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敬诚 《新闻窗》2014,(2):25-26
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以事实说话,人物通讯写作自然也不能例外。每一篇人物通讯都包含着大量的事例。所以,写好人物通讯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把采访得来的事例有机地串连起来,让它们更好地服从、服务于所要表达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一篇人物通讯,通过报道特定人物的先进事迹,宣扬一种什么样的思想?讴歌一种什么样的道德观念?推崇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或提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这就是它的主题思想。 主题是人物通讯的灵魂。一篇人物通讯的主题,像一根红线,把各种素材串连起来,形成一篇完整的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的主题,是记者在采访、写作的过程中,经过反复酝酿,逐步形成的。写人物通讯,提炼好主题,是写作成败的关键。因此,要把人物通讯写好,那就要在提炼主题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通讯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文体,同消息一样承载着传播信息的主要任务。但在写法上,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别。把握通讯与消息的区别,是新闻报道最基本的常识,也是写好通讯的关键。本文试从详尽程度、外表形式、主题结构和写作手法四个方面剖析两者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写好人物通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笔者结合自己的认识和写作体会,谈一下人物通讯写作的三种关系. 取与舍的关系 要想写好人物通讯,第一步就是要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这个过程很重要,但决定成败的是第二步,即主题的确定与新闻素材的取与合.  相似文献   

5.
人物通讯的写作,涉及主题、选材、结构等问题,但人物通讯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关键在于主题是否新颖与深刻。可以说,主题是人物通讯的灵魂。清代诗人王夫之说过这样一段话:无论长诗或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里所说的“意”,是指文章的主题。主题就好比是“统帅”,一支没有统帅的军队,就是乌合之众。当代一位知名记者在归纳他的写作经验时曾指出,首先要有一个好的主题,而好的主题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要有主题,否则下笔千言,主题模糊,就会使读者不知所云;二是只能有一个主题,就是说一篇新闻…  相似文献   

6.
前面的两篇“漫谈”主要讲,在通讯的采访、构思和写作过程中,要始终伴随着具体的形象,要始终伴随着浓烈的感情,这是形象思维的两个重要特点,也是写好通讯的两个必要条件。本篇所要讲的是,在通讯的采访、构思和写作过程中,还要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是写好通讯的另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形象思维的最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7.
现在,无论是中国好新闻还是河南好新闻的评比,30年来都是沿袭着按体裁(即按形式)而不是按题材(即按内容)划分的办法。主要分三大类,即消息、通讯和评论。涉及通讯写作的问题很多,限于时间问题,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只能限制在通讯写作最基本的问题上。那么,什么是通讯写作最基  相似文献   

8.
<正>现在,无论是中国好新闻还是河南好新闻的评比,30年来都是沿袭着按体裁(即按形式)而不是按题材(即按内容)划分的办法。主要分三大类,即消息、通讯和评论。涉及通讯写作的问题很多,限于时间问题,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只能限制在通讯写作最基本的问题上。那么,什么是通讯写作最基  相似文献   

9.
通讯的主题     
一篇通讯的采访和写作,选择主题是头等重要的问题。主题,这是通讯的灵魂。如果没有主题,或是主题选择得不正确,那样写出来的通讯不过是一堆乱七八糟的材料罗列。只有把这些事实材料组织在一个主题之下,这些材料才能够表达一个思想,才能发出声音,才能表现出这些材料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正如列宁所强调的那样,主题必须是有政冶意义的。有现实意义的和涉及最迫切的问题的。这一点对通讯的写作来说,是加倍地重要。因为通讯是报纸的战斗体裁,它没有权利迴避当前的重大问题,而去描写生活角落里的琐事。通讯的主题不仅应当是正确的、合乎党的政策和人民利益的,而且应当是迫切性的,力求对当前的重大问题作出解答。对报纸通讯写作有着深湛研究的加里宁曾经对通讯员们这样讲过:  相似文献   

10.
通讯主题在通讯作品中出现的方式和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方式和形态,也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这应该是通讯写作的一个研究课题,对于通讯写作十分重要。1、暗藏一暗示:隐形主题在这类通讯作品中,通讯主题是暗藏在新闻事实之中的,它被作者暗示给读者。隐形主题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作品中没有概括主题的明显文字。这类通讯作品当然是有主题的,但是它的主题暗藏在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报道之中,作者并不用文字语言明白地表露出来。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之中。受作者选取事实的角度、组织材料的方法等写作技巧影响.在了解新闻事实的同…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咸阳市送来一批县(区)通讯干事和通讯员撰写的好稿,读后令人十分高兴。这批好稿,无论从作者的新闻观察能力、题材的搜集、主题的选择、写作风格和语言的运用上分析,都有很多独到之处。从中可以看出,散布在各条战线上的通讯干事和通讯员、新闻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我起初是被这篇文章的题目所吸引:主题《火焰山·白开水·太阳灶》,好象是杂文或散文的题目,副题《新疆纪行之一》又分明是风貌通讯(又称旅途通讯)。再看题花上“旅游小札”四字,“小札”仍是采访札记,“旅游”则显然是写风光的通讯。我是研究新闻采访写作的,习惯于从文体等方面看报纸,读完全文,正好符合开初的印象,而且有进一步的发现。这篇文章,文字活泼流畅,风趣幽默。前面大都是写见闻写风光,富有知识性,基  相似文献   

