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如何编写,对中学语文教师才有所帮助,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学参考书,六十年代叫教学指导书。参考也罢,指导也罢,都是帮助教师进行教学的用书。但叫指导书似乎有一定的约束力,叫参考书,则是可参考,可不参考,没有什么限制,比较灵活。一般说来,水平较高的教师可以自己处理教材,自己收集积累资料,有自己独有的教学艺术,教学参考书现在的编写办法是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的,水平较低的教师,则应从根本上提高业务水平,只靠教学参考书,无法把课教好。所以,还是叫做教学参考书好,水平高的不受限制,水平差的也不会  相似文献   

2.
大陆与台湾省的小学教学参考书的比较蒯超英教学参考书是帮助教师进行备课,以便顺利、正确地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参考资料.虽然教学参考书只能在教师独立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起一些“参考”作用,不能替代教师的备课,上课时也不能全盘照搬.但是,由于教学参考书的编写者一...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我原是语文教师,先后教过二十年语文,九年半生物。1981年元旦因车祸负伤,1982年下期调本校资料室工作。我们资料室除一般工具书、参考书外,还订有210种杂志,其中语文杂志有22种。这些杂志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语文教学通讯》办得好!很受老师们欢迎。我们从1982年9月至今年8月底,共选用贵刊239篇文章(初中98篇、高中141篇),作为教学参考资料,并  相似文献   

4.
“草”和“奶”牛,吃进去的是草,而流出来的是洁白醇濃的奶汁。魯迅先生有过一句名言:“我吃的是草,而挤出来的是奶,是血!”由此,我想到了教师看参考书的问题。从事教学工作的人谁不希望有一套完备的参考资料或一本适用的参考书呢!然而,是不是有了好的参考资料就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如果能够这样,那就用不着这许多教师,大可以利用留声机,录音片进行教学了。也有些教师,上课几乎是照参考资料背的,而学生却不感兴趣。原因在哪里呢?我想,主要的恐怕还是这只是“草”而不是“奶”的原故。我这里说“草”,并不涉及这些参考资料的内容或质量。而是说,参考资料再好,它只是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研究成果或工作经验。对于我们来说,都只能算是“草”对于“牛”的关系。参考资料不妨多看,材料不怕掌握得多,但一定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教师教学用书是教材组件之一,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和使用教科书,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它一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语室编写和出版,与教科书配套发行。以前有“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资料”、“教学参考书”等多种名称,人们习惯称之为“教参”。  相似文献   

6.
“参考资料”,顾名思义,参考而已。教学参考资料是别人辛勤钻研教材的结果。它只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教材,探讨教法,而决不能代替我们对课文的钻研。可是,有些语文教师(尤其是部分讲台新手)却把教学参考书视为法宝,一字不易,照本宣科,有位教师甚至把一本某师院编的《教案》捧上讲台。这样读别人编的《教案》,代替自己钻研教材、拟定教案,怎么能把语文课上好呢?我这样讲,并不是贬低某些教学参考书,而是强调教师要正确运用教学参考资料,不要被它牵着鼻子走。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  相似文献   

7.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参考资料(包括教学参考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年轻教师以教学参考资料为模本,学习教学方法,规范课堂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以教材为主、教参为辅,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故教材和教参,就像教师的左臂右膀,帮助教师将知识顺畅地传达给学生。在教学参考资料的实际运用当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其与教材的关系。过分依赖教参,照搬教参,而脱离课堂实际,那是僵死的教学;眼中只有教材,忽视教参,将使教学固步自封,无法引入新的教学元素。故教材、教参应相辅相成,融汇渗透。此外,教师在使用教学参考资料时,还要与学情以及自己的教学水平相结合。只有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有针对性地使用教学参考资料,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本期从“实例”“经验”“理论”三个层面,分析如何正确使用教学参考资料,希望能对教师的实际操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张晓琴 《广东教育》2006,(12):32-33
教学参考资料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参考性、辅助性的渎物,它足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的内容很多,诸如教学参考书、课程辅导资料、工具书、有父论著、学科报刊、有关图表、音像资料、电脑软什等。教师怎样使用好教学参考资料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9.
教学参考资料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参考性、辅助性的读物,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的内容很多,诸如教学参考书、课程辅导资料、工具书、有关论著、学科报刊、有关图表、音像资料、电脑软件等。教师怎样使用好教学参考资料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个结合。一、与大纲和教材结合起来要联系大纲和教材,这是教学参考资料使用的一条最基本原则。教学参考资料是教材使用的具体化,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大纲进行融会贯通的处理。这种贯通,既要求教师吃透大纲,熟悉教材,读懂教学参考资料;同时又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深刻领会教学参考资料,从中汲取适合自己教学的因素。使用教学参考资料时,教师必须对教材了然于心,并且已有自己的理解、想法、感受。使用教学参考资料的过程,是教师与教学参考资料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学会驾驭教学参考资料,以大纲和教材为基础,仅把教学参考资料当作素材、例子、资料库,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仅用教学参考资料中的几句话、几段话、几个例子,就能把问题讲清楚说明白,而且让学生眼界大开,创造性思维不断爆发。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却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备课方式:先是查看教学参考资料,然后再去按照教学参考资料上的分析去读课本,然后再决定教学的方法或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个不同于教学参考书上的证明,旨在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亦为教师优化教学效果提供一点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助于提高各科教师业务水平,满足教师钻研教材,改进教学需要,我们银川市郊区文教科教研室自1981年至1982年陆续给我区各中学配发了各科教学参考书籍600多册,教学挂图和图片190多张.今春,教研室又对各中学图书资料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检查.  相似文献   

