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也要注意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岳 《新闻记者》2001,(9):35-35
近 来读报、看电视 ,常会看到一些内容和格调比较庸俗的广告 ,这些广告往往为了“煽情”而忽略了导向 ,置社会影响于不顾。7月份 ,国内几家有影响的报纸就连续刊登了这样一则广告 :该广告的主体是一幅画面 :某豪华酒吧里 ,比肩而坐一男二女。左首的女子手持一部手机 ,目光冷傲 ,扭身睥睨旁边两人 ,做吃醋生气状 ;右首的女子着吊带装、穿松糕鞋 ,头发怪异 ,一副典型的“新新人类”装扮 ,手捧一台相机 ,用轻佻、富于挑逗的眼神盯着男子。夹在中间的男子则眼中含笑 ,一副洋洋自得、美不拉几的劲头。在男子头顶上方 ,赫然打出一句点题的双关语 …  相似文献   

2.
座右铭     
我是一名军校学员,学习、训练之余总爱舞点文、弄点墨。一不小心,在当地报刊上偶见了几篇拙作,由此便有人称“秀才”,有人唤“文人”。最“可恨”的是,巾队领导也如获至宝,委以“队宣传部长”之重任。开始心里一个劲发怵,最终撮着自己的头发根才勉强将脖颈挺直,干就干吧!于是,选了一批“弟子”,开始在文字海洋里游荡。不久,稍稍有些“成果”,自觉不自觉地就令别人看着“高昂”了许多,一些并肩战友也敬而远之了,这是最让我担心出现的事情,也清楚这是根本不可能避免的。我尽情的使自己暴露笑脸,但总还有很多风言风语由远而近…  相似文献   

3.
当记者和当“官”杨尚德在我的印象里,由新闻工作岗位上调入党政机关当“重要官员”的人不少,而从党政机关领导岗位上重返新闻队伍的人不多。因此,当我8年前由国务院办公厅调到经济日报时,有些人就说我“傻”,有些老同学、老同事听说我调出了中南海,以为是“犯了什...  相似文献   

4.
网络这东西     
我是个实在人,挺怕什幺“时空隧道”和“虚拟人生”,觉得那是大话.最起码不可思议,然而,随着一张张大网铺天盖地向你套来,你也就老老实实被人网络住了,怕也是他,不怕也是他,你是无法离开“时空隧道”与“虚拟社会”了,网络世界是一个真实的虚拟世界,现在好多号称“新新人类”的人,竟然天天活在“隧道”或“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据说还有滋有味,面对这些人和由这些人想成的“新型”社会,  相似文献   

5.
当网络的神话不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媒体报道看网络:网络有些“妖魔” 数年前,我参与做一个电视谈话节目,题目是“电子游戏的利与弊”,需要找一些电脑迷。当时脑子里就有一些想象:这些电脑高手;一定是些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男子,别看样子文文弱弱的(多半还戴眼镜),用起电脑来攻击力极大,而且骨子里对上一代人充满反叛 当时有人提醒我们说:他们虽然在电脑网络里特别善谈,但上了电视就不一定了,因为他们习惯的就是在虚拟世界里交流,而不善于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所以未必是电视节目中的“好嘉宾”。──我们的这些印象是从哪来的呢? 是来自电影吗?比如…  相似文献   

6.
归不归     
从来日本的年数,或从对日语的掌握程度来看,我算得是“老日本”。我曾经坚定地以为日本将是我终老的地方,直至最近。 最近我回了一次国,与我家乡的亲人家常而愉悦地相处。—个念头从朦胧至清晰,不依不饶缠着我——如果我回国生活,是否会更快乐一些?  相似文献   

7.
对于北京的传统文化,我特感兴趣,一有空儿就去胡同里走走.我以为,古都北京是由胡同来表现城市肌理的,胡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涵深邃,走在胡同里犹如游览一座座立体博物馆,细细品味总会得到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8.
阿来的作品我读得不多,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翻开了《尘埃落定》,它吸引了我,尤其是那个“傻子”。它的思想、行为和语言简单得像高远的天空中那一只鸟,只剩下流动的线条了,“学识渊博”的“聪明”人在“傻子”面前,就是一些小丑,一些永远不开窍的“聪明”人。我的西部之行,最后一站是四川。我与阿来在一家叫“铭典”的咖啡屋见面了,他个头不高,不胖,但结实,一看就知道是位厚实之人。实在的他,在办一件实事,他主编《科幻世界》,是一份销量惊人的杂志。我们的谈话从他的出生地开始。唐朝晖:您出身在阿坝,您是哪一年到成都的? 阿来:我出生、上学、工作一直在阿坝,1996年我才到成都。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圈内,就流行着“会议里没新闻”、“会议报道没人看”的说法。有些记者甚至提起会议报道就打怵,不得已参加会议时,竞有一种“我为大局冲锋陷阵”的悲壮。其实事情完全弄拧了!会议不但不是新闻的累赘,恰恰是新闻的集散地。有多少大政方针是在会议上公布的,有多少重要信息是在会议上发出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缺少真正意义的CIO,信息化主管多是“拧螺丝的人”或者“消防队员”,哪里有电脑、网络故障,他们就到哪里“安检”或“灭火”。企业信息化主管们如何摆脱这种尴尬身份?如何运用信息系统来帮助自己提升在企业中的地位?笔者以为,信息化主管们应从企业制度、自身综合素质和  相似文献   

