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贺新郎.读史》词中写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自从有了人类,人类就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石头从作为使用工具到作为欣赏对象,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奇石作为石中奇品、珍品,以奇特的形态、变幻的纹理、丰富  相似文献   

2.
陈跃 《华夏文化》2008,(3):58-59
毛泽东《贺新郎·读史》词中写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自从有了人类,人类就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石头从作为使用工具到作为欣赏对象,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奇石作为石中奇品、珍品,以奇特的形态、变幻的纹理、丰富的色彩、相映成趣的图案以及形体各异的特点而深博人们珍爱。中国的奇石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道色彩绚丽的风景。号称“天下第一奇石”的灵璧奇石愈益具有久远、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李易农 《大理文化》2021,(10):40-47
种在石头上的故乡 绿豆冒了小尖尖,大蒜伸出了腿脚,麦子饱胀得金黄衣衫都要裂开了……眼前这些来自于乡下的种子,不是播在乡下的土地上,而是我种在石头上的一幕风景. 石头是上水石,是我从故乡带到城里的信物.一个人别家离乡,在城里孤单又冷清,心里空落落的,闲暇时免不了对故乡一番思念.一次回老家,三块造型普通的上水石被我带到了城里.我用盘子盛着它们,把它们放置在案头,日日望着,心里增添别样的温暖,总觉得它们是故乡的亲人——有故乡山坳里常见的石头相伴,便可以藉慰乡愁了.  相似文献   

4.
will set forth     
石头不仅是大自然傲岸的风骨,而且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孕育了别具一格、丰富多彩的石文化。尽管每个民族的石文化存在着不少差异,但作为民族集体无意识的载体,石文化生成的主、客观条件有许多相似之处,这就形成了世界石文化的相通性。从认  相似文献   

5.
张竹筠 《寻根》2004,(4):45-50
石头不仅是大自然傲岸的风骨,而且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孕育了别具一格、丰富多彩的石文化.  相似文献   

6.
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点是:“物竞天泽,适者生存”。地球上的生物,随着地壳的运动,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人类从出现到持续的进化发展,也是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而改变着自己的生存方式,从而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形成不同的文化系统。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对于自然界只能以被动适应为主。人类生存所依靠的,主要是大自然所提供的现成食品,所以采集和渔猎是他们主要的生存方式。在我国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考古中,普遍认为存在两大文化体系:第一体系为“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型系”,或称为“船…  相似文献   

7.
李雅楠  邢颖 《寻根》2015,(1):111-117
河南许昌灵井许昌人遗址原是一片泉水区,属古颍河阶地的后缘凹地,现在的颍河已向南滚动了约7公里,是地质上新构造运动致使地壳局部抬升的结果。地壳的不均衡运动形成岩石断层,在地势低洼的地方,地下水从断层岩缝中流出形成泉水,泉水积聚成若干小型湖泊,该环境是10万年前古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灵井许昌人遗址原来的名称为"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自2007年发现"许昌人"头骨化石后使用今名。  相似文献   

8.
人狗之间     
阿辉 《大理文化》2001,(1):15-16
我对狗的仇恨,大约是幼小时候便已形成了.幼时常与父亲去有狗的人家,要么做工,要么去借粮食……遇到的狗往往是龇牙咧嘴,疯咬狂叫,吓得不知哭过多少回,不知不觉竟落下了惧狗的毛病. 十岁时我在小学读书,放学天天都从一棵桃树下走过,那桃子又大又红,看着就有些眼馋.有一天便早早准备了石头,预备打下一两个,好容易鼓起勇气甩出石头,就听见后面有狗的低嚎,转回头便看见一团黄绒绒的东西扑过来,吓得我拔腿就跑,偏偏却被自己扔出的石头落下来砸在头上顿时血流满面,桃子是吃到了(狗的主人送来了满满一箩),但却因受伤被剃了光头、缠了纱布,着实被同学们取笑了几天,待纱布取下后,那伤处便再也没有长出头发来.  相似文献   

9.
体育文化及其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体育文化是一种从属于社会文化和体育活动的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劳动和游戏、教育以及合理的竞争方式等逐步地形成的.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了中西方体育文化与价值的巨大差别,决定了两种体育的不同发展方向.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表征的现代体育文化,本质精神在于鲜明的创造性.要求人们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现代体育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三月     
三月是远行者的日子,他们从三月出发,就像语言从表达出发,歌从欢乐出发.三月连盖羊也会大胆,世界温和,大道光明,石头善良.  相似文献   

