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拱与"俺答封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俺答封贡”是明代乃至中国古代边疆史和民族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封贡的成功,奠定了明清政府与蒙古族的治理模式。但谁是“俺答封贡”的主导和决策,学术界却出现了高拱、隆庆帝和张居正三种说法,而且又都是各说各的,并没开展正面讨论,故有辨清的必要。是高拱主导了“俺答封贡”事件的全过程,高拱是解决该事件的真正决策人。  相似文献   

2.
隆庆五年(1571),“俺答封贡”实现,为了维护蒙古与明朝之间的封贡互市大局,顺义王阿勒坦汗及其继承者前后共四次宣立有关的法规条约,内容涉及多个方面。法规对维护明蒙封贡互市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对蒙古习惯法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3.
1580年(明隆庆四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孙把汉那吉因家庭纠纷愤而降明,这个事件成为历史上名的明蒙“隆庆和议”继而“俺答封贡”的转折点。把汉那吉的家庭纠纷因此引起人们的深厚兴趣。对把汉那吉家庭纠纷的研究,首先应重点分析第一手资料;第一手资料之间亦有很大歧异,其中王崇古的奏疏最为可信,明人津津乐道的三娘子其实在把汉那吉降明之前早已嫁给了俺答汗,她与把汉那吉的家庭纠纷无关。  相似文献   

4.
隆庆时期,在经济、政治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壮大,以及其他一些有利因素的条件下,明朝通过开放海禁、“俺答封贡”使一直困绕明朝的“南倭北虏”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隆庆和议”的第一手史料最重要的就是直接参与处理该事的明臣和蒙古首领留下的著述。明朝方面有张居正、高拱、王崇古和方逢时等,蒙古方面以俺答为代表。本文对有关史料作了较为全面的清理、统计。并扼要揭示其内容。  相似文献   

6.
明代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在俺答封贡、明蒙关系缓和、北部沿边地区实现和平的大背景下,在宁夏镇也兴起了有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的蒙汉民族互市贸易。但是,明代后期宁夏互市贸易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九边其他地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官市占主导地位、民市不发达、明政府限制互市的政策、“市本”不足,而且往往被拖欠或挪作他用以及战乱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明代文学家宗臣被人们称为“中原才子”,这里面有一段故事。宗臣到北京做官后,外族的俺答带兵来犯,把军队驻扎到黄河边上。俺答向嘉靖皇帝提出先比文,后比武,如果俺答比文输了就退兵。嘉靖皇帝派当时有名的学问家李攀龙、王世贞、宗臣去比文,宗臣年纪最轻。到了黄河边,  相似文献   

8.
据蒙汉文史书的有关记载,特别是《俺答汗传》中有关兀良哈万户住牧地的地名以及与俺答等人北征兀良哈相关的地名的记载,反映出兀良哈万户的牧地位于蒙古国肯特山、克鲁伦河一带.因此,学界有关兀良哈万户牧地的“内蒙古说”和“蒙古国杭爱山说”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地名寻根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在蒙古语中意为“青色城市”。约成书于1608至1612年间的《俺答汗传》记载:“大名扬天下的圣主俺答汗.在水公猴年(1572年)召集举世无双的能工巧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刺兀那之阳、哈屯河之滨,始建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壮美丽的呼和浩特。”这里的“呼和浩特”是迄今所见最早的记载。  相似文献   

10.
张鑫 《天中学刊》2012,27(4):120-123
新时期以来,关于隆庆初年大学士高拱首次罢休的研究略显单薄,且众口一词认为是其自负刚愎的性格导致了此次罢休。事实上,当时的首辅徐阶在这一事件中暗箱操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通过"高拱不忠事"的发酵以及对胡应嘉前后不一的处理,诱使了乡党言官猛烈抨击高拱,导致高拱下台。徐阶迫使高拱下台,既是出于对首辅地位与权力的维护和垄断,也在于两人之间学术观点、执政理念、改革信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壬申政变”是隆万交替时期朝中人事的一次变革,是该时期各种矛盾不断激化、演变的总爆发。本文通过对当时朝中包括皇宣在内的各方势力和张居正、高拱的性格等的分析。指出该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试论俺答汗     
俺答汗是明代中晚期,蒙古族的一位杰出领袖。他对于蒙古族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对于促进蒙、汉、藏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本文仅就俺答汗这样一位蒙古史上和民族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作一些探讨。一、俺答汗的崛起俺答汗,《蒙古源流》作阿勒坦汗、索多汗,在他皈依喇嘛教后称为格根汗,明人又称之为俺答阿不孩、俺滩等。生于1507年(明武宗正德二年),是明代蒙古著名的领  相似文献   

13.
明隆庆年间,明朝对蒙古的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封贡互市,化干戈为玉帛,从根本上改变了明朝北边防御的面貌。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时任内阁首辅的高拱做了出色的工作,改革兵部及边镇吏治,储养边才,把握把汉那吉事件契机,达成"隆庆和议",使数十年刀兵相见之北边成为明蒙互市、两族和平交往的乐土。其功惠及当时,垂训后世。  相似文献   

14.
如今,“达人”一词满天飞。什么“音乐达人”“网购达人”“微博达人”……真是应有尽有!这不,我家也有一个“达人”——“韩剧达人”。要问这位达人是谁?答曰:俺老妈是也!  相似文献   

15.
1592年,日本对朝鲜发动侵略战争。出于对朝鲜“字小”之义和保护自身的现实考虑,明神宗决定援朝抗倭。但在抗倭问题的配合上,朝鲜与明朝一直存在分歧,朝鲜反对明朝对日本“封贡”即是分歧之一。国家利益是影响明朝和朝鲜“封贡”问题交涉的根本要素,但文化因素在古代东方国家关系中亦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問题解答     
問:明末苛重的“三餉”加派是哪三餉,是怎样加派的? 答:明朝末期,政治腐敗,灾荒頻仍,民不聊生,岁入不能充岁出之半。1550年(嘉靖29年)俺答犯京师,增兵設戍,开支超过以前一倍多。次年京边岁用达五百九十五万石(“續文献通考”卷二,田賦  相似文献   

17.
明万历三年(1575年),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在丰州滩(今土默川地区)修建了一座城,明朝赐命为“福化”,二十年前,一些学者就肯定了这个说法,并认为今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美岱召即是福化城。嗣后,此说被许多同志撰文引用,并有所发挥。这样,美岱召即为福  相似文献   

18.
美丽的绰号     
俺是一个谈“绰”色变的人。想当年在小学里可没少受绰号连累之苦, “二饼”、“麻杆儿”、“黑猩猩”的“美誉”均归本人“独享”。但旁人岂知这三个绰号犹如三座大山压得俺喘不过气来。心中对绰号之事、尤其是那些醉心于给他人起绰号者深恶痛绝,常欲扁之而后快。  相似文献   

19.
论俺答求贡     
俺答汗(1507—1582年)是著名的蒙古族首领,活动于明朝中后期。他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消弥战争,与明朝建立了通贡互市关系,从而开拓了蒙汉之间六十余年的和平安定局面,俺答本人也因此成为斐声史简的杰出人物。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俺答孜孜不倦地向明朝要求贡市呢?对此,前人屡曾言之,但言之不详,兹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明代政治家高拱于嘉靖末年提出的《挽颓习以崇圣治疏》,是其主持隆庆大改革的纲领性文献。这一纲领全面揭露了嘉靖时期的“八弊”积习,提出了破除“八弊”的改革对策,指明了“修内攘外,足食足兵”的改革目标。高拱的这一改革纲领,对其执政后的整顿改革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