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新闻世界》2008,(10):109-109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的晚报、都市类报纸进入厚报时代。厚报时代的反业赢利模式是以严重的成本倒挂为基础.结果是成捆的报纸未到达读者手中便被报摊主卖给了废品收购站。在此情况下,减少报纸版面不但可以极大地降低因新闻纸涨价而产生的成本压力,而且可以减少捂报卖废的经济驱动力。然而,就都市报而言,如果减少版面,广告的占版率就会提高,报纸内容就会相应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报业广告市场仍为买方市场,提高单位广告面积的价格来减少广告版面的方式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2.
谚日:“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那么,春天怎么“捂”呢?“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这都是说的春天捂的大致概念。随着医疗气象学的兴起,科学家对春捂有了更科学、更具体、便于“操作”的数据。这就要求人们听着天气预报来适时地增减衣物。  相似文献   

3.
帅莉 《声屏世界》2001,(5):56-56
常常会有这种情况,当一份崭新的报纸或新的版面拿到读手中时,他会说这份报纸办得不错,这不是恭维,事实确是如此。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再拿起这份报纸就会说“越来越差了”,何也?编辑思想模式化造成的,按建立好的模式一路套下来,人懒了,思想僵了,报纸也乏味了。所以,要想办好一份有特色、鲜活、有生命力的报纸,编辑的思想就必须有创新性,要不断打破自己建立起来的模式。要具创新性,编辑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每年一到年底,成堆的当年报纸便让报刊管理人员犯了难。处理吧,实在可惜,留着呢,谁又会把心思放在这不起眼的过期报纸上呢?真是鸡肋,食之元味,弃之可惜啊!然而,大英图书馆却在这不起眼的过期报纸上做出了大文章。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保留过期报纸和杂志中有价值的部分,以  相似文献   

5.
高翔 《新闻前哨》2002,(11):32-32
晚报是社会生活类报纸,理所应当负有社会责任,让受众通过报纸看到正义、看到希望、增强信心,这就是我们在这里所说报纸的“亮度”。《襄樊晚报》体会到:增强报纸内容“亮度”是安全前行的法宝,“亮度”增强得法,对报纸发展的速度和稳定度的提高都有不可替代的益处。经过实践和总结,我们摸索出晚报增强“亮度”六法:一、摆正自身位置。我们是文明的建设者而不应该是破坏者;我们是民主和法制社会里的大众传媒而不是包打天下的救世主;我们是有职业操守的报人而不应该是见利忘义的奸商;我们必须在国家法律和党的宣传纪律的框架内活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报界,业内人士习惯把广州、北京、上海和成都四大板块作为中国报业的风向标,对这几个区域内报纸的学习考察对大陆报纸改版和改革起了很好的借鉴作用。这几年勇于探索的报人开始用国内和国际两种眼光打量自己的报纸,中国报业与世界大报接轨的脚步渐行渐近:广州日  相似文献   

7.
不可否认的是,北京报业的竞争力水准与上海尤其是广州相比的确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并不表示从专业评价角度来说北京的报纸就一定比广州和上海的报纸差,但报纸的价值尤其是市场价值的最终评判者不是专家而是普通受众,可以说北京的报纸还没有找到北京报纸读者真正的兴趣点。  相似文献   

8.
军报是我师     
15年前,当我怀揣着军校入学通知书走进人民解放军的行列时,便认识了您这位无言的老师──解放军报。说来也巧,学校开学后的第一天中午,中队通信员给每班发了几张报纸,其中就有《解放军报》。那时我刚19岁,正值精力充沛的年龄,中午是从不睡觉的。也许是缘份,其他同学看完报纸,便忙别的去了,偏偏我感到学犹未尽,于是看完报纸,就对军报上自己感到有用的内容,如“读者问答”、“星火小集”等进行剪贴或摘抄。当初只是消遣消遣,谁知这一消遣就一发而不可收,变成了一种嗜好。为了帮助自己读报,我买来了词典、字典,遇到弄不明白的…  相似文献   

