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概括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经过不断地抽象、概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才能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对于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发表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关注低年级数学概念教学中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数学中每一个概念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我们在概念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讲清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逐步掌握抽象、概括的方法.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如果提供的感性材料不够充分,以"填鸭式"的方法教学数学概念,就会影响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充分感知,在准确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抽象、概括,从而使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得到初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提供感性材料,促进抽象和概括 在很多情况下,学生要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获得属于间接经验的数学知识,需要得到丰富的具体的感性材料的支撑。当对具体的感性材料感知到了一定的数量、一定的程度,抽象思维就会悄悄地开始。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而准确的感性例证,强化首次感知。如学习面积时,学生习惯从长度这个一维空间量认识平面图形,较难理解面积的二维空间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章建跃博士说过:“概念教学的核心就是概括,概念教学要让学生经历概括的过程,要精雕细琢地设计概念的概括过程”.数学概念的教学核心是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的能力,让学生体会从具体感知到抽象形成的完整过程.本文以“弧度制”的教学为例,以背景——定义——表示——联系——应用为主线,从度量的本质出发,引导学生经历整个定义生成、知识建构的过程,探索概念教学的方法和具体的教学环节.现将教学过程记录如下,以供交流研讨.一、 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4.
几何概念是抽象的,教学时必须遵循由形象到抽象的规律,引导学生对具体事物进行观察、辨别和比较,逐步形成概念、巩固概念和应用概念。1.通过实际操作形成概念。认识几何图形,不能由教师下定义。应该引导学生对具体事物进行一系列的感知,然后再概括出图形的特征。如教学长方形的概念时,可以先让学生画几个大小不一、方位不同的四边形:  相似文献   

5.
首先,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教师可设计三个教学环节: 1.观察物体表面的大小.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教师要求学生观察数学课本的封面和铅笔盒盖的表面、教室门的正面和黑板正面、课桌面和地面,比较每组物体表面的大小。学生凭直观回答出谁大、谁小后,教师点题: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物体表  相似文献   

6.
孙秀梅 《宁夏教育》2000,(10):22-23
一、概念的引入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实际,坚持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  相似文献   

7.
《认识面积》一课的教学老师要遵循数学规律,引导学生探究数学本质,循循善诱,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由课前互动"比手掌",到摸一摸课桌面、黑板面、数学书的封面,充分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初步理解面积含义;接着比一比物体面的大小,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再将屏幕上的数学书封面抽象为平面图形,让学生动手画一画不同的平面图形,比较它们的大小,自然地引出平面图形的面积,从而丰富概念的内涵。整个教学过程一气呵成,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概念的形成是丰富的、充分的。  相似文献   

8.
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要重视思维过程的组织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把学生组织到对所学数学内容的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对照、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的过程中来。教学中要重视下列思维过程的组织。首先,提供感性材料,组织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感性表  相似文献   

9.
一、让教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一般要经历直观感知、表象建立、抽象概括三个阶段,我们应按这个规律来组织教学。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要按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程序进行:1.观察,看一看形体,数一数顶点、棱、面的数量。2.想象,比一比棱的长度  相似文献   

10.
赵洪均 《小学生》2010,(12):73-73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从四、五年级起,抽象程度较大的内容逐步增加,要让四、五年级学生掌握这些抽象的概念,有一定的困难。但他们对具体的材料和经验性的知识却很感兴趣。于是,我就抓住儿童这一特点,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采用直观演示、动手测量、新旧知识相联系等方法,深入浅出地讲清概念,使学生理解又快又深。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通过教学使儿童“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小学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对新奇、具体的事物感兴趣,感知事物的目的性不明确,无意性和情绪化比较明显,对事物的主要与次要特点往往分辨不清,注意力不够稳定,很难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到同一学习活动动上,善于记忆具体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结合以上特点,教学中应做到: 一、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儿童的认识规律通常是:从直接感知——表象——概念——概念系统。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必须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联想。教师要善于做好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引导工作。对于概念的出现,法则的引出,公式的推导,必须依据儿童的思维特点进行教学。如在进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时,应注意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与以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沟通,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地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出示下图:  相似文献   

12.
一、教法与儿童的认知规律相统一儿童的认识规律通常是:从直接感知——表象——概念——概念系统。从这一规律出发,要让学生理解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必须具有丰富的感性材料作支撑。在教学中,学生的感性材料主要是在直观的教学形式下,通过感知等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某项数学知识时,往往是通过两种途径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抽象化思考。一种是由教师或学生相互之间提供明显的较为充分的感知材料,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进行抽象概括;另一种途径是通过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这两种途径的抽象化思考虽有所不同,但都要使学生经历对于感知材料或已有知识经验的具体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综合,然后进行抽象概括的思维加工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引导学生自己来概括有关的数学知识,其目的不仅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真正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概念随着年级的增加抽象程度逐步加大,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抽象的概念,有一定的困难。必须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采用直观演示、动手测量、新旧知识相联系等方法,深入浅出地讲清概  相似文献   

15.
张旺旺 《甘肃教育》2014,(11):80-80
正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和能力。一、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总结小学生一般通过"感知——表现——抽象——概括"这一过程来理解和掌握概念,为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先要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综  相似文献   

16.
阎勤 《江苏教育》2008,(14):16-16
一、教法与儿童的认知规律相统一 儿童的认识规律通常是:从直接感知——表象——概念——概念系统。从这一规律出发,要让学生理解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必须具有丰富的感性材料作支撑。在教学中,学生的感性材料主要是在直观的教学形式下,通过感知等心理活动而获得的。因此直观教学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的一种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学生的能力只有在思维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为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参与整个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在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活动中,逐步把新知内化,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下面就如何在概念、法则、应用题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概念教学,重在概括   小学生形成和掌握概念的心理过程是:感知材料,建立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运用概念,加深理解。在概念…  相似文献   

18.
学生获取每一个概念,都是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出来的。教师如果把那些学生观察思考的感性材料加以恰当的排列组合,将有助于学生抽象概括。例如,教学“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时,我没有满足于书上观察材料的一般排列,而是作了新的排列:  相似文献   

19.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概念的理解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尤为如此。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容易接受、理解直观的感性知识,而对抽象的概念,往往困惑不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有利于形成概念的问题意境,让学生置身于问题的意境之中,去体验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样,由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在逐步建立起概念的表象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概念。如,我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为让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个数学概念、定理的形成都经历着由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过程。如果我们把这些过程返朴归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以探索者的姿态出现,去参与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揭示过程,领悟知识形成过程中隐含的思想方法,则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抽象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