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系统和司法系统之间的紧张关系由来已久,集中体现在对法庭审判的采访报道上。本文从学理层面分析司法系统对传媒系统的排拒、传媒系统对司法系统的进入,以及这种紧张关系的化解,以求在庭审采访和司法独立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相似文献   

2.
审判公开到底可以多公开?对于这个问题,英国一直以来的做法是倾向于保护法庭秩序和司法活动,严格禁止在庭审过程中录音录像。真正的庭审直播在英国是不存在的,只有在案件审判结束后,传媒才可以通过"重新改编的戏剧"的形式重现庭审过程。然而,2012年5月9日英国女王在新一届议会开幕仪式上关于司法改革的讲话,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庭审录音录像的关注,但是,英国的庭审录音录像改革从1992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我国记者的法庭报道规则,运用案例定性分析的方法,分庭审前﹑庭审中以及庭审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考究媒体在司法监督上的尺度.  相似文献   

4.
龙飞 《中国广播》2014,(1):34-36
新媒体的崛起和迅猛发展,给司法公开的内容、形式、平台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挑战。司法与传媒的交融和互动是大势所趋。法院应充分运用自媒体,创造"正能量";媒体庭审直播应遵循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衡量原则;诉讼参与人、媒体和旁听人员在法庭应慎用自媒体。  相似文献   

5.
传媒与司法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媒对司法具有积极意义。传媒报道有利于监督庭审,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权威,实现司法公正的目标。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公民人权意识的觉醒,传媒与司法之间却经常发生冲突,形成彼此相互制约的消极关系。一、导致传媒和司法冲突的原因1.两者承担的社会功能不同。作为言论自由的表现形式,传媒报道具有强大的引导和评价功能,它可以对司法中的任何人和事进行自发性评价,并进行广泛传播。由于其评价并不在当事人之间形成权利义务关系,对纷争当事人不具有支配性和强制执行力,所以传媒可以恣意评价,但这可能导致…  相似文献   

6.
肖嵩 《声屏世界》2003,(8):40-41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审判方式的改革以及法院系统高层领导的提倡,法院的审判活动由神秘性逐步走向公开,给媒体关注庭审带来了诸多有利因素。与此同时,媒体在报道庭审活动过程中所体现的监督功能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这种媒体对司法的介入则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起到宣传社会主义法制,防止法官徇私舞弊,枉法裁判,保证公正司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对媒体的报道不加任何限制,它就有可能妨碍司法独立,损害司法公正。因此,世界各国都制订了严格的法庭规则,用于规范参与诉讼的人和旁听人员的行为。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7.
庭审微直播作为一种司法公开的手段,在现阶段尚未形成完备的规范对其规制,导致实践中的直播备受争议。微博等自媒体虽对司法公开的进步意义重大,但其与司法的结合仍需建立在维护法庭秩序和保障司法公正的基础上。对法院而言,微博庭审直播可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正面宣传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提高法院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传媒介入司法,报道案件侦破过程,展示庭审风云.追踪判决执行,对于防止司法人员徇私枉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传媒的特点,它所传播的信息对公众的意识、观念和行为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因而.当新闻自由权被不当行使时,新闻监督很容易被扭曲。不客观、不真实的报道,会对公众产生误导,引起公众对司法的不当压力,甚至影响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9.
电视法庭直播节目的出现给法制节目的百花园带来了新鲜和生机。电视法庭直播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庭审的透明度,真实地记录了庭审的全貌。它使得庭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昭示于众,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法庭作弊,司法腐败。电视法庭直播无疑也给庭审工作人员和律师们带来了前所末有的压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你说的对与错,也不管你表现得是激昂雄辨还是瞠目结舌,一概传播出去,没有商量。这也是对庭审人员和律师们的业务素质、公正执法、合理断案的不小的考验。总的说来,电视法庭直播节目的出现是件大好事,从收视率的上升和观众的收看热…  相似文献   

10.
刘蒲 《大观周刊》2012,(14):34-35,19
近些年来,庭审转播越来越成为司法公开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我国庭审转播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庭审转播与媒体审判、庭审转播与公开审判,庭审转播的决定权等。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借鉴庭审转播的一些经验,在我国庭审转播的形式上、方式上等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法院限制传媒采访公开庭审活动的合法性问题,认为法院的限制明显缺乏合法性基础,因其有悖“审判公开”的宪法原则。  相似文献   

12.
对 法院庭审进行直播 ,被誉为新闻界和司法界的联手创举 ,它打破了暗箱操作 ,增加了透明度 ,促进了司法公正 ,而且能够使人们亲眼目睹法庭的审判 ,起到了普法的作用。但同时也必须承认 ,庭审司法操作极具专业性 ,是一个复杂的推理和诉讼过程 ,而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程序 ,很多专业知识难懂费解 ,因此 ,一般观众难有收获。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提高庭审直播节目的普法效果 ,就成了一个难题。而今年4月21日上午8点40分至11点40分 ,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制作播放的长达三个小时的《张君、李泽军系列特大抢劫、杀人案庭审直播特别节目》 …  相似文献   

