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中国经济转型步入了崭新阶段。本文在回顾十年来经济转型成果的同时,吼对目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进行概括,并对当前所征经济阶段作了理论上的判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中近期市场转型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得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民工荒”的出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加剧,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它不是一种总量性的劳动力短缺与过剩,而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在特定经济发展时期的凸显.“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契机和中国经济脱离“低成本陷阱”的重要转折.因此,要充分利用“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所形成的倒逼机制,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完善劳动力市场,推进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转型经济研究为分析经济转型与政府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经济转型与政府治理变革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两个基本变量,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都受制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体制性约束。1978年以来由计划向市场的经济转型既是政府治理变革的后果,又构成后者最根本的驱动力。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政府应适时地调整治理理念,协调合法性与合理性、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重塑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建构有效政府,实现社会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同时,政府治理也面临一系列体制性约束因素。  相似文献   

4.
转型经济研究为分析经济转型与政府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经济转型与政府治理变革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两个基本变量。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都受制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体制性约束。1978年以来由计划向市场的经济转型既是政府治理变革的后果.又构成后者最根本的驱动力。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政府应适时地调整治理理念,协调合法性与合理性、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重塑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建构有效政府,实现社会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同时,政府治理也面临一系列体制性约束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不仅面临着"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而且还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第三配置失效问题.其突出表现就是慈善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面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慈善经济失效问题,各界人士见仁见智.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对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以慈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为主要表现的第三配置失效的根源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不仅面临着“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而且还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第三配置失效问题.其突出表现就是慈善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面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慈善经济失效问题,各界人士见仁见智。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对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以慈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为主要表现的第三配置失效的根源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乡村集市转型迟滞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的兴起与转型对社会结构转型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历史上制约传统集市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因素主要有土地制度、专制控制、地理环境和人口压力等方面。今天中国乡村集市转型的迟滞,一方面是由于乡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相对低下;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现代产业部门和城市转移遇阻的情况下,只能利用集市等传统经济部门寻求生计,这是当前中国乡村内卷化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8.
经济转型与政府管理──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转型与政府管理──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几点思考李由一、引言中国从70年代末开始的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经过十多年的艰难曲折推进,到1992年终于达到了一个主题明确的转型阶民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在许多方面还与社会主义计...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转型过程中 ,我们不仅面临着“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问题 ,而且还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第三配置失效问题。本文就中国经济转型中第三配置失效的主要表现、形成机理及其制度修正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经济转型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农村失地农民和出让土地经营权的农民对土地换保障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土地换保障就是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出发,通过合理给付征地补偿,把失地农民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自然人转化为具有劳动技能和购买能力的市场人,为中国的经济转型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1.
经济转型是个动态和综合的过程,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转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市场化和经济增长不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唯一目标,因此不能据此轻易对转型成败作出判断。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保证我国人民福利水平不断提高,是经济转型的终极目标,也是判断转型成功与否的标准。中国经济转型的道路还很长,加强政治改革、法律和道德文化建设是顺利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并尽早实现其终极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九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最大的特征就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形成。为加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而进行的改革开放,以向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的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开放的重要内容,国家和市场的体系被重新考量。由此带来的中国经济从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经济转向以金融为主导的,由货币和投资拉动的"债务货币经济"。这一转型也带来了九十年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其间暴露出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不仅需要理论梳理,更需以国家社会发展为己任不断实践。  相似文献   

13.
九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最大的特征就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形成。为加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而进行的改革开放,以向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的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开放的重要内容,国家和市场的体系被重新考量。由此带来的中国经济从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经济转向以金融为主导的,由货币和投资拉动的"债务货币经济"。这一转型也带来了九十年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其间暴露出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不仅需要理论梳理,更需以国家社会发展为己任不断实践。  相似文献   

14.
市场社会 学习社会 成人教育张华市场社会,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经济形式的社会。市场经济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它表现为通过市场机制而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中国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这本身是中国现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转型期,随着经济转型的逐步深入,股市上周期股和消费股的表现也将持续背离,消费品公司因为其业绩的稳定性深受市场青睐,但不可否认的是,消费品行业也是典型的后周期行业,经济转型带来的增长压力也在逐步体现,传统的消费品  相似文献   

16.
在对国内外二元经济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指出技术进步、改革的制度收益、国际产业转移是推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力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二元经济转型起到了重要作用。透过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民工荒"和"工人罢工"等现象,阐释了现阶段劳动力市场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加强"三农"投入、改革劳动力市场、完善收入分配等政策建议,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中国转型经济时期的通货膨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了中国转型经济时期通货膨胀存在的特定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经历了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力量开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主导性作用,经济运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根据经济形式决定经济制度的原理,传统的税务稽查模式也应顺应发展潮流,与经济运行方式相适应,由传统的计划型税务稽查模式向市场型税务稽查模式转变,这个转型的过程对税务稽查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解决好税务稽查模式的转型问题,才能深化税务稽查改革,为市场经济提供一个和谐、公平的税收环境。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强调重振制造业,经济增长必须回归实体经济。美国的再工业化实质不是简单的恢复和重建传统制造业,而是要通过产业升级化解高成本压力,寻找能够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高端产业,从而推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和复苏。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中国经济在国际贸易市场、技术市场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大新兴产业的投入,提高先进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应对美国再工业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转型期是一个长时段。在此过程中,经济社会对高技能人才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需求。本文结合中国经济转型的相关研究成果,将经济转型的阶段性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相联系,厘清在经济转型中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的变迁以及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