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材料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2006年11月召开。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明确了中非双方  相似文献   

2.
背景材料 2006年11月3日至5日,中非友谊和团结的盛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胜利召开,中国领导人和48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相聚北京。在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主题下,北京峰会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两个成果文件,确立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对中非未来3年合作进行全面规划,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3.
背景材料: 2006年11月4—5日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48个非洲与我建交国的官方代表团、40多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会议。这次峰会,是在中非友好合作深入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机制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促进共同发展,根据部分非洲国家的建议,中国政府倡议召开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得到了广大非洲国家的积极响应。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这次峰会不仅是中国外交史上的空前盛事,也是中非关系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为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  相似文献   

4.
背景材料:2006年11月4—5日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48个非洲与我建交国的官方代表团、40多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会议。这次峰会,是在中非友好合作深入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机制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促进共同发展,根据部分非洲国家的建议,中国政府倡议召开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得到了广大非洲国家的积极响应。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中  相似文献   

5.
11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胜利召开,中国领导人和48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相聚北京,共谋未来发展。在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主题下,胡锦涛主席主持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两个成果文件,宣布了中国加强同非  相似文献   

6.
2006年11月4日上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论坛共同主席国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等48个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及国际组织代表出席开幕式。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中非合作论坛是2000年中非双方共同创立的,目前已成为新形势下中非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围绕此次峰会的主题,中非领导人回顾中非50年来的友好合作以及中非合作论坛成立6年来取得的成果,推动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规划未来务实合作。北京峰会不仅是中非关系深入发展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而且将成为中非友谊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一、背景材料2006年11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以下简称"北京峰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在"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主题下,北京峰会通过了《中非合  相似文献   

8.
<正>为进一步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领导人共识,迎接今年9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6月21日,由外交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非青年大联欢在京开幕。当天,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王家瑞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宣布第三届中非青年大联  相似文献   

9.
[背景材料]2006年正值新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11月4日,以“友谊、和平、合作、发展”为主题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非49个国家相聚北京,共叙友情,共商推动中非关系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计。11月5日,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主持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并作总结发言后,峰会宣布闭幕。[理论思考]经济学角度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强国富民的必要条件。国家主席胡锦涛在…  相似文献   

10.
背景材料:2006年正值新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2006年11月3日至5日,中非友谊和团结的盛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胜利召开,11月4日以"友谊、和平、合作、发展"为主题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国领导人和48个非洲国家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2006年11月4~5日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中非友好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历史岁月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关键是我们在发展相互关系中始终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正确原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双方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我们要坚持平等相待,加强互利合作,使合作的成果惠及广大中非人民。”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这次峰会是中非外交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与会非洲国家领导人最多的一次盛会,是中非关系新的里程碑,是两个古老文明携手共建和谐世界的集体宣誓。  相似文献   

12.
1.时政背景2006年11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论坛共同主席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等48个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开幕式。这次峰会的主题是"友谊、和平、合作、发展"。胡锦涛主席在会上  相似文献   

13.
《中学文科》2007,(5):29-31,47
2006年11月3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有48个非洲国家代表参加,其中有4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这是中非外交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与会非洲国家领导人最多的一次盛会,是中非关系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热点材料中国和非洲历史上很早就开始了友好往来,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新时期以来中国和非洲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支持更加深入,并建立了定期对话机制——中非合作论坛。今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第一次召开了中非峰会,非洲有48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了这一盛会,这在国际关系史上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1月4日至5日,中非友谊和团结的盛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胜利召开,中国领导人和48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相聚北京,共商合作大计,谱写下了新的友好篇章。胡锦涛主席在峰会上宣布了中国加强同非洲务实合作的8项举措,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友好情谊和促进中非共同发展的真诚愿望。北京峰会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也引导我们将目光投向非洲——这个美丽而神秘的大陆。  相似文献   

16.
第一回中非合作五十载新型关系促发展这是一个国家和一个大洲的盛会。这个国家是中国,这个大洲是非洲,这个盛会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这一峰会,规模之大、级别之高、与会非洲国家领导人之多,在中非外交史上均属空前。这是中非关系新的里程碑,也是两个古老文明携手共建和谐世  相似文献   

17.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11月4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论坛共同主席国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等48个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国际组织代表本着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宗旨,相聚北京,共叙友情,共商推动中非关系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计。这不仅是中国外交史上的空前盛事,也是中非关系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为建立和发展中非  相似文献   

18.
一、引子 2006年11月6日,亲如兄弟,共叙友情,畅谈合作,热议发展——隆重热烈且成果丰硕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圆满地落下帷幕。这次峰会可以说是中非之间一次和谐的盛会,也是“和谐世界”理念的一次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9.
应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和塞舌尔等非洲国家的邀请,2007年1月30日至2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上述八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继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召开后中国国家元首的第一次重大外交举措。它兼顾了非洲大、小、贫、富、强、弱等各类国家,是一次面向全非洲的重要的历史性访问,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落实之旅”。  相似文献   

20.
11月3日至5日,中非友谊和团结的盛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胜利召开,中国领导人和48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相聚北京,共叙中非友谊,共商合作大计,共谋未来发展,共同谱写下新的友好篇章。中国和非洲相距万里,远隔重洋,但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友好交往却渊源流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