11.
围棋界元老华以刚是上海人,后来长年生活在北京。他说过一件事:有一次他家水管坏了,请北京的熟人来修。在修理中需要旁人拧个螺帽,那师傅说:“老华,往北拧!”华以刚虽在自己家里,一时却找不着北。为此,华老感叹:北京人有关东南西北的方位感特强,而上海人对前后左右的空间感特别敏感。由此联想到我们的时评家们在议论某一具体社会现象时,通常能分得清“前后左右”,但倘若放到更大的思想语境中,就往往“找不着北”了。这是因为他们“只讲小道理,不讲大道理”,而“不明白大道理,就不可能真正明白小道理”(庄周:《齐人物论》)。不懂大道理者所讲的小道理,大抵是一些无关痛痒的鸡零狗碎、人云亦云的老生常谈、自欺欺人的忸怩作态。这种“道理”,不讲也罢!  相似文献   

12.
我原先以为干部履历表上有些填空题目没啥意思,不过是浪费我们的笔墨。出身那项还好理解,但那身体状况一项,有啥意思昵?每次填这栏,我就随手填写“一般”。有位兄弟在那一项里填了个“精力充沛”,我以为他是在玩幽默,没想到他是特别认真的,而且果然也见了成效。这位比我小了好几个年齿的家伙嗖嗖嗖地升上去了,我还在原地踏步。  相似文献   

13.
小的不做,大的又做不来,这是一些人的一种通病。我想起了我自己写稿的一些经历。记得我工作后,也是我有生以来发表的第一篇稿子是在山东省教委《中学生报》“青春短笛”栏目里发表的一首自由诗,一共16行,150多字。那时我的学生都争相传阅那期报纸,读那篇稿子。一位老哥说:“这样的稿子也能发表,好,咱也写!”我还半带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其实有些稿子很容易发表,就看你写不写。你只要写,就能发表。”而我,  相似文献   

14.
初看这题目,很多人可能会以为我是盲人呢。其实我不是,眼睛目前还好用。每周在专栏里的小文,我都非常想通过题目来吸引读者的眼睛,所以挖心掏肺地胡思乱想,写出后又忐忑不安地觉得是不是有些“哗众取宠”。我就是这样一个对很多事物充满不确定性,而且诚惶诚恐的人。就拿要出书这件事说,我就很惶恐。出书一直对我来说,是件神圣又遥远的事。  相似文献   

15.
传播学情境中的彩铃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国雄  万燕 《传媒观察》2005,(11):42-44
“One,我不能接电话;two,我有个好办法;three,将你要说的话精简一下,然后发短信吧;four,怎么你还没挂;five,我看着电话直犯傻,哦,你的执著彻底感动我啦,我现在就来接电话。”当你拨打朋友的手机,听到手机里传出这样的话来的时候,你可千万别以为是对方在和你说话.因为这是一项新的业务,称之为彩铃,它改变了人们以往等电话时的单调,使你能够在音乐中享受等待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世变无涯,人生有限。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眉毛底下是眼睛,天下似乎没有新鲜事,事实倒不尽然。抗战期间,郭沫若、洪升在重庆做五十大寿,称老称公,张恨水等一批资深报人极为惊讶,以为就年纪来说,似乎还不到时候。可是,正所谓“计划不如变化快”,在传媒极盛的今天,“新新人类”大行其道之际,文学界的心态年纪划分,早已似圈地一般,圈出了全新的内容。我所瞩目的文章家伍立杨先生,在尚未到不惑之年,却已被视为“老朽、遗老”,关心文坛时事的人,不免为之莞尔不已。读立杨的文章,你会惊讶于他为何能用那么些令我们有些陌生却又…  相似文献   

17.
健康·新知     
剪下一撮头发放进一台仪器里,40分钟左右便可知道你全身上下有没有毛病?听起来不可思议,但的确就有这样的检测方式。 根据北京空军总医院量子共振检测室的医生介绍,人体内部像地球一样存在着磁场,头发里的小磁场跟尿液或体液一样,是通过水分储存人体各器官的全部磁场信息。人体处在健康状态时,头发里储存的是健康密码,而当人体潜伏有疾病或在亚健康状态时,相关组织器官结构就会发生变化,磁场也相应改变。这种异常密码就会取代健康密码,在人的毛发、皮肤和体液中存在,量子共振就是检测头发里有无异常代码。可以说,检测头发就等于做了一个“全身体检”。  相似文献   

18.
新疆新源。新疆伊宁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在北京的七年间,我的又一次惊心而又刻骨的采访,就发生在这里……“我马上关你这个小记者!”2006年6月7日,为了解一宗有关单位数名女职工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我从北京来到新疆新源。“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跑到我们这儿来找碴!你知道后果吗?快把你的身份证拿出来,我得先查一下你的身份!告诉你,我们这是监狱,是国家的特殊单位,你以为你想来就来?”当日下午3时刚过,我正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市新源县监狱农场办公大楼二层办公室里。在这  相似文献   

19.
眼下的媒体里活得最不像媒体而又时时提醒别人自己是媒体的,大概非地产媒体莫属了。这让在地产媒体里混了十多年的我深以为耻而又无可辩解。地产媒体又大体可分为两个阵营,一是旱涝保收没心没肺地附属于大众强势媒体的地产周刊、地产专版们,一是朝三暮四费尽心机的“独立”的地产杂志们。  相似文献   

20.
银笙 《新闻知识》2001,(6):31-32
一篇稿子能不能成功,当然与谋篇布局和文字有很大关系,但更重要的是看能不能深入采访。有人说“深入采访是成功的一半”,我以为是“七分采访三分写”,也许有些偏激吧。   深入采访就看你 是否挖出别人不知道的东西   现在的一些记者到一个地方去采访,常常是随便问一问,要上几份材料就打道回府,这样怎能写出好的报道来 ?根据我自己的实践,我总要挖出别人不知道的材料才结束采访。   在这里,我想举一个文学创作上的例子。著名的法国大作家莫泊桑年青时曾拜福楼拜为师。他向福楼拜请教时,福楼拜讲了这样一段有见地的话:“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