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10月间,太原郊区南寒、东社、三给、圪沟、西铭等小学,为了培养儿童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有效地贯彻毛主席提出的教育方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儿童帮助农业社拾粮。拾粮前,各校教师重新学习了毛主席提出的教育方针,进一步领会了组织儿童参加劳动的重大意义。各校团、队根据儿童的思想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思想发动工作。根据过去组织儿童参加劳动的经验,儿童及其家长的主要糊涂思想有两个:一是怕影响学习;二是愿意给自己劳动,不愿意给集体劳动。针对这一情况,各校教师除向儿童再三说明参加劳动的重大意义以及课余时间劳动不会影响学习外,…  相似文献   

2.
故事是人类表达所思、所想、所愿、所行、所为的基本方式之一。劳动中充溢着大量故事,它们具有独特的劳动教育价值。讲好劳动故事可帮助学生有意识地描绘劳动自画像和他画像;促进劳动知识和经验在学生群体间流动与共享;为学生践行劳动提供参考样本和榜样示范;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和态度。为讲好劳动故事,实现其教育价值,教师应正确认识劳动教育和劳动故事,注重真实性,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讲述劳动故事,将讲述与讨论引导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我是谁     
我是谁?户口本说:“齐乾,男,是个小学生!”爷爷说:“他是一个关心他人的好孩子,我无聊的时候,他陪我下棋;我在烈日下劳动时,他拿着伞给我遮阳光。”  相似文献   

4.
<正> 一个好教师应具备什么条件?美国A·C·奥恩斯坦认为; 一个好教师能告知他的学生关于许多问题的良好答案。但是最好的教师能够不说话,而帮助他的学生自己去思考出答案。一个好教师是热情亲切的谈论家,但是最好的教师知道当他的学生争取用自己的语言形成他们的思想时,如何保持镇定和忍耐。  相似文献   

5.
“精细化劳动”,强调细致参与,追求精益求精。《人人都是美化大师》班会课是“精细化劳动”的一次主题教育实践。具体做法是:以身边工匠为榜样,唤醒学生的精细化劳动意识;以真实情境为素材,帮助学生发现精细化劳动问题;以小组合作为基础,激发学生的精细化劳动潜能;以工具图示为抓手,帮助学生形成精细化劳动策略。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兴奋剂,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就会主动愉快地去学,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我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灵活的课堂激励方式,充分运用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我随机帮助学困生突破知识难点,并鼓励他们积极上台,用分数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这样,学困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其他学生更是不甘落后,踊跃发言,整个课堂洋溢着轻松活泼的气氛,取得了非常好地效果。  相似文献   

7.
几年以前,我们村子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八年级学生巴维尔的父亲突然去世了。母亲经常生病,很少在集体农庄参加劳动。这个多子女的家庭陷入了困境。亲戚们聚在一起给母亲出主意:把四个小的送到儿童保育院或寄宿学校去,让巴维尔停止上学,帮助母亲干活养家。母亲哭了,孩子们也哭了,只有巴维尔一句话没说,也没哭。他沉默着,似乎在想些什么。然后他说:  相似文献   

8.
劳技课是素质教育的好载体山东省日照市第六中学孟凡秀劳技课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它是素质教育很好的载体,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渠道。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等多方面的素质都可在劳技课上、在劳动技能培养...  相似文献   

9.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同时也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是教育劳动的主体力量,学生是劳动对象,教育劳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双向往来,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协调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热爱学生。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得好:“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教师对学生的爱,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心学生,时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在学习方…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坚强革命后代的光荣职责。因此,要求教师本身就应该是革命者。古今中外,教书的人总是按照自己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施教的,也总是要把向他求教的人,教育成为他所理想的人,不管是有意的或者是无意的,教书的人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也必然同时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传授给学生。很难想象一个阶级观点模糊的教师,能够培养学生具有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和思想感情;也很难想象一个对升学与劳动没有正确认识的教师,教育出来的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升学与劳动问题。加里宁曾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  相似文献   

