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聊斋志异》对唐人传奇作了很好的继承与发展,在题材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婚姻爱情由唐传奇的偏重世俗更多地倾向神界鬼域;吸纳唐传奇的仕途官场故事并向公案故事延拓;由唐传奇的痛击官场仕途到集中火力于科场举试;对唐传奇中侠义类新题材的吸纳、筛选与再加工。  相似文献   

2.
刘乐乐 《华章》2007,(7):143
虽然说唐传奇与《聊斋志异》产生在不同年代,但是二者在不同程度上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应该说这是蒲松龄有意借鉴的结果.可是,二者又同时呈现着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与唐传奇相比,究竟《聊斋志异》在题材方面有哪些继承和创新呢?这正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搜神记》和《聊斋志异》都是以描写鬼怪妖异为内容的文言志怪小说,分别代表了六朝和清代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聊斋志异》在继承《搜神记》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它吸纳唐传奇的文体特征,以传奇法志怪,在艺术成就和思想内容上都达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陈婷婷 《家教世界》2013,(2):115-116
狐是民间信仰的重要对象,"狐故事"也是中国古典小说经久不衰的传统题材。自魏晋志怪小说始,经历唐传奇,直至清代小说的演变,"狐"在文学作品中发展出了动物性——妖性——人性的文化轨迹。本文通过对唐沈既济《任氏传》、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小翠》的解析,窥探狐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变迁轨迹,感受蕴含在狐题材下的爱情和社会缩影。  相似文献   

5.
唐传奇爱情三部曲包括《李娃传》、《霍小玉传》和《莺莺传》,是唐传奇爱情题材中的经典之作。本文以唐传奇爱情三部曲中的三位女性形象为例,试图通过唐传奇爱情三部曲中的三个典型市井女性,即李娃、霍小玉、崔莺莺的悲剧形象来探寻女性形象悲剧性的根源及其主客观表现,旨在反思女性悲剧形象对当代女性探寻自我出路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先秦至西汉典籍中的狐精是一种害人的妖兽,东汉时的狐是符合儒家尺度的瑞兽,魏晋六朝的志怪小说中出现雄性狐精,形成“雄狐”型故事,唐传奇中的狐精外表美丽,才华卓越,《聊斋志异》集中国古代狐精故事之大成。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奇·碾玉观音》是林语堂根据《京本通俗小说》中同名话本小说改编而成。原作主要叙写封建社会中处于社会底层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重编之后,林语堂改变了原作的主题,故事的戏剧性转移到新的矛盾上,即艺术与爱情、人生之关系。《碾玉观音》的改编在《中国传奇》中较有代表性,探讨此篇的改编艺术有助于对《中国传奇》整部作品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唐传奇是受史传文学影响很大的一种小说艺术,继承发展了史传文学的叙事特点,在此基础上开启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新篇章。《霍小玉传》是唐传奇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以《霍小玉传》为例,分别从故事取材、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人物描写四个角度分析唐传奇中体现出的史传性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9.
张翔云 《文教资料》2014,(36):25-28
唐传奇是中国叙事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对其后以及现当代的小说创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样,《聊斋志异》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它让"花媚狐妖"这一群体形象真正被人们所认可,将中国文言小说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在封建社会,男性在各个方面都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我们可以发现在唐传奇与《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的提升,她们的自我独立意识逐步增强。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作者创作理想的不同,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外貌,地位,自我意识的觉醒程度,追求自由爱情的方式等方面仍有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开放进取的社会心理构成了中唐爱情传奇故事模式的基础。社会文化风尚为中唐爱情传奇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和视角,浪漫的中唐爱情传奇虽表现为是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的故事,但对元曲、明清小说的才子佳人型的故事影响巨大,尤其女性在追求幸福历程的痛苦程度差异甚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文化生态的巨大差异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柳氏传》是中唐时期一部著名的传奇短篇,故事讲述了书生韩翊和妓女柳氏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柳氏传》在叙述角度和叙述时间上都有很大进步,表现了中唐传奇小说叙事艺术走向成熟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2.
开放进取的社会心理构成了中唐爱情传奇故事模式的基础.社会文化风尚为中唐爱情传奇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和视角,浪漫的中唐爱情传奇虽表现为是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的故事,但对元曲、明清小说的才子佳人型的故事影响巨大,尤其女性在追求幸福历程的痛苦程度差异甚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文化生态的巨大差异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剪灯二种",即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是唐传奇与《聊斋志异》两座文言小说艺术顶峰之间的桥梁,本文就这一作用谈谈其对文言小说在题材与写法方面的影响。因为《剪灯余话》是《剪灯新话》的效颦之作,《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的颠峰之作,所以本文重点讨论《剪灯新话》对《聊斋志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聊斋志异》里的侠女形象和唐传奇中的侠女形象相比既有传承之处,又有新变的地方。传承之处主要体现在对传统侠义精神的沿袭上,如有仇必报、行侠仗义、功成身退;新变体现在侠女的范围更宽泛,并以传承子嗣为最终极的行侠方式。  相似文献   

15.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不独在思想内容上深刻地揭露封建吏治的黑暗,嘲讽科举制度的腐败,反封建礼教,颂自由爱情,表现了一定程度的进步性;而且在艺术技巧上也精妙奇特,独树一帜于清代文坛,璀璨夺目于小说之林。为了更好地鉴赏这颗文学明珠,本文论析《青凤》一篇,借以管窥《聊斋志异》的主要艺术特色。 《青凤》写后生耿去病与狐女青凤相恋的故事。篇幅虽短,情节却跌宕多姿,扣人心弦。小说一  相似文献   

16.
唐传奇的神怪奇想蕴含着现实人生透视的重大内容,特别是唐中后期,传奇更为自觉地借助怪异故事来讽世刺邪,反映现实,贴近生活的倾向更加鲜明,文章通过对《卢杞》、《李林甫》等离奇神怪故事分析和揭示出唐传奇中反映现实生活、影射政治斗争以及抨击贪污腐败、贿赂公行、贪财不足、见利忘义、残暴扰民等社会黑暗的特性。指出不仅在当时富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成为唐传奇显著的思想内核。  相似文献   

17.
《聊斋志异》是广为流传的古典文言小说集,其中不少篇章题材取自于唐传奇。卷十一的《织成》一篇就脱胎于唐传奇《柳毅传》。基于此,从女性人物形象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从中得出人物形象演变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宝儿》     
内容简介《宝儿》是根据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贾儿》改编而成。《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里面记有传奇、志怪、轶事等等,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据说,蒲松龄在写《聊斋志异》时,曾摆了一个小茶摊,请来往喝茶的人给他讲故事,然后赋予这些故事更为神奇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唐传奇历来被视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朵奇葩,在中国历代文学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彩。唐传奇中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也赋予小说长廊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敢于追逐爱情、争取爱情自由的人物形象。而白行简的《李娃传》以其曲折完整的情节结构呈现了李娃善良、忠贞同时却又世故圆滑、巧于心计的多面性形象。其人格深处的自主意识和女权意识的人性风采在唐传奇的人物画廊中涂抹了绚烂的一笔。  相似文献   

20.
唐传奇历来被视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朵奇葩,在中国历代文学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彩。唐传奇中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也赋予小说长廊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敢于追逐爱情、争取爱情自由的人物形象。而白行简的《李娃传》以其曲折完整的情节结构呈现了李娃善良、忠贞同时却又世故圆滑、巧于心计的多面性形象。其人格深处的自主意识和女权意识的人性风采在唐传奇的人物画廊中涂抹了绚烂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