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闻一多的诗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他的诗歌创作,一方面继承了我国古典诗词的精华,另一方面又借鉴了西方诗歌的现代性,对新诗由浪漫主义到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闻一多是第一个倡导诗的形式美的诗人,他创建的新格律诗,在感性形式方面,探索节奏、韵脚、语调、重复、对偶等诗体建构;在理性形式方面,追求逻辑顺序、联想运用、意象和情感式样、用典等诗性构思。他的诗集《死水》充分体现了他在形式美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的中介。五四时期中国新诗人多数是译者,他们的译诗和创作密不可分。译诗,借它山之石改革旧诗体,对中国新诗起着启发作用,催生了中国新诗新鲜形式的出现。自由体、小诗、新格律诗、象征派诗歌等形式都能在外国诗歌中找到原型。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与徐志摩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诗创作中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文章从他们创作的承继与连贯,对新诗创作的影响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异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郭沫若与徐志摩诗歌创作特色的比较展示了浪漫主义在中国新诗的发展以及诗人对新诗繁荣的影响与推动。  相似文献   

4.
艾青为中国现代自由诗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总结自身创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诗批评,始终坚持现实主义方向,同时又不断探寻新诗自身创作及文本规律,关注时代大众的接受意识,代表了中国现实主义诗学发展的一个高度。艾青的新诗理论以“大众的精神教育工具”说为基准,是一个由诗人“苦役”说、新诗“散文美”和读者接受反“晦涩”三根支柱支撑的批评体系。  相似文献   

5.
段从学 《江汉学术》2022,41(3):47-55
作为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最具影响力与代表性的诗人之一,艾青从他早年遭遇的屈辱经验出发,以受难型认同机制为基础,在个人身份建构和抗战时期的民族国家命运之间,建立了亲密的血肉关联.个人因为民族命运而获得了崇高价值,民族命运因为个人的融入而从宏大叙事变成了切身性的日常世界.这种独特的认同机制,贯穿了艾青从上海到延安的整个创作历程...  相似文献   

6.
朱湘是新月诗派和中国新诗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的基调是浪漫主义,但含有象征主义倾向。朱湘早期的诗注重意象,揉以中国传统的"寄情于物"手法,借意象以抒情。后期则重视意象的隐喻暗示功能,意境朦胧,风格含蓄蕴藉,少数诗歌已是典型的象征派作品,表现出向象征主义归附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新月派诗人徐志摩以抒写温婉端丽,柔美鲜亮的爱情诗在新诗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本文通过对徐志摩诗歌铸就的爱的特征的分析试图把握徐志摩爱情诗的独特意义,论证了作家爱的观念源于他以爱为泉源的生命诗学观。  相似文献   

8.
李金发及其诗作的异质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年代是中国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种背景下,新诗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李2020金发的象征主义诗作与诗人当时身处的异域思想文化环境直接相关,诗人“接受”象征主义的特殊方式,决定了其意识和观念的异质色彩,也决定了他作为新诗现代主义发展进程中不能无视的一个链环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谢冕同志在《断裂与倾斜:蜕变期的投影》,《极限与选择:历史积淀的导向》等一系列论新诗潮的文章中认为:中国现代诗歌在向当代的过渡中,由于多种历史原因,造成了五·四新诗传统的断裂现象,他论证的支点是“新诗改变了五·四时代的开放体系”,认为“新诗艺术的模式化宣告了艺术的倒退、新诗由于自身的变异而宣告了发展的极  相似文献   

10.
2020—2022年的中国新诗研究集中在新诗观念与新诗经典两个层面。其一,研究者通过思考新诗不同发展阶段以及诗人个体的诗学观念,呈现了对已有研究的反思,表明其以审慎的态度对待现存诗学观念,而不是一味地建立信任;其二,研究者从语言角度探究了新诗的创作状况、形式变化等问题,试图在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下思索语言内部形式与外语话语的融通问题,尤其通过外部话语的思考拓展了研究的边界,将传统的语言知识与戏剧、文体等内容联系起来;其三,研究者分析了新诗与历史的关系问题,特别注意到历史的限度问题,通过辨析历史概念以及不同时段的历史事实,阐释了历史的丰富性与精神的复杂性,也对概念化、本质化的研究进行了纠偏;其四,研究者从自身理论体系与诗学观念出发,重新探讨了百年新诗发展历程中的经典诗人、诗集与诗作,发掘出颇具价值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1917年2月,《新青年》上发表了胡适的八首白话诗。由此,中国这个传统诗国里发生了一场诗歌革新的大地震,格律严谨的古体诗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形式较为自由的白话居然大摇大摆地走进了诗的殿堂。从此,中国诗歌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白话诗与文言诗大不一样,人们拿它与古诗相较,称它为“新诗”。随着新诗的出现,与之相应的新诗理论也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刘延陵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第一代白话诗人,在新诗创作、外国诗歌及其理论译介、青年诗人培养等方面均做出积极的贡献。他的诗作处处洋溢着人格独立、个性解放的"五四"时代精神,除此之外又有很多超越"五四"时代的诗学旨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在创作实践及生活等方面所秉承的自由精神,这种创新的自由精神贯穿在其诗歌创作及文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对于"五四"启蒙初期的诗人来说,这一主张无疑是伟大的、值得钦佩的。  相似文献   