13.
法庭新闻的价值取向──兼议“夹江打假案”报道之得失徐迅法庭新闻是近年来传媒报道的重要内容。由于其冲突性强,有悬念,具有广泛的受众;又因为它常常关系到审判结果,也影响到当事人的生杀予夺和荣辱毁誉,因此,法庭新闻的价值取向直接作用于社会对司法审判的评价和...  相似文献   

14.
偷拍偷录采访资料的证据性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春 《新闻记者》2001,(3):47-49
去 年有一桩新闻官司颇为引人注目 :福建《海峡都市报》记者因报道某酒店有色情活动 ,被酒店告上法庭(详见本刊今年第2期)。在庭审中 ,记者出示其当时采访的录音带作为证据 ,但法院认为该录音带系记者在未经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偷录的 ,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判决报社败诉 ,并赔偿原告损失1万元。这一案例 ,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 :新闻采访中记者偷拍偷录的采访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和辨析的。“偷拍偷录”是新闻采访的手段之一记者的采访过程 ,无非就是通过观察新闻事件、与采访对象进行交谈等对新闻事实进行了解 …  相似文献   

15.
传媒对司法的监督,既是传媒自身利益的追求,又是基于伸张和维护社会正义而作出的价值选择。传媒监督司法,一方面具有积极肯定和强化司法的作用;另一方面媒体囿于情感性判断而较少顾及司法的技术化、程序化运作方式,出现了“传媒判案”的不正常现象。客观分析传媒介入司法的动因,审慎评判传媒监督司法的价值与效能。既是传媒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司法独立与公正的价值需求。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1月19日上午,重庆市垫江县人民法院对一宗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进行了微博庭审,通过其官方微博进行了1小时8分钟的直播,微博直播庭审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从2011年山东莱阳法院买卖合同案的微博直播,到2013年济南中级人民法院利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和长微博还原薄熙来案的庭审现场……诸多的庭审案例表明,微博直播庭审开始作为全新的司法监督载体,越来越频繁地运用到司法审判之中。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媒记者的基本职业理念是“客观”,尤其关于庭审的报道,记者必须站在控辩双方之外,以第三方的视角,冷静而理性地报道庭审的情形。然而,现在我国一些传媒关于庭审的报道,时不时变成了记者代表传媒对被告进行审判。最近的一例是北京晚报2011年5月19日8版的消息,标题为“诈骗好处费强词夺理说无罪”,这个标题已经表达了报纸对此案的意见:被告有罪,还强词夺理。该消息报道了当天上午北京朝阳区法院审理汪某被诉诈骗黄河水电站70万元一案。案件初审,记者在报道控辩双方的言论时,充满了对被告的斥责。  相似文献   

18.
肖叶飞 《青年记者》2007,31(20):69-70
近年来,庭审转播节目成为法制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电视台、电台开办如《法庭传真》、《现在开庭》、《庭审直播》等庭审类节目,并成为收视的亮点。庭审过程的电视直播或录像,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普及了法律知识,提升了庭审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同时对于遏制司法腐败和暗箱操作,加强舆论监督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庭审转播又是一把"双刃剑",操作不当则会妨碍司法独立,影响司法公正,形成"媒体审判",导致对当事人的不公判决。  相似文献   

19.
庭审电视直播是司法公开制度实施的结果,是电视直播和庭审相结合的产物。大众媒介对司法审理现场的同步介入,无疑给痛恨司法腐败的老百姓带来新的希望。也许正是由于此点,庭审电视直播这种新的即时报道形式一出现,就被人欢呼为“新闻舆论监督的一大里程碑”。其实,深入分析庭审电视直播的各个环节。我们会发现,尽管庭审直播的出发点是要以新闻舆论监督来加强司法审理的透明度,着力突出司法民主化进程中新闻媒介舆论监督功能,但实际上,这  相似文献   

20.
朱春阳 《新闻界》2000,(5):45-45
庭审电视直播是电视直播和庭审相结合的产物,是大众媒介对司法审理现场的同步介入,这种新的报道形式一出现,就被人欢呼为“新闻舆论监督的一大里程碑”。其实,深入分析庭审电视直播的各个环节,我们会发现,尽管庭审直播的出发点是要以新闻舆论监督来加强司法审理的透明度,着力突出司法民主化进程中新闻媒介舆论监督功能,但实际上,这种功能在直播中并非居于主导地位。本文拟就此展开论述,以期对庭审直播功能及其构成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界定,以更加充分地认识庭审直播的现实地位。 (一 )  庭审电视直播的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