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电视剧<蜗居>的热播引发全社会对青年一代"房奴"现象与"蚁族"身份的讨论与审视:传统的置业观念、住房符号化的身份象征与广告效应使"蚁族"进阶为"房奴",并带来新的困惑和焦虑.<蜗居>的受众深层心理可以归纳为三点:"蚁族"定位与身份认同心理、群体现照与平衡归属心理、窥淫欲望与道德评判心理,暗合现代社会受众对文化消费品的期...  相似文献   

2.
在电视剧的多元竞争环境下,家庭伦理剧因其亲近性、贴切性正成为这一潮流中的典型代表,其幸福价值观的传达正借助电视媒体传播渠道的强大张力,深深影响着当代国人幸福观念的价值塑造与思考。幸福在哪里?当GDP增速以昂然之姿领跑全球时,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却并未带来百姓幸福指数的同比增长。相反,转型期社会却存在诸多问题,蜗居、蚁族、房奴、失地农民……传统农业文明下的幸福渐渐消融,新的城市化进程中的幸福尚未成型,于是,一句"你幸福吗?"红遍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视剧<蜗居>的热播,学者廉思提出的"蚁族"这一概念也逐渐成为网络热词,蚁族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新族群.他们是大学毕业生,却蜗居于大城市,没有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群居于城乡接合部或城中村狭小的空间内,因而被形象地称为蚁族.而根据地域的不同,廉思还将他们分为京蚁(北京)、沪蚁(上海)、江蚁(武汉)、秦蚁(西安)、穗蚁(广州)等.  相似文献   

4.
2010年3月2日,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到北京海淀区唐家岭看望“蚁族”时,辛酸得当场掉泪。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蚁族”和就业难成为热点的民生话题之一。为了生存和梦想,他们聚集在房租低廉的居室内,出出进进低调生活。电视剧《蜗居》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5.
高燕 《云南档案》2010,(11):18-20
"蚁族"弃档是一种被逼无奈之下的主动行为,是内外因双重作用的结果。解决"蚁族"的弃档问题,既要靠年轻人的自我努力,也要靠有关部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  相似文献   

6.
谭文若 《新闻界》2013,(23):8-10
数量庞大、处境尴尬的"蚁族"群体已然成为不得不引起关注的新弱势群体,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他们无所适从。网络媒体是"蚁族"群体身份认同的主要场域之一,在媒介的使用中,他们主要通过自我范畴化划定群体边界,在与其他群体及其成员的社会比较中使群体边界更为稳固,并通过内群之间的互动与依存形成更强的群体凝聚力,构建起"蚁族"的社会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3,(23)
数量庞大、处境尴尬的"蚁族"群体已然成为不得不引起关注的新弱势群体,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他们无所适从。网络媒体是"蚁族"群体身份认同的主要场域之一,在媒介的使用中,他们主要通过自我范畴化划定群体边界,在与其他群体及其成员的社会比较中使群体边界更为稳固,并通过内群之间的互动与依存形成更强的群体凝聚力,构建起"蚁族"的社会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8.
石述思 《报林求索》2012,(12):142-142
<正>房价快速上升缺乏基础,但下跌也几乎没有可能。这提醒公众:靠投资房产暴富的时代已经终结,且为投资客筑起了高高的政策门槛。一个普遍的疑惑是:现在是买房的好时机吗?其实,关于年轻人该不该买房的争论持续了多年。从本世纪初开始到2003年前后,我国迎来第一波房贷高潮。当时的住房贷款期限基本以10到15年居多,如今10年即将过去,有媒体说"首代房奴"即将"翻身得解放"。在重庆媒体最近的一项调查中,面对如今房价成倍上涨,只有18%的房奴感觉"很幸运",在"在首批房奴成功上岸,最大的感想是什么?"选  相似文献   

9.
针对房屋价格持续上涨的态势,国务院要求各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政措施予以抑制截至目前,北京、上海等1 5个城市已经出台了"限购令"细则这些细则除对购房套数作出规定外,户籍成为"限购令"的重要内容目前出台限购令的1 5个城市中,绝大部分城市在限购套数上均区别对待外地人与本地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视剧《蜗居》的热播,学者廉思提出的“蚁族”这一概念也逐渐成为网络热词,蚁族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新族群。他们是大学毕业生,却蜗居于大城市,没有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群居于城乡接合部或城中村狭小的空间内,因而被形象地称为蚁族。而根据地域的不同,廉思还将他们分为京蚁(北京)、沪蚁(上海)、江蚁(武汉)、秦蚁(西安)、穗蚁(广州)等。  相似文献   

