能学会提高自我鉴赏能力而收藏一幅好的美术作品呢?—个简单的问题在这里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艺术品的评判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文艺复兴开始的美术发展史已证实了这一点。西方  相似文献   

19.
4月12日,2019年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年度峰会在上海召开。本届峰会由中拍协艺委会主办,苏宁环球文体产业集团承办,苏宁艺术馆、雅昌文化集团、上海拍协、东方大观拍卖、典藏杂志社、在艺协办,活动还得到了中国民族艺术基金苏宁文化艺术专项基金的支持。本次峰会以"再创价值"为主题,分析当前环境变化,探讨文物艺术品拍卖如何在新趋势下再创价值、重塑自我、有质发展。本刊从本期开始,陆续择取峰会中部分专业人士声音,为读者把脉当前国内艺术品市场,洞见其中变化。  相似文献   

20.
赵榆 《收藏》2007,(8):24-24
最近一个时期,国内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有不少关于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存在卖假、假拍、假鉴定现象的报道,使得一些不太了解拍卖市场实际情况的人,如堕五里雾中,好像目前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糟糕透顶,一团混乱。诸如:中佳立信和大得公司是两家不具备拍卖文物艺术品资质的公司,他们要违法拍卖文物艺术品,被管理部门勒令制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