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诗以言志,诗以抒怀。梅之高洁,菊之傲骨,松之挺拔。至于陶渊明,则主要是其笔下的一系列飞鸟形象。如"归鸟""羁鸟""孤鸟""众鸟""失群鸟",等等。通过对陶渊明笔下这些飞鸟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陶渊明的内心活动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
飞鸟意象在陶渊明诗歌中具有重要地位,透过对飞鸟意象的分析,可以窥知陶渊明具有“仁爱”、“自由”、“顺应自然”等思想,以及在艺术上灵活运用“比兴”手法,形象与理念交融,外物与自我交融等诸多成就。  相似文献   

3.
“鸟”意象在陶渊明作品中出现了四十多次,贯之始终。有“飞鸟”、“众鸟”、“归鸟”、“羁鸟”等等。陶渊明运用“鸟”意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己不同人生阶段、不同境遇中的心境,诗意地勾勒出了诗人思想脉络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飞鸟意象一直存在于诗人陶渊明的视野中。通过飞鸟意象的充分运用,我们看到了一个具备积极向上人格的封建文人形象;领悟到一个生动的崇尚自然的人,一个富有情趣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一个具有脚踏实地鲜明人格的人;体察到历史舞台上一个具有豁达、洒脱、超逸品质的丰满形象。  相似文献   

5.
飞鸟意象一直存在于诗人陶渊明的视野中。通过飞鸟意象的充分运用。我们看到了一个具备积极向上人格的封建人形象;领悟到一个生动的崇尚自然的人.一个富有情趣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一个具有脚踏实地鲜明人格的人;体察到历史舞台上一个具有豁达、洒脱、超逸品质的丰满形象。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比较嵇康、陶渊明诗歌飞鸟意象的形态及内涵差异入手,认识他们建构自由人生的不同情致,并蠡测魏晋人实现人格独立的实际情形和嬗变过程。嵇康诗歌中的飞鸟意象大致有三类,从整体意义上代表了嵇康现实生活与心灵变化的特殊形式。陶渊明诗歌意象主要有两类,其不但具有象征意义,而且表现了飞鸟意象在文学史上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知道晋代陶渊明独爱菊,多爱松,但我发现他更爱鸟,常以各式各样的鸟来自况。1.飞鸟飞鸟,即飞翔之鸟。鸟儿在空中飞翔,体现的是一种自由。这与陶渊明的品性有关。陶渊明少年时就养成了真率自然、无拘无束的品性。所以他非常羡慕在高空中展翅翱翔的鸟儿,就取飞鸟入诗,表达了他对自由的向往。《饮酒》中有:“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太阳将要落山时,绚丽的晚霞映照着山林,自由自在的鸟儿结伴而行,匆匆往家飞,这是何等的惬意与温馨啊!《岁暮和张常侍》中也有:“冽冽气遂严,纷纷飞鸟还。”凛冽的寒气越来越冷,那飞鸟纷纷回还。陶渊明看到…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比较陶渊明、李白诗歌中飞鸟意象的形态及内涵差异入手、认识他们建构自由人生的不同情致,并蠡测由魏晋到盛唐文人士子实现人格独立的实际情形和嬗变过程,以及他们追求自由人生的思考.陶渊明诗歌中鸟意象不但有象征意义,而且表现了飞鸟意象在文学史上的发展和演变.李白不仅将飞鸟意象推上了一个高峰,还从整体意义上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一种时代精神,是千百来人类追求个性的自由抒发,追求生命价值实现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奋飞的精神,由魏晋到盛唐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研究     
主持人语:本期刊出陶渊明研究论文三篇。王立增《陶渊明诗文中的"观看"及其意义》借鉴西方的"凝视"理论,解释陶渊明诗文外景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两相融合。文章认为陶渊明对外面的风景无心观看,选择并聚焦于"旧居""林园""庭院""田园""白云""飞鸟"等日常生活景物,故能摆脱玄虚困境,在"观看"中混融了主客体意识,对自然产生认同感,并形塑了作为"农夫"的自我形象,从而在思想上转向"新自然说"。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陶诗确实写园林、居所等日常景物较多,但这种看法也不太准确。其实陶诗对大自然的景物同样是"凝视"的。例如《时运》《和郭主簿》《游斜川》,陶诗并不仅仅"凝视"日常田园,也"凝视"阔大的山水景物。  相似文献   

