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梅戏艺术孕育、成熟于安徽安庆地区。黄梅戏舞台道白、唱词及声腔与安庆方言水乳交融。无论是音乐行腔的节奏掌控、唱词道白的合辙押韵,还是剧种个性、地域文化的呈现,黄梅戏无一处不受到安庆方言的浸染和渗透。黄梅戏的传承发展不但不能淡化安庆方言因素,而且要进一步强化方言特色,同时还应将安庆方言作为黄梅戏的语言生态加以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2.
马倩 《海外英语》2011,(4):236-237
方言是特定地域内人们交流的语言工具,更是地域文化的形象体现,"哈"是一个拟声词与动词。做拟声词时主要指笑声,如"哈哈大笑";在做动词的时候,主要指哈气,在其基本义方面,方言与普通话的意思是一致的。然而由于"哈"的读音不同的变化,在保定方言里的语用意义就更丰富与复杂了。该文讨论的内容主要以保定市及清苑县为主,通过对"哈"(去声)的使用情况加以具体的描述、分析和说明,并且与普通话和网络用法加以比较,说明保定方言"哈"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3.
作为“有声之诗”的地方戏曲的建构,与地方戏曲声腔音乐的形成密切相关。浙江的越剧、婺剧、绍剧、甬剧、瓯剧等地方剧种,自然地理空间、文化地理空间对地方戏曲和戏曲声腔音乐的文化心理结构,时空表达方式的形成,总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空间地理分布与地域文化印记,鲜明的地方性戏曲文化建构,成为一个地域戏曲音乐和地方戏曲的独特标记。  相似文献   

4.
方言是地方文化特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和展示渠道之一。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言带给人们直接的地域文化特色的感受,同时不同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依赖于一定的语言形式。方言词汇是入手挖掘和考察追寻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视角,也是进行地域文化研究的一种重要途径,而不同的地域文化也是特色地方方言词汇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滨阜小片地处江苏省盐阜平原北部,包括响水、滨海、阜宁三县和射阳县黄沙港以北地区,其方言属于江淮方言中的洪巢片方言。明初“洪武赶散”,强迁大量苏淞居民移居苏东沿海,促使吴方言对该地区产生一定影响。作为地处江淮地域而兼具南北特色的滨阜小片方言,值得深入研究。文章以滨阜小片方言中的“入声调”为研究对象,用praat软件进行语音实验,研究滨阜小片方言入声调的调类,发现它并不仅只是传统研究中的一种声调,事实上也存在着区分阴阳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方言剧悄然崛起后,迅速成为许多电视台收视率新的增长点.一方面方言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对以普通话为代表的主流文化形成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方言又以其亲近性、亲切性赢得了受众的认同和广阔的市场.基于方言剧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规划好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尺度与分寸,在多语并存中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戏剧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在借鉴、吸收方言剧合理性的同时予以适当的批判,使方言文化和主流文化多元并存、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长乐方言属于老湘语。文章介绍该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和音韵特点。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不同方言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通过对各方言的探究,能够更细致、更充分地挖掘和展示汉民族的文化丰富内涵和特色。本文从方言分区、方言对文化的传承以及方言演变的角度,对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9.
昆山方言的连读变调.情况复杂却存在某种规律。经过整理、简化。作了较为明析的表述。将昆山、上海、苏州三地方占的连读变调进行比较,发现在语音发展中,连读变调的调型也有新老之分:老的调型昆山保留最多;其次是老派上海方言;再次是苏州方言;发展最快的是新派上海方言。  相似文献   

10.
保定老调是河北梆子的一种,保定老调是独具艺术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有着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华北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民间流传极广.经过不断的艺术实践和演艺发展,老调逐渐形成了质朴健朗、大气豪放的剧中风格,通过对保定老调的探索与调查,对于研究地方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当地的民族发展史、文化艺术发展史乃至风物人情,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方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地域变体,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方言词汇是方言的有力表现手段,通过对卫辉方言词的考察,我们可以探知当地人民的人文地理、饮食特色以及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婺源徽剧旧称徽戏、徽调,是我国的古老剧种之一。其声腔以弋阳腔、高拨子为底子,吸收了目连戏的下江调,并融合了江西地方戏曲饶河戏(今称赣剧)的弹腔及婺源民间小调,形成了有别于"安庆"徽剧的婺源徽剧。在对婺源徽剧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本文对婺源徽剧的形成、艺术特征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运用语音实验的研究方法,考察了大连方言声调新、老两派的单字调和双字调在调长方面的声学特征。得出大连方言单字调调长与调型有关,上声曲折调的调长最长,两个降调阴平和去声的调长最短。并且阴平和去声的调长差别随着发音人的年轻化而越来越小。对于双字组调长的考察也显示出新老两派的不同特点,反映了声调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地域方言作为地域社会生活和文化的语言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它记录和承载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风土人情,反映着经过漫长历史而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生产活动和地方文化,是地方社会发展史的语言再现。地域方言所反映的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发展面貌和文化内涵,作为地域社会发展最直接、最真实的语言载体,地域方言在研究地域社会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东北方言熟语体现出东北方言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从修辞的角度对东北方言熟语韵律的讲究、用词的独特、修辞格的广泛应用三方面加以考察。其中,用词的独特最为突出,体现在充满地域色彩的特色词语、具有鲜明感情色彩的粗俗表达、富有独特表达韵味的"儿"音尾、突出生动形象特色的拟态词语、善用文化丰富的历史人物词语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深入推广,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越来越多,方言自身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声韵调三方面对高平方言新老两派的语音差异进行系统考察,并着重对高平青老两代人"见"组细音字前的读音进行了比较,同时依据方言发展的趋势,预见高平方言在未来的发展状况,为晋方言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下沙田是湖南新宁县稍北的丘陵山区,语音上属老湘语娄邵片的邵武小片,保留古全浊声母老湘语的特质,也有湘方言"五里不同腔,十里不同音"的个体差异。本文从声韵调以及文白异读四个方面对下沙田方言的语音特点作了详细考察,以揭示其在声韵调方面演变的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18.
闽南人移居菲律宾的历史悠久,并构成了菲律宾华人社会的主体,因此闽南话也成了菲律宾华人社会的通用语言。闽南话在菲律宾的多元语言文化环境中,具有适应性与传承性两个明显的特征。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与他加禄语的互相借用,以及富有地域特色的新词与新义的产生,体现了海外汉语方言离开祖籍地之后的创新与发展。传承性主要表现在方言特征词、古语词与方言老词语的较好保留,体现了海外汉语方言对祖籍地方言文化的继承与保留。  相似文献   

19.
优秀文化是保定成为京津冀城市圈第三极的前提。保定走向全国的核心途径就是将特色文化做大。弘扬保定文化的策略在于:教育一体化、文化产业化、致富共同化、城市经营化、文化主体化、地域融合化。  相似文献   

20.
合江方言隶属于西南方言中的四川方言,其方言词语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本文以民国十八年《合江县志》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该书中20个较有特色的方言词,分析词义,探讨理据,厘清源流,希望有助于四川方言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