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苦苦奋斗了半月之久,终于将《万有引力之虹》读完,眼前视物皆是重影与迷蒙。这是一种心智与视力的双重挑战,足足一千页,每天数蚂蚁一般地阅读并细致地归纳条理,最终还是败在他万花纷飞的影像与梦幻流动的思维之中。思考了整整一天,终于还是采取了一个最笨的办法开始了我对它的逻辑讨论,否则我只能递上一份散乱的阅读报告。  相似文献   

2.
高虹 《编辑之友》1995,(4):41-42
摭谈优化选题五要素高虹【沈阳】什么叫优化图书选题呢?我认为,优化选题就是绞尽脑汁、集思广益地寻求高水平、高品位、高效益、高质量的图书选题。高水平,是指那些高、精、尖的图书选题。或是理论上有重大突破,或是观点上有独到见解,或是学术上有重要建树,或是领域...  相似文献   

3.
太阳很快乐     
上周做家教,辅导孩子看图作文。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就一幅图写五句话,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最后一句,他写道:“太阳很快乐。”那幅图上,鸟儿在鸣唱,猴子在蹦跳,鱼儿在戏水,孩子们在打闹。如果我是太阳公公,我也会因为这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快乐。我当时夸赞他:“好好努力,你会成为一名文学家。我喜欢你的‘太阳很快乐’。”  相似文献   

4.
发卡     
杨光 《湖北档案》2005,(1):54-54
我是不喜欢阴天的。今天,太阳一出来,我就跑到外面去了。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作品的最高追求或日最高标准是什么?我以为是从具体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事实中升华出来,一滴水见太阳式地闪射出时代精神,闪现出国家的民族的人民大众的最高利益,展示出导向受众的传媒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合肥市穿越南淝河中游的2处污水倒虹管,按照防、治兼顾的原则设计,不仅按照设计规范要求控制设计流速,而且考虑到为倒虹管的清淤提供便利条件,增设了倒虹管清通井,为管道的运行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我因与妻子性格不合而友好分手。 五年来,有个叫虹的离异女人经常来帮我收拾一下。  相似文献   

8.
武德运 《当代图书馆》2005,(3):69-69,80
每当看到三三两两风华正茂的青年男女,沐浴着初升太阳的霞光,健步走进图书馆,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地接待读者的时候,我便会心潮起伏,感慨万端。回想起几十年前我进入图书馆时,也是一个满头黑发的青年,随着一年又一年岁月的流逝,现在已是满头华发的老者。几十年来,酸甜苦辣,各味备尝。面对各种机会和诱惑,内心也曾有过波动,但并没有采取行动。现在扪心自问,我可以毫不惭愧地说,我是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图书馆事业。抚今追昔,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9.
“燕风”友人今何在?──忆摄影美学家、散文家朱枢萧赛30年代末期,我才十八、九岁,在光华大学附中及国立歌剧学校当学生。当时成都有一批热爱文学艺术,与我同样年轻的朋友,欢迎我参加了他们的“燕风文艺社”。社长正是青春年少,才华逼人的朱枢,笔名仲孙憬虹。《...  相似文献   

10.
心安是福地     
新世纪平和地到来了。这种平和,是较之上年千年交替之际而言的。或许,对新世纪到来的那种疯狂在那时就已提前渲泄了,或更早些时就已透支了。 还是平和些好,太阳还是这个太阳,月亮还是这个月亮。这种情境,对于养病中的我更为适合。一觉之后,新世纪对于我来说是悄然而至了。  相似文献   

11.
余泓银 《军事记者》2004,(10):51-51
此时.窗外凉风习习.太阳仍眷恋地悬挂在山边边.迟迟不肯退去余下的光辉。篮球场上.如雷贯耳的锣鼓声伴着战友的欢呼.不时地从窗外飘来……但这一切像与己无关.我生活的全部,似乎只在案前写稿,而且一点也不敢怠倦。  相似文献   