10.
“鸟”是陶渊明诗歌中频繁出现的意象,蕴涵着丰富的象征意味。不同类型的鸟的形象和陶渊明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人生选择都有着某种内在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11.
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学的自觉意识使这一时期的飞鸟意象出现了与先秦两汉不同的特点。战乱不断、国家分裂让这个时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幸,诗人们借飞鸟意象抒发他们的内心情感:建安文坛的悲凉感慨,正史年间的沉重哀伤,东晋陶氏平淡宁静下隐藏着的深沉,南北朝寄于山水下的心意,以及鲍照之悲人生无常,庾信之悲身世坎坷。魏晋南北朝的飞鸟似乎也是不幸的,它们须承载着如此多的情感,在那个动荡的天空下沉重飞翔。  相似文献   

12.
“鸟”是陶渊明诗歌中频繁出现的意象,蕴涵着丰富的象征意味。不同类型的鸟的形象和陶渊明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人生选择都有着某种内在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的酒诗特色鲜明,他的酒诗不仅表现了内心的忧伤愁苦,还展现出了自己面对忧愁苦闷时自我内心调节、自解的过程,直接抒写生活中的快乐与洒脱。东晋时期特殊的政治环境、人文环境及诗人五仕五隐的人生经历等因素,促成了陶渊明把酒诗的创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的宗师,解读陶渊明诗歌中的飞鸟意象,就可以更深入的解读陶渊明的人生,理解陶渊明的对人生的思索与他最终的诗意抉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诗歌意象为切入点,探讨了陶诗三种鸟意象的意象类型、意象结构及其象征意义。其旨要有五:一是鸟意象是陶渊明全部人生历程形象生动的艺术写照和艺术化身;二是飞鸟意象揉合着陶渊明少年乐观的幻想——生命飞舟;三是羁鸟意象揉合着陶渊明出仕慨叹的深悲——自我警醒;四是归鸟意象揉合着陶渊明归耕欣愉的妙悟——精神家园;五是陶诗鸟意象另辟一境,对中国诗歌意象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以及山水诗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比较陶渊明、李白诗歌中飞鸟意象的形态及内涵差异入手、认识他们建构自由人生的不同情致,并蠡测由魏晋到盛唐文人士子实现人格独立的实际情形和嬗变过程,以及他们追求自由人生的思考。陶渊明诗歌中鸟意象不但有象征意义,而且表现了飞鸟意象在文学史上的发展和演变。李白不仅将飞鸟意象推上了一个高峰,还从整体意义上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一种时代精神,是千百来人类追求个性的自由抒发,追求生命价值实现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奋飞的精神,由魏晋到盛唐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比较陶渊明、李白诗歌中飞鸟意象的形态及内涵差异入手、认识他们建构自由人生的不同情致,并蠡测由魏晋到盛唐文人士子实现人格独立的实际情形和嬗变过程,以及他们追求自由人生的思考。陶渊明诗歌中鸟意象不但有象征意义,而且表现了飞鸟意象在文学史上的发展和演变。李白不仅将飞鸟意象推上了一个高峰,还从整体意义上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一种时代精神,是千百来人类追求个性的自由抒发,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奋飞的精神,由魏晋到盛唐,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比较陶渊明、李白诗歌中飞鸟意象的形态及内涵差异入手、认识他们建构自由人生的不同情致,并蠡测由魏晋到盛唐文人士子实现人格独立的实际情形和嬗变过程,以及他们追求自由人生的思考。陶渊明诗歌中鸟意象不但有象征意义,而且表现了飞鸟意象在文学史上的发展和演变。李白不仅将飞鸟意象推上了一个高峰,还从整体意义上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一种时代精神,是千百来人类追求个性的自由抒发,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奋飞的精神,由魏晋到盛唐,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田园诗人陶渊明与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却都在各自的诗歌传统中,开创了山水田园诗主题,表达了在自然中获取自由的理想。本文以“飞鸟”意象为切入点,探讨由于中西自然观及思维方式不同,二位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由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的飞鸟意象比较原始,只作为作某种心迹符号存在,少数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在楚辞里,飞鸟意象成为作经历的象征;在汉代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陶渊明将前代诗歌散乱、零碎的飞鸟意象整理成面,以隐喻其远大的理想和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