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甄光俊 《文化交流》2013,(11):59-62
从浙江乡村走出去的胡巧燕被推选为天津青年越剧团团长。她带领众多越剧同好以成功的演艺实践,推动着越剧艺术在北方的普及与传播。她情倾越剧艺术,成为一颗光彩照人的越剧明星、北方越剧迷心中的偶像。  相似文献   

2.
越剧,这朵江南之花,在绍兴嵊州孕育诞生,凭借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走红九州大地、五湖四海,名声远扬,成为中华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受到万千戏迷的追捧. 越剧,既是嵊州的金名片,也是浙江的金名片,更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 越剧何以拥有如此吸引人的魅力?用越剧《何文秀》里的一句起腔"随我来",为大...  相似文献   

3.
《对外大传播》2006,(10):31-31
2006年中国越剧节10月在浙江省绍兴市举行,由国家文化部、中国越剧艺术节组委会、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绍兴市人民政府承办。本届越剧节是自越剧诞生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家级越剧艺术盛会。  相似文献   

4.
正茅威涛、蔡浙飞、李云霄——浙江越剧小百花的三代演员,现身罗马尼亚的锡比乌市。此行,她们是去参加第26届锡比乌国际戏剧节。这次戏剧节上,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艺术家在城中各大剧院、音乐厅等场所举办了500多场活动。茅威涛作为表演艺术家受邀参加,首次在海外艺术节上开设"越剧工作坊",教授中国的越剧艺术。  相似文献   

5.
周江鸿 《文化交流》2012,(11):29-32
这是最具德清文化特色、百姓自发原创的鲜活题材这是一部以反映公民道德建设为题材的大型现代越剧近日进京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广受欢迎与好评金秋北京,清爽宜人。9月18日晚,新编现代道德伦理越剧《德清嫂》在国家大剧院隆重开演。这出由浙江德清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与杭州越剧院联袂精心策划编排,谢群英等3位"国家戏曲梅花奖"得主领衔主演,讴歌时代道德新风、赞美人间真情的现代越剧大戏,  相似文献   

6.
秋风送爽时节,好戏连台。10月12日晚,荡气回肠的新编历史越剧《大唐骊歌》在温州大剧院拉开了第三届中国越剧艺术节的帷幕。本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围绕“戏曲故里、文化浙江、越剧盛会、人民节日”主题,突出“汇集越剧精品,展示地域特色,实践文化惠民,凸显市场运作”的办节思路,搭建起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平台,集中展示中国越剧艺术繁荣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推动越剧艺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郭梅 《文化交流》2017,(4):36-39
正当《牡丹亭》遇见越剧2016年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汤显祖自评"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其梦被后人用多种声腔演绎,还有英、日、德、法等外文译本传播于海外,形成这一杰作丰富的外延。越剧作为一个以浪漫抒情见长的年轻剧种,在对《牡丹亭》的改编中,显然颇值得关注。越剧改编《牡丹亭》,难度非常之大,完成从曲牌体到板腔体的跨越殊为不易,从55出的传奇到两个多小时演完的"大戏",原著虽然非常经典但几乎没有可倚恃之处,必须重起炉灶。几代越剧艺术家知难  相似文献   

8.
正1906年,越剧诞生在嵊县乡村,当初不过是乡民自娱自乐的小戏,而今却成为知名度唯一没有超过京剧的中国最大的地方戏。越剧从诞生之初起,就不固步自封,一直在求生存中求新求变,不断吸收中外文化的精华。如今,越剧已从一个乡村小戏种成为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歌剧。在世界舞台上,越剧有两种模样。第一种是传统模样。20世纪50年  相似文献   

9.
现代越剧奠基人袁雪芬,在越剧改革、表演艺术和培养新人诸多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刊特约上海越剧院著名编剧薛允璜先生撰写此文,借以纪念这位越剧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10.
本期点睛     
《文化交流》2016,(6):0-0
浙江嵊州:越剧永远在路上
  越剧今年正逢华诞110周年。作为越剧发源地的浙江嵊州,是如何守护并传承原生根脉的?又是如何开创并弘扬崭新篇章的?本文作者作了实地访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