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校园无线网络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无线局域网技术冲破了蓝牙等其它无线技术的标准,异军突起。校园网无线网络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从应用需求方面来讲,校园无线网络很适合学校的一些不易于网络布线的场所。现在大部分校园都建有有线局域网,如何对原有网络进行进一步扩充,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处在网络的覆盖中,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校园网。本文所介绍的就是如何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来组建校园网。  相似文献   

2.
论无线局域网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文波 《考试周刊》2008,(20):168-170
无线局域网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无线数据通讯网.无线局域网由于采用了电磁波作为载体来传输数据,使得安全保密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在分析目前无线局域网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基础上,介绍了常用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机制,并且针对不同的安全等级要求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措施.  相似文献   

3.
无线局域网认证计费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局域网由于其通信信道的开放性,决定了无线局域网比有线局域网面临着更多、更严重的安全威胁;采用合适的认证计费方案,来加强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比较有线局域网和无线局域网,分析了现有的的各种认证方法,结合无线局域网的特点,设计了无线局域网的认证计费方案,对方案的工作过程进行了阐述,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802.11X协议、技术标准,以及无线局域网常采用的安全技术,并提出了无线局域网在校园网中应用的解决方案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无线局域网的载频为公用频段,无需另外付费,因而使用无线局域网的成本较低。无线局域网带宽更会发展到上百兆的带宽,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带宽要求。基于以上原因,无线局域网迅速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无线接入互联网的技术。在阐述无线局域网安全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一下无线局域网的安全必要性,并从不同方面总结了无线局域网遇到的安全风险,同时重点分析了IEEE802.11b标准的安全性、影响因素及其解决方案,并对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无线局域网的概念、介绍了无线局域网技术、特点,以及无线局域网的应用.无线局域网WLAN以无线多址信道作为传输媒介,利用电磁波完成数据交互.目前无线局域网所采用的技术标准主要有四种:红外线(Infrared)、HomeRF、蓝牙(Blue-tooth)、IEEE802.11家族. 无线局域网具有许多优点,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临时办公室、会议室、证券市场;矿山、水利、油田、港口、野外勘测实验、军事流动网、公安流动网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当前无线局域网的现状,并对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进行认真分析,提出解决无线局域网安全问题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无线智能终端的普及,无线局域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环境中分布着各类无线信号,这些信号位于各个相同或是不同的频段上。由于无线局域网信道的特性,将造成相互间的干扰。采用OPNET软件建立网络模型,模拟两个不同信道设置的Ad_Hoc网络之间距离变化以及业务流量差异情况,测试信道的干扰对网络造成的影响情况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组网方式,探讨了无线局域网技术在数字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和安全问题,并例举了无线局域网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网络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无线局域网环境下数据传输的高效与安全性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CSharp的无线局域网协议解析系统,该系统采用无线网卡作为数据包采集设备,SharpPcap组件作为数据包捕获接口,能够对无线局域网的数据包进行实时抓取并使用相应的协议层进行解析,对无线局域网数据传输起到监控作用,并为后续无线局域网环境下网络流量分析、控制和网络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形势下 ,如何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使“两课”教育更显活力 ,更具时代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直是高校“两课”教育从教人员所研究和探索的重点课题。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当前社会转型期高校“两课”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即说服力不够 ;导向力不够 ;制约力不够 ;影响力不够 ;渗透力不够 ;创造力不够。同时提出了加强高校“两课”教育的六大对策 :加强理论建设 ;深化方法论研究 ;重视学生的行为规范 ;拓宽教育引导的时空 ;引导学生追求高雅情趣 ;建立健全工作网络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跨世纪的战略性决策,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各项政策措施必须配套,既要加大中央政府的支持力度,又要极大地挖掘地方潜力;既要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又要产生“ 看不见的手”的效力;既要贯彻总体平衡的原则,又要实行差别发展战略;既要有稳步的开发具体运作,又人有超前探索的强烈意识;既要保证工业的稳步发展,更要注重农业开发;既要引进人才,又要注重本地人才的培养;既要保护丰富的物质资源,更要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既要有选择地进行资源开发,晚要注重改善生态一半;既要发挥财政杠杆的作用,又要产生有效的货币资源配置效力;既要获得东、中地区的大力支持,又在确保东、中地区经济的平稳发展。否则,都会使我们交出别人已经交过的“学费”。  相似文献   

13.
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日本长期以来依靠法律保护农业、依赖政策促进农业、依托农协支持农业。我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一要完善法律体系,强化以法保农;二要实施制度创新,加强反哺保障;三要推进新型工业,增强反哺实力。  相似文献   

14.
Language is the tool of communication. English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every student. English listening,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English learn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obtain new information. But for many students,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for them is listening. The paper aims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college English learners and to help them to improve their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Such as: to strengthen language knowledge, to build up self-confidence, to use listening strategies, to learn western culture, and to listen extensively.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四重奏——教学·学教·教问·问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学教、教问与问教是教师生活中美妙的四重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教问,没有教问就可以说算不上教学。这样,教师的一个前提性任务就是学教和问教,否则便难以承担有效的教学和教问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带虚构性的作文训练,有利于培养创造、创新素质的人才,有利于引发写作兴趣,有利于智力培养与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风气。途径主要有联结、逆反、类比、破除、移植等。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如何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思维的人才,给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提出了挑战,也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简要分析学生数学学科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提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数学教师应从外部着眼,从教育内部着手,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读、听、做、思、考等方面寻找途径与策略。指导学生阅读,学会与数学文本对话,养成自学能力,终身受益;听记相辅,注重过程互动,深刻领会课堂教学内容;精选习题,突出求同求变,减轻繁重的作业负担;适当铺填,促进分析思考,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缓解压力,回归考试本原,让学生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在对贵州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问题上,受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启发,主张应积极为他们改善环境和创造条件,满足其基本的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师德建设才会更加健康和谐的发展。具体启示为:创造物质条件,关心、满足教师的基本、合理需要;注重落实国家政策,创造条件,满足安全需要;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满足教师社交的需要;理解、信任教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满足尊重的需要;为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满足其成就感和创造欲。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英译汉中动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副词、名词与形容词的互相转译,以及名词译成副词、形容词译成动词、副词译成动词、介词译成动词的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