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意图 最近,我园体能测查和体能对抗赛的结果显示,我班幼儿平衡能力的发展相对较弱.那么,如何让幼儿乐于参与平衡训练活动,从而发展他们的平衡能力?我尝试设计了此次平衡训练活动"小熊旅行".  相似文献   

2.
[设计意图] 黑暗,幼儿并不陌生,如,夜晚,关灯后的卧室,晚上漆黑的马路.“摸黑走”是幼儿生活中的日常经验.与“摸黑走”接近的“蒙眼走”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更为熟悉一些,如游戏《猜猜我是谁》,《抓住我了吗》等等.《3-6岁儿童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对动作发展指出:5~6岁幼儿能通过蒙眼走路等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于是我设计了一节大班体育活动.将《指南》的目标与教育建议融进情境游戏中,让幼儿的体能在游戏中得到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设计意图 标志在幼儿的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这段时间本班幼儿对各种各样的标志产生了极大的探索兴趣,发现这些形象简单的图案代表着不同意思.《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满足幼儿的探索爱好,尊重幼儿的自主活动,支持幼儿的发展.根据幼儿的这一兴趣和需求,我设计了本次讲述活动“小熊旅行记”.  相似文献   

4.
设计意图: 这项活动是我班“听觉训练”系列活动之一,通过近一年的音乐熏陶、训练,幼儿的听觉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并能积极参加音乐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听觉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我设计了音乐活动“多咪嗦”,采用幼儿最喜爱的游戏形式,并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在活动过程中做到难中有易,易中有难,以训练幼儿灵敏的听觉;使幼儿在轻松愉快、富有趣味的听听、唱唱、跳跳、玩玩活动中逐步掌握音准、节拍;辨别和感受音的高低、快慢、强弱,并发展幼儿的感受力、想象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幼儿不爱运动、体能下降等现象,上海市嘉定新城实验幼儿园探索指向每位幼儿发展的“我的运动”——我要运动、我发展了、每位幼儿都发展了,确立“运动能力与全面发展并重”的运动观和“乐享运动”的目标,构建“我喜欢的运动环境、我爱玩的运动活动、我自主的运动过程、我主动的运动评价”的运动实施,成就每位身心健康、自信勇敢的幼儿,让幼儿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情况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本班有些幼儿进餐时为求快,狼吞虎咽,又有家长反映幼儿回家后贪吃甜食、冷饮。为增强幼儿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设计了本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采用了让幼儿亲身体验,观看图片、幻灯、录像等多种教学方法。 内容与要求 1.让幼儿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过程和变化,培养幼儿探索人体奥秘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小小滚球手     
小班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初期,身体的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都较弱,交往能力也较弱,多数都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针对这些情况,结合我园正在实施的“幼儿园球类活动课程开发的研究”课题,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通过适合小班幼儿的滚追球、双人滚球接球、利用多种辅助材料进行滚球等活动方式.激发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使其乐意尝试多种滚球、拍球、抛球动作,让幼儿在体验多种滚球方式带来的乐趣中乐于参与集体活动,从而发展他们的体能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 近期,孩子们走出园门,参观了消防大队并和消防员进行了近距离接触,知道了消防员的主要任务.也现场观看了消防员的演习。他们深受感染,回园后纷纷提出想玩“消防员”的游戏。体育活动这种形式能较好地满足幼儿的愿望。本次活动从班级幼儿动作发展水平出发,对传统体育活动模式进行了一定的突破.尝试了自主开放式、体验式的组织形式。让幼儿从中进行爬、跑、跳、平衡等运动技能的训练,促进体能发展,同时让他们体验消防员的责任和辛劳,增强安全防火意识。  相似文献   

