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星期天刊现象令人羡慕 美国报纸最令中国同行羡慕的景象之一,就是那内容庞杂、广告丰富、发行量巨大的星期天刊。中国报纸的星期天版或周末版却是读者大量流失、广告大幅减少、版面不断萎缩、收入亏多盈少。一些报纸近几年来在“夺回星期六、争取星期天”口号下作了不少努力,版面数量也一再扩大,但收效并不显著。在我的视野里,中国的日报周末版(指周六和周日)能盈利者为凤毛麟角,甚至没有。《广州日报》曾表示周末版已扭亏为盈,但业界对此仍有怀疑。而美国报纸的星期天刊,内容极其丰富,较平日刊多2到3倍,因而很受读者欢迎。尽管价格是平日刊的3至4倍,这些星期天刊的发行量仍普遍比平日版多,有的多1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报纸周末版,俗称“周末刊”或星期天刊。“周末版”通常以社会特写和生活、文化副刊为主,在内容上同母报保持一定的距离。“周末版”现已成为报纸参与报业市场竞争的“小特区”。  相似文献   

3.
首届全国报纸周末版星期刊研讨会于1992年11月28日至30日在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首府西安举行。研讨会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报纸周末版、星期刊蓬勃兴起的必然性及其积极的社会宣传作用,交流了办好周末版、星期刊的经验,并就成立周末版星期刊研究会一事达成了共识。这次研讨会是由陕西的《星期天》报联络《中国青年报·星期刊》、《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南京《周末》等几家报纸共同发起,并由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西安中国国际旅行社、陕西日报周末版和《星期天》报共同筹办的。出席会议的40多位编辑、记者和周末版、星期刊的负责人,分別代表新闻出版报、北京青年报、南京日报、哈尔滨日报、江西日报、青  相似文献   

4.
1981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独出心裁,率先在全国首家创办“星期天”刊。 1984年10月,被誉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报纸,发行量曾达900万份的《参考消息》,再次拿出绝招——增加周末版。此前此后,《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报纸也相继增加了“星期天”和“周末”刊。于是,一种新的报样悄然产生了,我暂且称之为“附报”。  相似文献   

5.
1981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独出心裁,率先在全国首家创办“星期天”刊。 1984年10月:被誉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报纸、发行量曾达900万份的《参考消息》,再次拿出绝招:增加周末版。此前此后,《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报纸也相继增加了“星期天”和“周末”刊。于是:一种新的报样悄然产生了,我暂且称之为“附报”。夹缝里诞生的“特区”何谓“附报”?它相对于正报而言,意即附属于正报的报纸。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的材料表明:全国  相似文献   

6.
报纸办“周末版”,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闻现象。不仅综合性日报办“周末版”,一些周三四刊的专业性报纸也办“周末版”;已办“周末版”的报纸扩大了版面,没有办的报纸也要求  相似文献   

7.
当前各级各类报纸大都增设了周末版、星期刊,有的电视台也借鉴报纸,增设了周末版节目。周末版的大量涌现以及向电视节目的渗透,说明它已成为一种新闻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报纸周末版(含星期天特刊、双休刊)是社会信息和市场竞争双重催生的结果。周末版的出现,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四版的风格;在内容上,以较强的可读性和厚实的信息性区别于正刊。而且,它为读者所独立订阅的趋向性越来越明显(如《南方周末》、《周末》等)。 但是,不可否认,周末版还远未达到臻于完美的境界,在可读性上曾一度滑入误区,有些周末版至今难定位,与正刊无多大区别,还有些周末版形同文摘报或地摊小报。因此,探讨周末版的可读性,或许有助于周末版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周末版(星期刊)报纸现在成了热点。自去年以来,创办周末版的报纸数量迅速上升。目前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等一批全国性报纸,全国2/3的省市委机关报和1/3的中央部委机关报,都办有各种形式的周末版(星期刊)。广大读者欢迎周末版。常听说有人把周末版锁在办公室抽屉里,下班后带回家仔细品读;经常有群众给报社写信,称赞周末版办得好;更常见过路行人在报摊上自己掏钱购买周末版。这种“读者爱看周末版,各报争办周末版”的现  相似文献   

10.
周末版(星期刊)报纸现在成了热点。自去年以来,创办周末版的报纸数量迅速上升。目前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等一批全国性报纸,全国2/3的省市委机关报和1/3的中央部委机关报,都办有各种形式的周末版(星期刊)。广大读者欢迎周末版。常听说有人把周末版锁在办公室抽屉里,下班后带回家仔细品读;经常有群众给报社写信,称赞周末版办得好;更常见过路行人在报摊上自己掏钱购买周末版。这种“读者爱看周末版,各报争办周末版”的现象,引起了新闻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也引出了一些  相似文献   

11.
“周末版(星期刊)现象”已经成为新闻界的“热点”,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据悉,全国1800家左右报纸中的一半以上,办有各种形式的“周末版(星期刊)”。如何根据报纸自身的办报方针和宗旨,在不违背报纸自身性质和任务的前提下,办好独具特色的“周末版”,赢得广大读者的肯定与欢迎,无疑是新闻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课题。对此,我们新闻报已经进行了两年半的  相似文献   

