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越南汉文小说主要由历史演义类小说及传奇类小说组成,这些小说在体制方面大都采用章回体形式,作品旨趣与明清小说颇为接近,但同时也表现出了鲜明的本土特色.越南汉文小说的创作环境及作者身份与中国小说有很大的不同.越南汉文小说并没有像中国小说那样经历过从说话艺术到书面文学的长期过渡,而是直接借鉴和模仿了中国小说创作观念及语言结构形式.但总体上看,越南汉文小说作品的最为成功之处并不在于对中国小说叙述方式的悉心模仿,而是大量运用越南的人物、场景及历史文化背景材料,编写出来具有本土文化色彩的故事情节,越南汉文小说异国身份及独特艺术价值也往往表现在这些方面.  相似文献   

2.
任明华的《越南汉文小说研究》首次从文学、文化、历史等角度全面探讨了越南汉文小说的思想意蕴、艺术成就及其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一是缜密的考据,严谨的辨析;二是简括的框架,清晰的维度;三是精炼的细读,历史的阐释;四是立足交流的比较,深化中越关系的阐发。《越南汉文小说研究》以其学术性、独创性、趣味性在同类研究中独树一帜,必将对深化越南汉文小说的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越南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这在越南汉文小说中有较多的反映。如今越北河内文庙"进士题名碑"与楹联、越南国家美术馆妇女题材绘画所呈现的越南妇女形象、河内当代市民公墓墓葬与墓仪等,与《越南汉文小说集成》所载进士小传中的进士人格的"义"与对国家的"忠"、妇女小传中的"义"与"列女"的精神风貌以及其行孝小传中的"行孝"和"居丧"文化的记载,可以互相印证。越南文化在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也具有自己民族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演义小说这一文体源自史传。历史叙事的三大要素事、文、义与《三国志演义》的事、文、义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史上首部历史演义《三国志演义》,对《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史“事”进行推演,通过《资治通鉴纲目》远绍《春秋》之“义”,而发之于通俗生动之“文”。事、文、义三者的融合促进了“演义”的正式生成,并规定了“演义”的体式特征;三者的游离和矛盾促进了演义与历史的分化,进一步使充斥于古代小说中的道德劝戒逐渐虚化为空洞的说教。  相似文献   

5.
越南汉文小说《传奇漫录》是中国明代小说《剪灯新话》的改写本,这部汉文小说中包涵着忠君、崇儒等多种汉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与《金瓶梅》均为世情小说,然《金瓶梅》开启着明清世态人情小说之生命先河且打破了神话传说、英雄叙事和历史演义等传统题材长期占据小说创作领域的审美格局并依托其别具一格的方式展拓了中国古典小说演绎的新篇章。但《红楼梦》却是凭借其渲染了人生百态、世态炎凉、时情冷暖以及言说着个体的梦幻玄想、群类的盛宴必散和家族的悲欢离合而跃升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榜首佳篇。  相似文献   

7.
越南汉文小说《圣宗遗草》是一部优秀的传奇小说集。其中《鼠精传》摹仿了中国小说《百家公案》中的《决戮五鼠闹东京》,同时,也融入了越南的民族文化。《百家公案》最早刊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而黎圣宗则卒于公元1497年。据此可知,《圣宗遗草》乃伪作,非黎圣宗所作。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与《金瓶梅》均为世情小说,然《金瓶梅》开启着明清世态人情小说之生命先河,且打破了神话传说、英雄叙事和历史演义等传统题材长期占据小说创作领域的审美格局,并依托其别具一格的方式开拓了中国古典小说演绎的新篇章。但《红楼梦》却是凭借其渲染了人生百态、世态炎凉、时情冷暖以及言说着个体的梦幻玄想、群类的盛宴必散和家族的悲欢离合而跃升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榜首佳篇。  相似文献   

