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光伏电池如何进行铺设才能达到最优的问题,通过对大同市典型气象年气象数据的分析,确定出小屋最优的铺设方案。按照小屋的建设要求,采用区域填充扫描线算法确定小屋的各外表面的铺设组件阵列和铺设方案并建立非线性优化模型,根据已求出的最优组件序列确定顶面的符合约束条件的最大顶面面积,再结合小屋顶面发电能力最大的特点,将非线性优化模型转化为线性优化模型,最终利用MATLAB编程求解出各项指标。不难看出,优化设计后的小屋投资回报年限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作工艺流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环境因素影响分析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太阳电池性能的分析比较,提出了太阳能光伏电站设计中关于电池组件的选型方法及对太阳能电池组件型号选择的指导意见,其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指导太阳能光伏电站的设计和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多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中,电池能耗和电池寿命直接决定了多传感器系统的寿命和工作周期,研究电池能耗的优化控制方法,提高电池寿命周期。传统的电池能耗控制采用能量剩余度向量概率密度分配方法,受到电池发射功率的匹配衰减限制,控制效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无损二次衰减调制的电池能耗优化控制方法。构建多传感器系统的电源能耗耗散模型,考虑电池的协调控制策略,进行电池的正常控制和过放过充控制设计,综合发电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进行无损二次衰减调制,采用直线反馈线性化补偿方式对电池能耗进行直接控制,并对电池进行超负荷状态评估,提高控制效益,进而提高了电池的工作寿命和能量存储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电池寿命周期,减少电池的能量损耗,提高发射功率,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5.
《大众科技》2009,(5):1-1
强生光电依靠科技创新,在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光伏发电技术研究等领域取得一流成果。“强生光电非晶硅薄膜电池以其巨大的成本优势,使太阳能发电在近三年内接近火电厂成本成为可能。”强生光电董事长沙晓林指出。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电池组件在雷雨季节,由于设计缺陷有雷击损坏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防雷元件,设计了一种新型带避雷作用的光伏组件专用二极管电路,叙述了电路结构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云南科技管理》2004,17(5):i002-i002
云南半导体器件厂是专业从事光伏电池开发研制、规模化生产、系统集成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条年生产能力达5MW的晶体硅太阳电池及组件的生产线,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系统配套能力最强、技术力量最雄厚和产品质量最好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之一。  相似文献   

8.
将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过程自然地描述为由众多由企业和消费者等创新主体共同参与建立和求解一系列优化问题的过程,这些优化问题的求解主要通过各个企业对自身技术的改变、对其他企业技术的学习以及市场优胜劣汰来实现。据此为太阳能电池技术演化建立了一个多主体系统的描述模型,其中每个技术及其研发者对应一个主体,用多主体遗传算法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选择,并通过仿真模拟验证了太阳能电池技术的演化过程,分析了创新成本率对该技术演化轨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众科技》2009,(2):8
英国索耳福大学(Salford University)某研究小组声称已发现制造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新技术,对新兴行业而言可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由该大学材料研究所Arthur Hill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改造了一种在玻璃行业中被广为使用、被称为磁控溅镀法(magnetrons Dluttering)的物质沉积技术,用以创造铜铟硒(CIS)和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  相似文献   

10.
在太阳能建筑的光能利用的过程中,由于光能是非线性能源,导致难以进行稳定持续的供电,因此需要对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进行跟踪控制。利用传统的方法没有考虑光能的非线性特性,造成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较低。为此,提出基于光能分区时效控制技术的光伏电池输出功率跟踪控制方法。采集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数据并进行预处理,获取光能分区时效控制方法的相关系数。建立光能分区时效控制模型,利用最大功率特征系数的阀值对模型的输出功率进行跟踪控制,从而能够实现对太阳能建筑中光伏电池最大输出功率进行精确跟踪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算法进行太阳能建筑光伏电池最大输出功率跟踪控制,能够获取稳定的功率输出,提高了跟踪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闪光的屋顶     
修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最佳场所在哪?答案不是人迹罕至的沙漠,而是城市的屋顶。这样不仅能节省大量土地。还能让发出的电能直接供建筑使用,减少运输的成本和损耗。在图示这张照片中,光利生能源集团公司(COLEXON)的工作人员正在德国Hassleben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屋顶薄膜组件太阳能发电系统。按照计划,工作人员:降在面积为19.3万平方米的屋顶上安装6.4万个电池组件,  相似文献   

12.
对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而言,如何降低由于组件封装导致功率损失是整个行业的一个研究重点。本文研究如何使用不同紫外截止波长EVA,从而降低电池组件封装功率损失。  相似文献   

13.
薛红文 《科技风》2011,(11):229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直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如何增加组件封装玻璃的输入的光能,从而在光电转换的源头提高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吕利刚 《内江科技》2014,(2):104+93-104,93
<正>本文概述当前太阳能电池发展中的新概念和新方向。为使太阳能电池更充分地吸收太阳光,表现出更高的转换效率,同时具备更低廉的成本及更广泛的应用,薄膜电池、柔性电池及叠层电池已成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重要方向。特别指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作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面临着重要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将于2010年在保定高新区建设年产能为300兆瓦的“熊猫”单晶硅光伏电池完整产业链生产线,包括单晶硅铸锭、切片、电池制造和组件封装等环节。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发射极电池是一种方法简单,且能有效提升太阳能转换效率的新型结构电池。本文阐述了现有的几种选择性发射极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电动先锋     
《科技新时代》2008,(11):23-23
就连以设计法拉利和劳斯莱斯而闻名于世的宾尼法利纳公司也开始制造”绿色”的电动汽车了。宾尼法利纳B^0(B-zero)电动车采用了Bollore公司先进的锂离子金属聚合体电池(LMP)技术。所有的电池都被安置在车内特别设计的隔舱里(隔舱位于车身下方、前后车轴之间,  相似文献   

18.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套太阳能热光伏发电(STPV)系统.系统内的一个高温材料发出的热会被光伏电池收集起来,因此新系统不仅能利用更多太阳光,也有望使存储太阳能变得更容易。研究发表在本周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相似文献   

19.
《大众科技》2011,(2):7-7
不久,一种更“给力”并实惠的能源将走入寻常百姓家。近期,首台代表着国际尖端技术水平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生产设备——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设备(PECVD)在位于上海张江的理想能源设备公司正式下线。这台设备的研制成功和下线,大幅降低硅薄膜电池生产成本,打破了高端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市场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填补了光伏电池高端设备国产化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业务驱动的企业应用集成一直备受学术界与工业界的重视。SOA的出现及发展为企业应用集成提供了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近年来,基于Web服务的企业应用集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促使SOA的集成方法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本着"SOA是一整套新的分布式软件系统构造方法环境"的观点,从业务和技术两个层面综合考虑业务驱动的服务组件集成方案。对SOA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指出了SCA作为SOA实现方式的优势,对所提出方案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论述,包括面向服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SCA/SDO规范和BPEL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业务驱动的服务组件集成方案。先对若干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对业务驱动的服务组件集成模型的设计进行了论述,进而论述业务驱动的服务组件集成方法,包括业务驱动的分析、服务组件设计、服务组件实现、集成部署等各个阶段,并通过一个具体的银行案例"个人贷款业务"展示了业务驱动的服务组件集成方案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