9.
<正>在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的今天,幼儿体能教学活动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但在幼儿日常的体能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由教师主导,从发展目标、现有活动器材出发来设计教学活动的现象仍十分普遍。那么,如何才能改变教师主导下设计体能活动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基于儿童、以儿童为主体的体能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园开展了“基于儿童的幼儿体能教学活动创新实践探索”专题研究,从“关注儿童实际发展、关注儿童生活经验、关注儿童兴趣”三个方面出发,对幼儿体能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指挥官”     
在体育教学或训练前,我有意识地把准备活动让幼儿轮流来领导,以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活动开始,集合全体孩子,我以军训的形式,让值日幼儿担任“指挥官”组织活动。“指挥官”可以自选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11.
宝宝学本领     
设计意图“宝宝学本领”采取“家园同乐”的方式,创新游戏活动,符合2~3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发展水平。小朋友们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轻松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与爸爸、妈妈和老师发生积极的互动。本活动重在家长和幼儿的共同参与,活动中注重突出一个“玩”字,让幼儿玩得开心、玩得有收获,从而使幼儿得到活动技能的练习,让幼儿爱玩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主动性得到增强。他们通过钻、爬、平衡、跳、拣、拾、上下台阶和粘贴的技能训练,体会到自己的能力和自信,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培养了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提高了手脚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2.
“顶”呱呱     
吴蕾 《教育导刊》2009,(12):41-42
设计意图沙包是幼儿园最常用的、也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民间运动玩具,该活动材料简单。玩法却富于变化,对幼儿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动作灵敏度均有较大促进作用。本阶段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增强幼儿的身体控制力。进一步发展平衡力,提高动作灵敏度。我结合本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设计出玩沙包的活动。并设置了“如何顶着不让沙包掉下来”的问题情境贯穿始终,让幼儿在一次次“玩”和“比”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和体验沙包的多种玩法,  相似文献   

13.
幼儿体能的发展是促进其身体各系统正常发育的基础。幼儿的体能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敏捷性、协调性、柔韧性等,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对幼儿进行大肌肉群的技能训练,包括:走、跑、跳跃、投掷、平衡、钻、爬。从这期开始,我们将为您介绍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技能训练的亲子游戏。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幼儿园体能教学和户外体能训练中,一些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幼儿身体训练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对在身体训练中如何正确把握训练的强度与活动密度也存在一些误区。笔者在这里想就如何平衡及整合幼儿园体能训练中的“紧”与“松”的关系谈些看法。1.从整体上来说,人的发展其终极目标是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体育的总目标是“以幼儿健康发展为中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它包括了生理发展、心理发展、认知和人格个性、社会性等的发展”。“身心和谐发展”,一方面指人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要相互协调或匹配,不能重体…  相似文献   

15.
体适能视域下的幼儿“军事游戏”活动能够锻炼幼儿体能,提升幼儿体质,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等。教师可依托专业指导,科学设置阶梯目标;依据目标开展游戏,发展幼儿多元能力;发挥幼儿主体性,将幼儿卷入游戏设计的过程,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开展科学有效的体育活动,设计和开发多元的幼儿园体能课程,挖掘和利用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创设体育活动环境,建立完整的体能评价体系,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机能、动作协调和生长发育。本文以幼儿“体能”为切入点,简要论述幼儿园幼儿体能课程活动的开展原则,并提出可行性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教育导刊》2008,(5):F0003
广州市第二幼儿园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科学规划园舍,做到“景景皆教育,景景为健康”。积极开展体育课、户外体育活动、区域体育活动等,落实幼儿体能达标锻炼和专项训练。同时,开展针对肥胖儿、体弱儿等的专项监测和锻炼,  相似文献   

18.
根据《江西省关于开展全省幼儿“健康、快乐、发展”主题活动》的精神,崇仁县幼儿园围绕“有质量的户外两小时”主题,注重开展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以提高幼儿的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近日,为准确掌握幼儿的体能发展水平,幼儿园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开展了一次幼儿体能测试活动。  相似文献   

19.
《纲要》第四部分:教育评价中规定了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价要求是:“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这种观点与做法正是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尊重教育规律的体现。近几年来我园的许多教师也十分注意了“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如:评价美术作品时教师常采用请小朋友自己介绍作品的方式,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还可以问:这幅画里你觉得什么地方画得最好?让幼儿学会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在体育活动中孩子的能力有差异,教师总是尽量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如一次“走平衡”训练…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幼儿体育教学活动形式单一,重宽松、自由的情景创设,轻“跳一跳,摘下果子”的发展要求;重对幼儿的“保护”,轻对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由于未能从各年龄段幼儿的体能发展特点出发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导致幼儿缺乏活动的主动性,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体育活动,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着力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