12.
丁洪 《湖北档案》2005,(6):25-25
去年夏天,我们到江汉平原的一个新兴城市开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调研。一个炎热的上午,太阳毫无遮拦地烤着大地。一个穿白色暗条纹的短袖上衣,米灰色的长裤以及同样色系皮鞋的人,手拿一本厚书匆匆赶来,额头的汗珠来不及擦试,寒喧待定坐下,第一句话竟是“我是一个怀旧的人。”  相似文献   

13.
一天傍晚,我在离尼亚加拉瀑布不远的森林中迷了路;转瞬间,太阳在我周围熄灭,我欣赏了新大陆荒原美丽的夜景。  相似文献   

14.
姜皓 《新闻世界》2008,(1):54-54
他是穷山沟里的孩子,常常坐在田埂上,望着太阳的方向无限向往地憧憬着。父亲问他想些什么,他说:“我在想,等我长大了,我不要耕地,也不要上班,而是天天坐在家里等着别人为我寄钱。”  相似文献   

15.
凝眸     
斯好 《出版参考》2005,(2):38-38
窗外,雪夜的路灯扭曲,拉长,微微摇曳如蜡烛。夜色清冽,空气清冽,薄冰迸折有声。我拥着我的太阳,室内春光如注,儿子在我臂弯里熟睡。  相似文献   

16.
2000年的祝福     
公元2000年的第一个早晨,我和朋友们,年长的,年轻的,还有孩子们,一起在祖国的第三大岛,崇明岛的长江入海处,虔诚而激奋地迎来了新千年的第一轮太阳,幸福地接受新千年第一个早晨的问候。此刻,我想起了作家刘白羽,想起了他对日出的种种宏伟而精到的描述,其中有一句话最适合现在的情景:“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日出日落,太阳一千回升起,一千回落下,但今天的太阳升腾起了人类对新千年的祝福、希冀和梦想。  相似文献   

17.
躲在云后面     
在大楼门口遇见一对母子,小男孩看来只有四五岁,一边走一边喊:“我要去动物园嘛。”妈妈劝他:“讲好了出太阳才能去,今天没出太阳,还可能下雨,不能去。”  相似文献   

18.
追逐前方的太阳●海淀区委档案室自从青春铸进了历史的古卷,就注定一生要在这里奉献。道路崎岖在荆棘丛中,孤独沉重地一点点伸长。心灵的窗口透出诲涩的风,真诚在痛苦中躲藏。无数个没有月色的夜晚,就这样无言地独坐想望,想望明天的太阳将会怎样。总说太阳就在自己前...  相似文献   

19.
一只麻雀     
“叽叽,喳喳!”一只麻雀在窗外撩人地叫个不停,打断了我的写作思路,索性休息一下,向窗外望去── 下午的太阳总是很炫目,眼睛竟有些不适应这样的光线了。“叽叽!喳喳!”我循声望去,才看见那活蹦乱跳的小家伙掩映在树缝之间,嘴里还衔着一枝小树枝当玩具。黑亮亮的圆眼睛调皮地瞅着我,很有邀请我加入它们玩耍之列的意思呢!真受不了,明知道我在学习,还来打搅我。面对这样的“挑衅”,我只好“投降”,拿出两个备用已久的棉球塞住耳朵,曰:“耳根清净大法”。 当我再次面对着作文本,心里却荡起思绪的涟漪:连鸟都可以做它想做的…  相似文献   

20.
星期日下午,我读了《英雄的雁》这篇文章。 喜鹊与雁母女俩要到一个美丽的地方──百花洲去。正当它们快乐地飞的时候,突然,乌云遮住了太阳,狂风吹来,寒冷刺骨,喜鹊一家受不了,喜鹊大叔停止唱歌,喘着粗气对雁妈妈说:“咱们还是回去吧!”“不!我们绝不回去!”雁妈妈坚决地说,它们只好分手了,万里长空,只剩下雁母女俩 独行。 这是《英雄的雁》中所描绘的情景。我深深地被雁那种顽强的精神打动了。 我爱雁,爱它那不怕困难的斗争精神,在狂风暴雨的情况下,它不屈服,知难而进。 我爱雁,爱它遇到挫折不气馁的毅力。当它们飞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