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伽达默尔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德国哲学家之一,也是哲学阐释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不但将阐释学变成了普遍的哲学理论,而且通过研究阐释学实践哲学底蕴为实践哲学在当代的复兴奠定了基础.他的多方面的研究对当代文艺思想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主要采用他的阐释学中的视域融合理论为基础,从译者的文化意识、译者的历史意识以及译者的读者意识来探讨在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生婧 《海外英语》2011,(8):230-231
在传统的翻译观念中,译者一直被认为是原文作者的仆人,只是复写原文作者的观点和看法;然而现代哲学阐释学提出的诸多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原文与译者之间主客体的二元对立关系,突出了译者的主体性。该文从现代哲学阐释学的角度对译者的主体性做了初步的探讨,期望为这一课题提供更多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末以来,译者的主体性在各种理论框架下得到研究。随着哲学阐释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其主要观点对译者主体性的进一步认识有着独到的启示,如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对话原则等。本文拟从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视角,从文本理解和解释的角度,揭示译者参与译文形成的动态过程,为进一步确立译者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客观阐释学代表人物赫施对"意义"与"意味"进行了区分。前者确定不变,决定了译者主体的受动性。后者变动不居,决定了译者主体的能动性。从赫施阐释学的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孔雀东南飞》英译本的深入分析,探讨了译者主体性的哲学理据。  相似文献   

5.
李俊芳 《考试周刊》2008,(21):209-210
译者主体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往往忽视了译者棗这一翻译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借助于现代阐释学的"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与"效果历史"三大哲学原则.来讨论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是翻译的最高境界,对译者自身气质、人生经验、艺术和学识修养等有很高的要求.译者在文学翻译中需充分发挥主体性.彻底理解、深切领悟原文,用译入语进行再创造.本文运用哲学阐释学与接受美学的相关原理对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进行探讨.文章说明了哲学阐释学"视域融合"原则和接受美学"文本召唤结构"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详述了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主体性的表现,即译者应在文学翻译时应从语言、风格、文化等方面进行再创造,传神再现原文艺术美,再现原作丰姿.  相似文献   

7.
《嘉应学院学报》2021,(1):66-68
在阐释学翻译理论框架下,翻译过程可以分为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阐释学分析的翻译步骤,译者主体性作用在对原文本的理解和阐释过程中得到了彰显,在翻译《太平广记选》过程中译者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将中国文化内涵介绍给西方读者,实现了翻译再创造的过程。阐释翻译操作过程中从语言理解到译者主体性作用的考察,也为阐释学翻译理论指导实践的合理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中的核心概念,文章探讨韦利英译中国古典哲学《道德经》的情况,旨在对外国译者英译《道德经》时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点和字词等方面的独特理解进行客观的、合理的分析,并肯定视界融合能为文学文本意义的阐释和翻译提供一个新的审视角度。  相似文献   

9.
刘炜 《考试周刊》2015,(22):19-21
在互文性视阈下,翻译过程就是译者对原文本进行阐释和再创,其中包含了译者对原作的理解、阐释和改写,无论哪一个环节,都必然糅合了译者自己的互文性前见。通过对《道德经》不同时期英译本翻译特点的梳理,探究在互文性视阈下,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对《道德经》英译本的影响。译者只有在三环节提高自身修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性,译出质量上乘的译文。  相似文献   

10.
自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后,译者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阐释学就是研究译者主体性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以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为基础,对畅销小说《追风筝的人》李继宏译本中体现出的译者主体性进行分析,说明译者的主体性贯穿翻译的的四步骤,即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翻译研究中译者的主体性地位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随着阐释学的发展,译者主体性不断得到深入研究。当代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强调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他提出阐释翻译的四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本论文试从斯坦纳翻译的四个步骤探讨译者主体性在张爱玲译《老人与海》的具体体现。阐释翻译观与译者主体性的有机结合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角度。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74):21-22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其作用不可忽视,然而长期以来,在传统译学的影响下,译者一直处于"隐身"的地位。随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出现,当代翻译理论将译者从幕后推向了幕前。本文从阐释学的观点出发,探究其对译者地位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译者主体性问题受到了中国译学界的广泛关注,译者主体性研究对探讨翻译的本质、过程、批评以及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此项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着定义界定模糊的问题。将着眼于翻译过程,从阐释学的角度对译者主体性的内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阐释学是探求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科学。以当代西方哲学诠释学的有关理论作为基础,探讨了译者主体性问题。从对哲学诠释学有关文本理解的本质和过程的深刻解读中可以看到,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比语内解释更为复杂的理解与解释过程。翻译是艺术的再创造。面对原著,译者必须发挥自身的艺术才能和主观能动性,进行堪与原著相媲美的再创作,同时必须尽量忠实原著,自觉地用原著来约束自己。  相似文献   

15.
在以往的翻译理论研究中,译者常常被视为原文的"奴仆",强调译文的忠实性,认为其只是原文的复制。而本文以阐释学理论为指导,从译文的选择、解读、表达几个方面分析了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主体性的发挥,指出译文是某种意义上的再创造,而译者主体性的存在是不可缺少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也对占译者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以译者对需要的适应/选择为视角,分析韦利英译《道德经》时译者主体性的体现。旨在说明20世纪30年代韦利英译《道德经》是当时西方世界对汉语文学作品的渴求,而韦利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更体现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为实现翻译目的而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国内外诸多名家的翻译,唐诗,如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歌,在西方得到了广泛传播;然而,唐诗的译介仍然面临挑战,这是因为:诗歌翻译是选择的艺术,必然受到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形式转换、意义传递或文化移植都需要发挥译者主体性。在对译者主体性进行诠释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哲学阐释学的相关理论,从“诗歌意义中未定点的存在与阐释”和“译者主体性是唐诗多译本现象的内在理据”两方面探究李商隐诗歌英译的多元阐释现象;多义性作为李商隐诗歌的内在本质,是促使译者发挥主体性、对源语文本进行多元阐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阐释学是关于理解和解释文本意义的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斯坦纳提出的阐释学翻译四步骤,彰显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绝望的主妇》是自2004开播便广受欢迎的一部美剧,内容紧贴现实,语言幽默风趣。对于这部剧作的翻译,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张谷若作为一个哈代专家,他的译作<苔丝><还乡><裘德>等已经被许多学者从文学方面进行了研究,而在翻译研究中多是从语言层面对译作进行对比,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选取张谷若的第一部译作<还乡>并从阐释学角度分析他的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阐释学理论始于20世纪60年代,使译学研究思路更加开阔,也逐渐开始对译者主体性进行探讨和肯定。本文依据该理论,提出译者不仅要依从于原著,也要增强翻译过程中的主观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