9.
一张经济类报纸长期套搬都市报经济新闻的采编方式,读者就会认为这张经济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类报纸。由此,经济类报纸就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立足点,报纸的生存发展就会出现危机。本文着重分析都市报和经济类报纸的经济新闻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梁枫 《青年记者》2005,(8):15-15
2004年,有一个时期,每逢周末,呼和浩特或包头的大街上便可看到这样一个风景:街上走着的人们手里都攥上了一份报纸。向人们免费赠阅报纸的媒体有的还在这一天将报纸加厚,甚至加重了内容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报是以刊登广播电视节目、传递声屏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报纸,它具有独特的视听导向功能。纵览全国各地的广播电视报,无论从内容形式上看,还是从印刷质量上看,都称得上是一份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报纸,但是浏览一遍之后便会发现它们都有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各家报纸的节目时间表的编排千篇一律,采取了一台加二台按时间顺序的简单罗列,稍有不同的只是或横排、或竖排而已,这与整张报纸多姿多彩的风格极不相称:其实节目时间表在广播电视报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周末版热”,是近几年来报纸上出现的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不用说综合性报纸,就是一些专业、行业、企业报纸也对办周末版趋之若鹜。如同那句流行的广告用语“有路就有丰田车”、“有报就有周末版”一样。问题是大潮涌起,难免泥沙俱下。名相同实则相悖的例子比比皆是。怎样才能把周末版办出特色,办出品位?我认为当前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可读性、思想性、新闻性这三者的关系。(一)周末版的特色是什么?直观地说,就是周末。这是同义反复吗?不是。周末的概念,在西方,是从有“上帝创造世界”的说法那一天开始便有了。在中国。“西学东渐…  相似文献   

13.
当读者打开报纸,他最期望看到的是当天早晨或昨日发生了什么事,假如报纸没有报道这一天的新闻事件,他就会选择其他媒体获得新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少年报》复刊后三年的1981年11月4日,迎来了创刊三十周年纪念日。在上世纪80年代初,几乎和新中国同龄的,为少年儿童办的报纸,好像就这一张。报社决定好好庆祝一下,要邀请有关领导,关心和支持这张报纸的各界人士,报纸的作者,小读者,通讯员……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会。光研究邀请人的名单,就花了领导们不少时间。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40年代,宋子文被传为世界首富以来,围绕着这位民国财政部长个人财富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这其中既有人为因素,也有时代因素.就在1949年新年刚过,还要很长一段时间,解解放军才会发起渡江战役,此时在广州的宋子文便已有了去职的打算.  相似文献   

16.
《传媒》2004,(11):10-14
“新京报》创刊伊始,当时的报社领导便向世人表达了《新京报》的报业理想:“再经过几代报人的努力,《新京报》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21世纪中国最有责任感的报纸。”事实上就社会影响而言,“新京报》已经有所建树。网络、电视、通讯社、报纸和杂志对《新京报》的新闻与社论转载率很高,仅CCTV和BTV  相似文献   

17.
秦健 《新闻界》2004,(1):68-68
近段时间,金陵晚报新闻热线不断接到知情者来电,反映,在一些废品收购站,每天一清早便会有大小车辆驶入,接着会卸下成捆崭新的报纸,而且这种现象越到周末越发明显。这位市民带着好奇心理去察看,结果“不看不知道,看了心发毛”:原来,自己每天在报摊花钱购买的当天报纸,竟然同步出现在废品收购站。  相似文献   

18.
如果报纸烹饪栏目的每一道菜都有视频示范、从报纸的最新汽车介绍中可以看到未上市的汽车在路上飞奔,那读者的眼球会不会被吸引住?也许不久的将来,传统纸媒通过手机二维码就能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台湾现有800余种报纸,能够坚持正常出版的有。100余种,这100余种报纸中,有几种报纸影响较大、历史较长、办报力量较强。抛却这些报纸的政治倾向不谈.只研究他们的办报方法和技巧,对我们会有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日报和晚报,都是社会主义报纸,都是党领导的新闻工具,都必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它们的共性。如果背离了这一条,就会犯政治上的错误,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的报纸。但是,各种报纸除了有它的共性外,还必须有它的个性。否则,各种报纸一个面孔,象“文革”期间那样“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也就没有各种报纸分别存在的必要了。因此,晚报除了要坚持社会主义报纸的一般共性外,还必须努力创造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