11.
婷婷: 我是老师,在工作中我发现,当老师的往往比较重视差生的家访,而不太注意好学生的家庭教育,实际上,有些学生,在校是好学生,可在家里不一定是好孩子。比如:有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已连续六次获得爱劳动奖,可她长到13岁,在家里却从来没有扫过一次地,洗过一次碗。还有一名学生,在家里蛮横霸道,父母都摇头,可老师给她的评语却是“脾气温和欠刚强”。某个学生成绩一直在95分以上,老师一直把他视为好学生,直到他成绩下降,经过家访,老师才了解到,该学生的父母一直是采取高分重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一个新的班主任,当他和孩子們初接触的一段时期,如能在孩子們中間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使孩子們感到老师可亲、可敬,这是搞好班务工作的重要关鍵之一。要达到这一点,光靠和学生多接触,今天跟几个学生談談,明天跟几个学生談談,那是不行的。教师必須在各种活动中,以自己的榜样来感染学生。新学年,我將新接一班担任班主任。开学以后,我除要認真备課搞好課堂教学,并在課外尽量参加孩子們的活动外,还預备在开学后一兩周內有组織地有目的地領导学生从事大扫除、填平教室前面的走廊、鋤花园里的草等公益劳动。在这些公益劳动中,我一定以身作則,和孩子們一起扫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手段的飞速进步,家庭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家长对于教育观念的逐渐改变,让我们现在面临的学生逐渐成为劳动"集体失忆"的一代,他们不爱劳动,也不会劳动,没有正确的劳动观。本文阐述了当下小学生的劳动现状及原因,并以学校开心农场的实施为案例模板,探讨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强化学生的生活技能,进而形成良好班风,打造积极向上班集体,接轨新时代对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素养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关爱一个人而不撞伤他的自尊,这是一种美德;我们帮助一个人并且让他体会到劳动的成就感,这是一种慈悲。放大我们德行的每一个细节,有的是掷地有声,然而有的则是悄然无声……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关爱一个人而不撞伤他的自尊,这是一种美德;我们帮助一个人并且让他体会到劳动的成就感,这是一种慈悲。放大我们德行的每一个细节,有的是掷地有声,然而有的则是悄然无声……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电脑进行数学教学能发掘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有着明了、直观、简单、易学、易记等特点。本文就利用电脑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探索解题规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等方面的初步尝试,谈点认识。一、进行直观教育,帮助建立新概念。由于电脑具有直观性,通过电脑的直观演示,可让学生直接看到所学内容的各种因素,帮助学生很快地建立新概念。在讲概率的概念时,先由电脑利用随机函数产生一组随机数和图象来模拟课文中种子发芽的情  相似文献   

17.
高等院校的一些教授认为,了解一个好的教师就要通过对这个教师的察看,或者更确切地说,需要长时期地密切地观察这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堂讨论中和在分科会议活动中的表现。他们还可以听到学生们对他的好评。有些学生过份揄扬他的个性和他的光辉的、动人的和富于机智的讲课。较多学生称赞他明白易懂的解说,他和学生的和谐关系,他给所有需要他特殊帮助和关注的学生以便利。全部学生都提及他对考试的安排合理和评分公平。但  相似文献   

18.
每个学生都会努力给老师留下好印象,都希望自己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老师们也常常以自己所见到的现象为依据对学生进行评价,所以有的学生学会了在老师面前伪装自己。新新是班里一名很优秀的男生,他学习好,愿意帮助同学,又是班干部。我一直都认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学生每次与他的家长沟通时我总  相似文献   

19.
教育劳动的特点之一,其劳动手段不仅是教科书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教育劳动的主体——教师自身的人格和学识也是教育的手段。教师的道德品行和学术造诣,既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加里宁在《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一书中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觉察不出的。但还不止如此,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  相似文献   

20.
帮助和培养新教师是每个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光荣义务。因此,当我校上学期调来一位新教师张正纯同志,老师们都热情地帮助他和关怀他。在短短的三个月内,他在学校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以及他本人的虚心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