13.
俞平伯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作家,他在文学研究和创作领域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也是世界闻名的红学家。近年来,俞平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问题引起了文艺理论界的重视,对俞的文学创作成就,也给予了重新定位和认可。然而,对俞平伯这位新文化运动时期,活跃在文坛上的干将,人们对他在五四时期的新诗创作和对新诗理论的贡献却知之甚少。笔者认为,俞平伯先生是一位  相似文献   

14.
《艰难的现代——中国现代诗歌特征性个案研究》一书系我校文史学院中文系王元中老师新近撰写的一本中国新诗研究专著,2007年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集作者近年来诗歌研读之体会,在细致的文本分析和写作语境的历史还原基础上,以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特征性个案为突破口,结合中国现代诗歌现代性展开的复杂话语背景,对中国诗歌现代化进行的艰难过程从另一新颖角度进行了解读。全书内容分上下两编,上  相似文献   

15.
新诗自诞生始,已出现诸多派别,它们各自在新诗的探索、建设和不断发展完善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关于新诗各个方面的研究都相应展开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从报刊编辑角度对新诗流派渊源的研究还没有。作为报刊编辑对新诗流派形成产生影响的代表性例证,施蛰存在编辑大型文学期刊《现代》的过程中,对现代派诗歌的出现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诗的发韧时期,白话的选择和使用是一种富有意味的重大历史举措。白话的接受,一方面是环境的外在驱动,一方面则因缘于当时汉语诗歌本身的实际情形。它使汉语诗歌实现了一次革命性的变化,完成了由古典向现代的过渡,但与此同时,它也为汉语诗歌的发展带来了种种问题,从内在制约了后起诗人为新诗的发展所做的种种努力。所以,如何创造一种如周作人所言的“把中国文学固有的特质因了外来影响而益美化”的既“融化”而又“独创”的新诗语言,便成了新世纪的中国诗人们需要认真思考并探索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7.
汤蕾 《职大学报》2022,(3):12-17
自由新诗与格律新诗自发生以来就争论不断。自由与格律是相对的,也是并存的,如何进行诗体重建仍然需要不断的理论与创作实践探索。自由新诗与格律新诗在诗行排列、节奏音韵等形式方面各有优势与局限。百年来,自由新诗与格律新诗针对节奏、音韵等形式问题争论不断,部分自由体诗人也对自由新诗的形式问题进行反省、纠正。现代格律诗学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成为新诗发展的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8.
蒲风是“中国诗歌会”的中坚分子和代表诗人。他为我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概括地说来:第一,他自觉以诗歌为武器配合现实斗争,反映了农民的痛苦斗争,开拓了诗歌题材的新领域;第二,他有意识地提倡诗歌大众化,促进了诗歌与群众的结合,为探索新诗的发展道路进行了可贵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研究中国现代小说史、散文史、杂文史、戏剧史的著作出版了不少,而研究现代诗歌史的著作还不多见。苏智华编著的《中国现代新诗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为有志于研究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的同志开辟出一个思维空间,提供了一个参照物。有的文学史著作侧重于历史事实的叙述,有的侧重于作家作品的评析,而该书则是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论述。作者在深入研究原始史料的基础上,把“五四”至新中国成立前这30年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全过程分为“尝试期”、“初步繁荣期”、“徘徊期”、“发展期”、“扩展期”、“倾斜期”、“过渡期”等7个历史阶段,设专章进行论析,而每一章又包含着新诗运动、重要诗人、诗坛评述3个层面。这样,以新诗发展的历史为“经”,以诗人及其作品为“纬”,从纵剖面和横断面的结合上来阐述新诗发展的历史,既比较准确地把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新诗研究中,诗人的业余雅好与诗歌创作的关联研究未得到充分重视。郭小川不仅是享誉中国当代诗坛的政治抒情诗人,更是一位痴迷戏曲和戏剧的“戏迷”。看戏不仅是郭小川“借戏浇愁”缓释压力的别样方式,也是其美学趣味重塑与诗学理念更新的潜在影响源,这种业余雅好有效地促进了作家文体互渗意识的自觉和知识结构的优化。郭小川看戏过程中生成的强烈代入感反哺于诗歌创作,他将自我复杂多端的情思投射到诗歌书写对象之中,重新锻造诗歌的情绪力量和恢复诗歌丰沛的生命元气,同时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情达意方式和舞台空间设置,以及中外话剧创作中抒情主体的“面具化”和异质冲突的结构方式,为其诗歌写作技艺创化革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资源。他的长篇叙事诗呈现中国当代新诗戏曲与戏剧化的另一种面相,构成了中国“戏剧化”新诗实践脉络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