11.
孝是人类对父母感恩之情的自然流露,是天地间最可贵的情感之一.先秦儒家通过对人类孝意识和孝行为的反思和总结,从哲学的高度对其进行了理论化、系统化,把"孝"纳入人类伦理道德体系,使其成为人类最基本的道德之一.由此所形成的庞大思想体系,代表了孝内涵的初义和孝道德的原型.先秦儒家的关于孝的哲理化论证为人类道德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我们对人类道德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2.
石头颂     
石头乃天地之产物,具有坚强、沉雄、博大、诚实、厚道、朴素和长寿之美誉,历来受到人们称颂。古人常以仙桃、南山松、神龟、仙鹤作为长寿的象征,认为它们都很长寿,能活一万年。但在我看来,它们都没有石头长寿。因为石头的形成需要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若论石头的寿命那可是与日月共存,与天地同在。  相似文献   

13.
游鸟道雄关     
说鸟道雄关是一个好地方,于是我们欣然前往.   从被誉为大理"后花园"的巍山县城出发,车向北驶去.在巍山的工业小区——五里坡转了九十度的弯,就一直往东行驶.车在石头铺成的盘山公路上盘旋而上,经过20多公里的车程后,终于到了山门.……  相似文献   

14.
苍山听溪语     
清碧溪流韵 30年前的一个春天,和一群十七八岁的师范同学,从大理古城南的七里桥溯溪而上,慕名去领略清碧溪的流韵.那时,山麓生态自如,溪口土地平旷、视野开阔.缓坡的草地上,许多黑白相间的石头实怒偃蹇负土而出,形状大小各异,似蹲如卧.相传是观音老母为解除洱海东西两岸百姓往来洱海时的风浪之苦,于夜里从溪中赶出千万只羊,准备在洱海上造座石桥,不料到溪口时,上末村的一只公鸡误判时辰打鸣,观音以为天明将至,怕泄漏天机,便用拂尘一挥,将羊队变成了这些形状各异的石头.  相似文献   

15.
"这里果然有条河."记不清是谁说的了.   谁说的没关系,河照样在不动声色地流着,从山的深处流来,夕阳下泛动粼粼的光.清清的河水,水里的石头明晰动人,飘摇的水草历历可见,河上立着古朴的石桥,河岸是一排排柔软的杨柳和一片片绿荫.……  相似文献   

16.
弱者之善     
有一种善良,它既不耀眼,也很微小,但却是真正发源于心,隽永而真挚,像石头般朴实,如土地般宝贵.它,就是弱者之善.  相似文献   

17.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自已对世界,对宇宙的思考,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对灾难的形成也有自己独有的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有利于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并重新思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道教的某些技术手段可能是无法行得通的,但是其思考模式确实是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18.
吴啸 《大理文化》2005,(6):36-37
刚想睡个午觉,突然一声接一声的蝉鸣搅得人心烦意乱.跑出门去拾起一块石头朝树上猛地砸去,但它毫无反应.它依旧叫.我依旧烦.第二块石头飞去了,落下时看着却直往自己的脑袋上飞,罢了!只得抱头鼠窜回避落石,这厮非但没一点感觉,反而叫得更欢了!这才想起蝉这东西据资料记载是没有听觉的.  相似文献   

19.
一只野兔从一片荒芜的石滩上经过,并把一粒小小的花种留在了这里。花种看了看四周,啊!这儿是多么的荒凉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没有一点儿生机,但是花种并没有因为这儿的荒凉而放弃,相反它依旧努力地寻找营养,想让自己早日开花。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文化是和装饰同时开始的。因此也可以说,人类是装饰的动物。德国的美学家马克斯·德索瓦尔说过:“人们美化自己以便把自己与他人加以区别。”当人们意识到装饰品对他人,特别是异性所产生的效果时,它可起到传达自己意志的语言的作用,也可以说具有某种传达情报的功能。蕴藏着超自然的力量冰河时代我们可以从化石中看到在蜗牛壳上或在古生物时代长毛象的牙齿上钻孔后制成的项链似的东两,这说明当时的人类已开始有装饰品。这些装饰品,恐怕是用来保护人类自身免遭危害的。由于古代人认为亮晶晶的石头以及形状极美的贝类蕴藏着超自然的力量,故此,在野外劳动的男性当然就比女性更需要装饰品。这是因为男性在狩猎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