12.
层次≠段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习惯地把分层说成是分段,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混用了层次和段落这两个概念。这样不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必须纠正过来。  相似文献   

13.
黄桂林 《辽宁教育》2004,(11):38-40
教学参考书虽是教师理解教材、选择教法、设计教案的重要依据,但其作用只能控制在“参考”范围之内。可综观教学现状,教学参考书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束缚教师手脚、禁锢语文教改、封闭教学空间的羁绊。其重要原因不在于教学参考书本身,而在于运用教学参考书的人。不少教师,颠倒了人与本的主从关系,被教学参考牵住了鼻子,让教学参考捆住了手脚,违背了编者编写教学参考的初衷。实施语文教学的开放,必须以开放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参”的获取和运用。一、教学参考资料的开放性补充《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平面解析几何全一册(必修)<教学参考书>是高中数学教师正确把握教材的重要参考资料.本人在讲授"圆"时发现,<教学参考书>对教材一道习题的参考答案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不揣浅陋,谈谈自己的不成熟的看法,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天,有个学生来到教研组,向老师借阅教学参考书。这引起了在场教师们的争论,有的主张借给他看,有的坚决反对,理由是,“教学参考书是专给教师们备课用的”。其实,这“理由”背后的潜台词是:我把参考书借给你,到课堂上我讲什么?原来他的宝贝都在参考书里,教学内容都是从参考书里抄的。学生如果知道了这宝葫芦里的秘密,岂不有损教师的尊严?所以,教学参考书既是这些教师的法宝,也就成了字生的禁书。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乡教研员,经常深入到学校听课、查阅教师备课笔记,了解教学情况,进行教学督导。在这当中,我发现一些同志备课时抄参考书(诸如《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教案选编》、《优秀教案集》等,姑且都称之为参考书),授课时念参考书,把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了由教师抄参考书、念参考书,到学生听参考书、记参考书。这确实发人深思。笔者认为,看教学参考书是有好处的,对教学有一定帮助。例如,在教学中有些需要的资料,它现成地给你提供出  相似文献   

17.
浅谈物理教学与辩证法廊坊市电大任树荣对任何教师来说,都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对物理教师来说更应如此,下面仅就物理教师提高业务水平,谈谈我的看法。首先正确认识和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任何理论从根本上说,都是来自实践,物理教学也是如此。由于中专生、...  相似文献   

18.
这里所说的“教参”,是指公开发行且与教材配套的供教师使用的教学参考书。在中小学(含中专、技校)几乎每门课程都有相应的“教参”。各种层次的“教参”,大体上包含课时安排建议、教学要求、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练习和习题解答、单元小结、参考资料等内容。在过去较...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提高中小学在职语文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我们中文系决定在今年春季开学以后,编辑出版《中小学语文教学》月刊。这个月刊主要是给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现用语文统编课本的教学参考资料(先发表难度大的),编写有关语文教师的进修学习资料,介绍和交流语文教学经验,探讨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重大问题,摘录国内报刊(以大专院校的《学报》为主)有关语文教学研究的  相似文献   

20.
要解决厌学问题,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兴趣,尤其要依靠和谐、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还要求教师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钻研教材,阅读参考资料,并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案,讲究教学技巧,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向45分钟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