13.
人物通讯的结构,在写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篇成功的人物通讯,体现时代精神的鲜明主题是“灵魂”,生动丰富的材料是“血肉”,匀称健美的结构则是“骨骼”。从美学角度讲,结构美也是形式美。尽可能完美的结构形式,是表现内容,显示主题,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因此,下功夫钻研人物通讯的结构,在写作中着力追求尽可能精巧完美、别具风格的结构形式,是写好人物通讯的一项基本功。报纸上常见的结构形式有: 一、纵式结构。即按照人物事迹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安排层次的结构方法。纵式结构的标志是时间上的纵深。同时,也要注意到表现主题  相似文献   

14.
报纸通讯体裁自其形成至今已有六、七十年的历史,其表现手法越来越多,写作技巧越来越高。目前,不少人还将散文、政论、杂文等体裁中的一些写法揉进通讯写作中,这些无疑是通讯写作的有益探索。但是,我们仍然发现在通讯写作方式中还存在不少弊端;通讯写作程式化、主题不深刻、语言平淡无味,例如,许多人物通讯被写成“好人好事录”;风貌通讯被写成“地方志”;工作通讯被写成“工作记录”等等。那么,怎样才能写出让读者满意又能震撼他们  相似文献   

15.
《通讯写作漫谈》(满运来著)一书,即将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收集了作者有关通讯写作的文章二十多篇,其中包括曾在本刊连载的十余篇。书中联系大量通讯作品写作的实际,针对通讯写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各种问题,从开头到结尾,从主题的提炼到材料的选择,从谋篇布局到描写方法等,都通俗而生动地讲述经验和体会。书中结合讲解的问题,还选取了几篇通讯作附文。它对于有志于新闻、通讯写作的同志,对于从事宣传、文字工作的同志,特别是对于初操文笔的同志提高写作  相似文献   

16.
通讯也是新闻写作的主要体裁之一。从事新闻报道工作,除了经常而大量的写消息之外,运用最多的一种报道体裁便是通讯了。通讯写作,在讲究新闻要素、真实准确、主题集中等方面同消息写作具有共同的要求之外,还有一些独特的要求。一般地说,运用通讯体裁写作,在一个主题思想的统率下,可比消息写作容纳更丰富的材料。在表达形式上,通讯写作也比较多样,可以用具体叙述、形象描写、细节穿插、夹叙夹议等多种手法,能够较详细地报道某一事件,或者深刻地反映某一人物的精神面貌,或者描绘某一地区的新貌。因此,通讯写作同  相似文献   

17.
第8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中,《人民日报》1986年11月5日刊载的通讯《今日“两地书”》被评为特等奖。这是一篇从主题、写作、标题到社会效果都很突出的好作品。它通过老山  相似文献   

18.
3.时代感强的语言有助于通讯主题显新意通讯的写作不仅要求作者迅速及时地反映当前发生的新事物,出现的新人物,以及伴随着新事物、新人物出现的新观念、新认识等等,还要求作者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突出时代精神,提炼出富有时代意义的主题。提炼主题,靠的是大量典型的事实,更取决于作者审时度势、对典型事实的认识,认识越深刻,越能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这种认识,是作者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指南,并在通讯中表露出来,有时体现在所记述的事实之中,有时则直接表现,使通讯的  相似文献   

19.
吕祥峰 《新闻世界》2013,(10):25-26
写好经济通讯,必须跳出新闻写作方式,大胆借鉴文学写作手法,简而言之,就是做到经济通讯写作的“通俗化”、“故事化”和“散文化”,让经济通讯“站起来”、“活起来”和“靓起来”。  相似文献   

20.
什么样的作品才算得上精品?新华社优秀作品评审委员会根据多年评审经验确定了四条标准:主题重大,时效性强,写作精心,社会效益好。从这些标准来看,新闻精品的产生,离不开新闻工作者主观能动地努力,这种努力也就是观察、思考、创意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