12.
仅仅几年前,在北京,办有星期刊、周末版的报纸还可谓凤毛麟角,屈指可数;而今再看,未办星期刊、周末版,或者扩大版、月末版、月中版的报纸反倒是凤毛麟角,所剩无多了。放眼全国,外地的情况也大同小异。这种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速形成的前所未有的格局,被称作“周末版现象”。回首来路,最初的足迹显得格外清晰: ——1981年元月,中国青年报率先推出星期刊,至今11年。全国性报纸办星期刊、周末版,这是第一  相似文献   

13.
从1981年元月《中国青年报》在全国率先创办《星期刊》以来,在我国报坛上,已悄然兴起一股“周末”热。据统计,省以上报纸办“周末”已达40余家。其中,党报办“周末”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试就省级党报办“周末”作一些浅析。现状与趋势目前在报坛上出现的“周末”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部门团体的综合报或专业报办“周末”。就中央部门团体而言,如《经济参考报》周末版,《经济日报》星期刊,《科技日报》星期刊,《中国青年报》星期刊,《法制日报》周末版,《人民日报》周末版,《中国商报》、《中国体育报》、《金融时报》、《中国教育报》周末或星期  相似文献   

14.
“周末版(星期刊)现象”已经成为新闻界的“热点”,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据悉,全国1800家左右报纸中的一半以上,办有各种形式的“周末版(星期刊)”。如何根据报纸自身的办报方针和宗旨,在不违背报纸自身性质和任务的前提下,办好独具特色的“周末版”,赢得广大读者的肯定与欢迎,无疑是新闻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课题。对此,我们新闻报已经进行了两年半的探索与实践。新闻报是上海出版,国内外发行,以宣传发展外向型经济为重点,以各类要素市场和经济特区、开发区报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1998,(2)
谈谈报纸周末版存在的几个问题文/张羽如果把1981年1月《中国青年报》推出的“星期刊”视作我国报纸周末版的“首家”,那么,我国报纸周末版已经走过了十七年的发展历程。时至今日,全国各级各类报纸大都增设了周末版(或星期刊、旬末版、月末版)。周末版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大热天时,本地许多餐馆都备有凉茶一杯,送到桌上请顾客饮用。作为一种趋同现象,我琢磨再三,终于悟出凉茶的意义在于:餐馆的老板们都已意识到,餐馆对于顾客的吸引力,是实现餐馆自身价值的前提,仅此而已。凉茶本身无法证明餐馆饭菜的风味和质量,更何况,这种凉茶与专营茶馆的茶饮相比,其品味则是未可企及的。由餐馆的凉茶,我想到时下趋之若鹜的报纸周末版。周末版作为一种现象,一种出现在新闻改革征途中的现象,它的全部意义大体亦仅仅相当于餐馆内的凉茶所具有的全部意义。周末版一度受到读者的青睐,只能证明读者阅读心理的饥渴,只能证明我们的报纸正刊办得未如人意,只能证明办报人应痛下决心,练好苦功,办好报纸的正刊! 周末版的热效应,不能作为我们沾沾自喜的依  相似文献   

17.
1994年,中国报业在躁动与亢奋中迎来了第三次扩版浪潮.这是自进入90年代以来报纸凭藉自身的传播优势所赢得的又一发展良机.全国至少有150家报纸分别以周末版、星期天、月末版的方式,将参与社会大角逐的实力通过专版、专刊的传播载体加以扩张,从而使报纸的多元化合成副刊显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繁盛景象.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闻出版系统的发育,周末版热算是一个信号。 办周末版,是时代的需要,报业竞争的需要,也是读者的需要,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现在全国已有400多家报纸办了周末版(含星期刊、扩大版、文摘版),约占全国报纸2040家的五分之一还多(据1993年底统计)。 据我个人阅读、观察,目前办的周末版是不是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像正统的办党报副  相似文献   

19.
报纸周末版吸引着众多的读者。如何使周末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在新闻理论和实践上都值得认真研究和总结的新课题。结合《邢台晨报》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想谈点认识和感受。周末版方兴未艾我国报业中何时出现了周末版?据说在10年前《中国青年报》试办“星期刊”,《天津日报》出版“星期专页”之后,便引起了新闻界同行极大关注,并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一些报纸相继“引进”效仿,逐渐开办周末版或出版星期刊。什么是报纸周末版?这个问题很少有人去论述。我们认为,所谓周末版(星期刊),是指报纸上区别  相似文献   

20.
报纸在90年代以来所获得的突破性进展,首先是通过开办周末版、月末版、星期天刊等专版、专刊的形式,实现了扩展版面,面向市场的巨大跨越.经过了几年的实践,完成了这一步跨越的报纸大多尝到了甜头,因而在最近两年中,相继在特定刊期如周末、星期天等之外的正常刊期报纸中,以增加印张的方式扩充版面、新设专刊专版的做法,几乎成为报界的时尚.由此,原有的“老四版”报纸格局,已被打破,8版、12版,乃至16版,24版报纸的出现,已经使得我国报业在扩版热潮中迎来了一个新历史纪元.报纸的版数增加,并不意味着信息量的平面增长,尤其是在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大变革中,它必将为我国新闻改革的发展步幅,起到明显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应当承认,报纸扩版对任何一家报社而言,既是发展进取的良好机遇,又是革故鼎新的严峻挑战.面对着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报纸格局,如果不能在剧烈的行业竞争中以最佳抉择的思路对新设的专刊专版实施科学定位,以显示其应有特色,就不仅不能充分享受扩版所带来的新的收益,而且还会因报纸出版的成本费用提高、工作量增加而濒临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