9.
历史演义,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一大种类。它独具的创作特征,经过“说三分”的说话艺人和罗贯中的成功的艺术实践,在《三国志演义》里闪耀出光彩照人的艺术美。明代中叶以后,《三国志演义》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许多文人竞相仿效,编撰了大量的历史演义小说,“其浩瀚几于正史分签并架”。虽然,这些演义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大多不能与《三国志演义》相比;但是,在它们的陪衬之下,《三国志演义》更显出是小说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作为历史演义小说的楷模,《三国志演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演义?演义与小说有什么关系?在中国小说史的研究中,这个看似已经明确的问题,近年以来,因历史知识普及读物(如《五千年演义》之类)冠以“演义”之名而走俏,它开始被一些人怀疑了。一篇题名为《“历史演义”与“历史小说”——从<五千年演义>的畅销谈起》的文章认为: 历史演义被划归小说之列,不知始于何时。至于按时下流行的观念,它已经成为某种小说的代名词——包括近年出版的《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均作如是观。其实这种观念未必准确,也未必符合“演义”二字的初衷。……从元人平话的崇尚夸张,到罗贯中的“七分实事”;从章学诚的否定“虚实错杂”,到蔡东藩的“无一事无来历”;古代演义中虚实关系争论和发展的趋势,大致是小说  相似文献   

11.
越南长期使用汉字使得汉文化成为越南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废除汉字的近100年来,越来越多越南人认识到汉字对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越南传统文化传承、语言建设等方面来看,汉字在现代越南社会中仍占据重要的位置和发挥巨大的作用,汉字教育对越南传统文化传承和现代语言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越南饮食作为越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发展、演变和积累的过程中已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风格和特征,越南人把中国古老的中医理论和阴阳学说应用到饮食文化中并形成了自己传统而独特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3.
越南《皇黎一统志》与中国《三国演义》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汉历史小说深受中国化的影响。通过越南历史小说《皇黎一统志》与中国历史小学《三国演义》的比较,不难看出,越南历史小说除了内容之外,它的创作思想和语言形式与中国古代历史小说基本上是同源的。  相似文献   

14.
浅谈越南咖啡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越南是继巴西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咖啡生产国,咖啡在越南人民心中具有较高的地位。越南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汇口,饮食文化同越南民族的语言一样,既渗透着东方的传统烙印,又带有西方的文化色彩。喝咖啡对越南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消遣,还包含着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咖啡文化已渗透到越南人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5.
《皇越春秋》是一部受《三国演义》影响的汉文历史小说,它在艺术思维和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与《三国演义》有许多相似之处。黎利与刘备为践行仁义而奋不顾身,身经百难而屡次化险为夷,天助民愿之下却屡次坚辞拒绝登上高位。在作家的笔下,他们是言行一致、谦逊有加、有勇有谋、广开言路、贤明仁德的化身。他们登上帝位,不是获取权力,而是要承担更高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寓传统文化教育于英语阅读教学,既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对外交流的需要,但目前文献中缺少这方面的研究。通过语言的相似性、传说的相似性、教育的相似性可以实现寓传统文化教育于英语阅读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7.
死亡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普遍使用且长期存在的一种语言和文化现象。汉越语中都有丰富的死亡委婉语。文章从语言、修辞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对汉越死亡委婉语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同质性及区别之处,以助于汉越语言文化的交流及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东方武侠传奇:张艺谋跨界出征的悲壮之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全球化挑战,张艺谋采取了“以大搏大”、跨界出征的策略,先后打造了武侠巨片《英雄》和《十面埋伏》。他调用了中国武侠经典深厚的文化资源,开发出一种独具东方文化神秘性和壮美感的“武侠巨片”类型,为中国电影打通了一条“外向化”的产业渠道,实现了出击全球主流市场的产业目标。张艺谋在武侠片的类型化和艺术家的风格化之间的徘徊,也造成了一些不足和在武侠片审美成色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李锐"重述白蛇传"的这一行为可以看作是对中国古代传说及传统文化的一次全新阐释。作者对"白蛇传"这一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加以大胆的解构和重述,在赋予其独特的传奇色彩的同时,将"身份认同"这一命题作为重述的理念支架和终极旨归,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跳出故事本身反观自己、重新审视现实。  相似文献   

20.
越南汉语文学与中国汉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由中国传入的儒家思想、老庄哲学和佛教(尤其是禅宗),深刻地影响了越南文学创作者的思想与认知方式,而且,儒家和老庄的经典以及许多佛经,本身就是优美的文学作品,可以作为越南文学创作的蓝本。因此,在汉文化的浸润下,在越南汉语文学的作品中,找不到完全不受儒、佛、老庄思想影响的作品。当然,对于越南汉文小说影响最为直接的还是中国古代文学,相对说来,唐宋传奇和明清小说对越南汉文小说创作的影响较为明显,无论在内容取意,还是在体例技法乃至审美趣味上,都表现出与中国文学一脉相承的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