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还应重视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综合性学习是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于自己的亲历亲为而获得感悟和体验,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一种学习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基于这样的理解,目前各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我们还要思考:综合性学习到底给了学生什么?  相似文献   

2.
语课是一门内容涉及各学科门类知识的基础性课程,其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在当前的小学语教学尤其是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片面地注重语言字知识的传授以及对书面语言的运用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语教育更为重要的综合性任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下面谈谈我在语教学中是如何实施综合素质培养的。  相似文献   

3.
“语综合性学习”是本次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全新概念。它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以语学科为主并综合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强实践机会、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语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课程标准精神,  相似文献   

4.
语篇内容是一个整体,是学习者获取信息、语言知识和提高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技能的综合材料。语篇教学必须进行多方位的教学改革,探索整体教学的新路子,注重学生读写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兼顾听说能力的提高,实现从重知识的分析性教学向重信息的综合性教学的转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英语语篇整体教学更趋完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郭根福 《天津教育》2004,(11):36-37
《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提高语综合性学习的效率,是落实《语课程标准》精神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语综合性学习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崭新内容,综合性学习课的设置,对教育教学来说,是一项重大改革。语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个学习板块,第一次被写入课程标准之中.充分体现了语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综合素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倡导。”在教学过程中,综合性学习是学生最喜爱的,这与活动理念新颖、活动内容丰富、活动方式灵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笔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EFL教学中,与目的语语言有关的文化导入有助于学生提高外语学习兴趣,加深对语言的理解。而目的语文化中价值观的导入,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个人能力。两者结合,才能真正造就跨文化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所谓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指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把教学与训练、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一、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一)综合性综合性学习,顾名思义,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对于综  相似文献   

9.
《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的实践性、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并明确指出“语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是综合性学习的主要体现之一”,进而大张旗鼓地号召“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因此,在语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将其它课程的相关知识、基本原理、学科精神巧妙引入,“嫁接”到语课程上来,使之成为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培育出语课程的综合性大树,绽放语教学的五彩奇葩,实现教学创新,课程创新。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的小学语课堂教学改革重在提高语教学的质量。改革突破的要点是:在教学目标定位上要重新审视小学语教学的基础性,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和自身个性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语言字的理解感悟、记忆积累、实践运用;在教学策略上要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学习潜能的发掘。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运用能力的主渠道。如何充分发挥语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如何激励和引导教师不断优化语课堂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关键就在于重新建构语教育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九义语教材是实施素质教育较好的教材,语教学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在教学和训练等活动中渗透思想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宗旨。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97):15-16
在当前初中教育教学阶段,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也是促使学生得以更好发展的基础与保障,而初中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在提升其综合能力及素质方面发挥具有重要的价值,因而需要促使学生有效进行综合性学习,而乡土民俗文化在这一方面可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及价值。基于此,文章主要对乡土民俗文化在初中生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从而使乡土民俗文化的价值得以更好发挥,使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得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任务型教学法(TBLT: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型语言教学通过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完成含有学习目标的任务,在学生的自身体验中主动建构英语口语知识体系,形成英语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设置“语综合性学习”在于落实课程理念,拓宽语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体现语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注重跨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将课堂内外、学科内外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为他们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语实践机会,提高语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语教师,在教学中都坚守着一个原则:提高学生的语素质。阅读能力是语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必须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感悟到阅读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所以在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已成为我们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教育大发展的时候,知识经济的冲击、网络信息的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都表明,新世纪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语教学中,通过不断创设新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主动求知、发现和领悟语的精髓,提高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王红 《宁夏教育》2007,(9):50-50
乐器教学进入课堂,能否贯彻实施普及于广大学生,从根本上说是对教师自身素质的一次综合性检验。竖笛的学习必须融入到音乐课的整体教学中去,用竖笛吹奏来表现优美的音乐,是激发学生学习竖笛兴趣的关键,最终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所谓审美教育,就是美育,指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国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经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语教学中,由于教材独特的社会性和学性内容,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语教学中通过正确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审美过程,可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学习语知识的同时培养较高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认为,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老师只有在教学中挖掘自身素质潜力,千方百计地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最出色地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20.
语课外活动是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存重视语课堂教学的同时.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的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活动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大力提高学生学习语的效益,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