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西诗画论之文化基因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比较了中西诗画论的异同,认为中国诗画论的主导倾向是诗画同源论,西方诗画论的主导倾向是诗画异质论;本从中西哲学观念和思维方法、中西各自的诗画传统、中西诗画论产生的化背景等三个方面,说明了其成因;总结了中西诗画论各自的意义与局限。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语录式的中国画论进行研究是一次艺术理论上的系统工程。它总结了中国画论中的创作论是从尚形逐渐过渡到尚意,美感先于美感的表现而存在,强调创作主体在审美中的主导作用等艺术精神。此外,本文还充分肯定了中国画论中的创作论关于神和形、客体和主体、画品和人品的艺术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范玑认为,画非求名利之具,而在于养性,提出了较系统的画家心性修养论。他认为学画之道应是师古而不泥古,临摹中有创造,鉴古而知古人得失,程序上应先工后写。关于作画之道,应处理好笔墨、虚实、繁简关系。他对鉴赏之道颇有会心,对诗画互补的看法也不乏新见。  相似文献   

4.
崔慧香 《文教资料》2007,(21):103-105
形神论一直是贯穿中国画论的主要命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画论有关形神关系的论述奠定了中国画论的基础,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应目畅神、气韵生动等观点,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绘画理论和创作。  相似文献   

5.
傅雷在翻译文学领域内著述颇丰,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构建了独特的译论体系,这与他在艺术领域内的精深造诣密不可分。本文以傅雷的绘画理论为着眼点,从创作者的个人素养、神似说以及均衡观念三个层面探讨其画论与译论的相通之处,分析其画论对译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形"与"神"是中国画论史上重要的对立统一的概念,《淮南子》里提出的"形神论"在中国画论关于形神问题的形成和发展道路上起到了先驱和拓荒者的作用,有了这一基础,才为魏晋以后比较系统的美术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首先将《淮南子》"形神论"与先秦及后代相关思想进行纵向对比研究,其次对《淮南子》中涉及"形神论"的具体章节进行分析和探讨,试图展现其在画论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开掘出其更多更深层次的艺术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雷 《英语辅导》2008,(1):99-102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整体效果,长于概括,表述高度凝练、寓意朦胧,不讲求微观关照和定量分析。这恰和中国传统画论中的"气韵生动"、"谨毛失貌"、"雪里芭蕉"等创作原理十分相似。本文通过画论与译论的对比研究,从一个侧面来解读中国传统译论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8.
苏轼是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特殊人物,苏轼画论中的“形神论“和“诗画一律说“对中国绘画产生了很大推动作用.同时,他的画论也为我国绘画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彭哲 《教师》2010,(21):125-126
六朝时期的画论是中国画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后世画论都是以六朝时期的画论为基础,研究中国画论和中国画必须以六朝时期的画论作为基础,尤其是宋朝以后发展起来的文人画更是以六朝画论为依托,继承并发展了六朝画论的重要精髓。  相似文献   

10.
彭哲 《教师》2010,(18)
六朝时期的画论是中国画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后世画论都是以六朝时期的画论为基础,研究中国画论和中国画必须以六朝时期的画论作为基础,尤其是宋朝以后发展起来的文人画更是以六朝画论为依托,继承并发展了六朝画论的重要精髓.  相似文献   

11.
保山名士范仕义任如皋知县时,政绩卓著,1841年邀名画家汤贻汾等补禊于如皋城内的水绘园,汤即作《水绘园补契图》题诗赠之。书画精妙雄劲,众人亦题诗,历经苍桑共有42位大家题诗,书法皆称极品。今名画归国,令人浮想联翩,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2.
范宽山水画符号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范宽传统山水画符号,实际上是在和这位山水画大师对话,假想这位古代绘画大师为什么那样处理它的山水画符号,多了解他的艺术思想和符号领域,找出范宽的山水画符号能在历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的原因。通过研究临摹,体味其符号学的妙处。最后做到闭上眼睛,范宽的山水画符号的风范和这些符号的背后所表现出来的人格个性、音容笑貌都出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3.
花鸟画作为绘画形式,比山水、人物出现早。它经历了宋、明、清、现当代等四个大的鼎盛发展时期。长安画派多擅花鸟,是花鸟画在现当代发展中的一个高峰。张施民师承“二蔡”和康师尧,但更重自己的创新和发展,他在花鸟画创作上有自己的不少特点,他是长安画派的第二代重要画家。  相似文献   

14.
现代绘画从产生到现在,其新颖、多变的形式与绘画基础就具有的密切的联系。该文从现代绘画的产生与绘画基础的关系,从现代绘画最具代表性的方面(现代绘画的表现形式)中所体现的绘画基础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水粉画薄画近似古典油画的透明画法,它是在直接画法的基础上减少了“粉”的使用,通过层层罩染达到预期的效果。从材质上分析,水粉画薄画与水彩画、中国水墨画法有很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6.
一般说来,同一绘画体系下不同题材的绘画作品在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其艺术理念与技法材料都应当是在同步发展的。可是工笔画发展到宋代这一文学艺术全盛之时,人物、花鸟、山水在表现手法上出现了不同,山水画因其表现对象特殊性导致与人物花鸟不同的技法与风格,但是同为勾线染色的人物画和花鸟画却在造型法则上发展不平衡。花鸟画呈现出精致人微的高度写实的造型法则,而人物画是一种相对概括与提炼的装饰性的写实法则。二者同样生在“皇家”出自“院体”却出现了“同体不同法”的现象。这种不平衡是因为二者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传统、各自的绘画理论、封建礼教的影响、题材的功能有所侧重、以及尺幅大小的几个方面原由使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论是中国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中国画学是它的学科性称谓。作为最具民族特色的绘画理论,中国画论的系统性、丰富性、完整性、实践性与学科性,是世界上其他民族难以企及的。它不仅是世界艺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绘画创作实践的基石。中国画论的自发性写作由来已久,而作为学科其自觉性的理论研究还是在明代以后。明清之际是中国画学研究的酝酿期,学科特征初显。20世纪上半叶诸多学者、画家的不懈探讨,无异使它的学科性质更加明朗,为我们今天的画学学科建设奠定了宝贵的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读写实油画     
“写实”是一种基本的绘画方式,是一种创作方法,也是一种艺术手法。写实油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绘画艺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实油画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补充,是时代的需要和时代的产物。写实油画同时拥有广泛的空间和永恒的魅力。在中国油画的百年历程中,经过几代画家的开拓、进取,写实油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且一直是中国油画的主流,在中国近代油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期末补考安排的图论模型 ,并利用着色理论进行优化 ,给出求补考安排最少次数的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20.
黄宾虹作为一名近现代杰出的山水画大师而闻名于世。然而,他的鉴藏生涯却没有引起世人相当的重视。事实上,黄氏绘画风格的产生是与其鉴藏紧密联系的。出生于徽商家庭的他,自小在书画的熏陶下成长,家族收藏让他绘画得以启蒙,进而练就了扎实的笔墨功底及确立早期疏朗清逸的风格。同时黄氏的书画鉴藏亦是个人理论研究的基础,并影响到艺术思想与笔墨特色。古印玺的收藏,让他领悟到用金石书法用笔融入绘画之中,改变了简淡软弱的画风,最终形成了浑厚华滋、笔力遒劲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