11.
《大观周刊》2010,(29):48-49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正如歌中所唱那般,每个人心中都期待有一个家,都希望可以安家,然后乐业。然面房价一路的“高歌猛进”。使正处于刚迈入独立生活阶段的“80后”望而生畏。“蜗居”、“蚁族”、“房奴”、“裸婚”……这些热词的流行.成了“80后”的代名词,高房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不可承受之重”。  相似文献   

12.
在《蚁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80后是目前中国各代族群中,受教育程度和高度最好的族群,却又是最没有生存保障和依赖的族群。一切应该或者曾经由国家政府提供的保障型福利,他们都是只听过没见过;而一切城市中从来没有发生过的蚁族群居现象,他们却正在面对……  相似文献   

13.
南岳 《今传媒》2011,(12):145-14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人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始于20世纪末的住房制度改革,使新一代的年轻人遇到了十分棘手的住房问题,因此而催生出了"房奴"这一新的群体。房奴群体的不断扩大,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关注。新闻媒体对这一群体也进行了分析报道。本文以2010年《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大公报》《中国时报》中的74篇文章为样本,分析这四家主流大报对于房奴媒介形象的建构,并分析这几家媒体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构建房奴的媒介形象的。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我的一些看法和感想。  相似文献   

14.
电视剧《蜗居》在将房奴的一系列问题呈现在受众面前的同时,也引发了受众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剧中,住宅不单单是一种物质实体,还是一种媒介。本文以《蜗居》中关于住房的典型对话和场景为文本,分析电视的叙事模式,探讨住宅作为一种媒介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社会,很多人并不贫困,却有着与贫困群体一样的感觉。这种感觉,我最早是从"蚁族"身上体会到的。2007年,我带领课题组走进唐家岭——那时的"大唐"仅是个位于北京城乡接合部的小村落。在那里,我遇到一个在证券公司工作的北大硕士生,他月薪两万五千元,每月省吃俭用仅花费一千元左右,丰裕的收入并没  相似文献   

16.
李杰 《报林求索》2012,(11):82-87
<正>巨额的价差是造成海外狂购的一大原因。伦敦奥运期间,英国媒体创造"北京镑"这个名词,感叹中国游客强大的奢侈品消费能力。奢华时代已然来临。不过,这群消费能力极强的人群,却并未成为拉动中国内需的中流砥柱。恰恰相反,他们成就了"外需"的欣欣向荣。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媒体创造"北京镑"这个名词,感叹中国游客强大的奢侈品消费能力。目前,"北京镑"所消费的Burberry、LV、Gucci等大牌奢侈品,预计已经占整个奢侈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新浪新闻中心新闻、财经两个频道六年间(2009-2014)有关“蚁族”群体的报道文本进行量化分析,旨在探究大众媒介对该群体的建构方式并比较不同媒介的报道。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党媒和市场化媒体在蚁族形象的建构上呈现出显著差异;无论是对“蚁族”群体的关注深度还是对“蚁族”个体的呈现程度,二者均明显不足。大众媒介的建构方式,对蚁族问题的顺利解决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银行针对贷款者设置的房贷利率7折的种种门槛,其实是源于对未来盈利的焦虑2009年,北京"房奴"张卫华的经济压力将会稍稍减轻。自从去年初,31岁的张卫华从民生银行贷款35万元、分20年还清,买下位于北京南三环的一套二居室商品房后,每月他就不得不把一半多的工资——约2890元用于偿还房贷。不过,今年他的月供将降低到2150元左右,比之前省了近四分之一。月供的减少缘于两项费用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张建平 《东南传播》2011,(10):66-68
蚁族是优化中国社会结构的主力军,是中产阶级的后备军,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阶层基础。作者将针对蚁族的研究提前到他们在高校读书的阶段一准蚁族阶段,发现新闻传播领域针对大学生弱势群体媒介素养研究相对匮乏,之后运用布尔迪厄的资本理论解释准蚁族媒介素养不平等现象,并提出建议,即以多方努力为前提,各司其职为保证,物质条件为基础,学校教...  相似文献   

20.
走进城市,心灵指引的结果丁家滩,北京远郊的一个普通村子,整洁的街道、错落的房屋、袅袅的炊烟.村口小"广场"坐着一溜七八十岁的老大爷,还有几个跳跃的顽童,在享受着农闲时的安逸生活.这里几乎看不到青壮年男女的身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