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魏书·高句丽传》是十二家正史《高句丽传》之一,高句丽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它具有承前启后的史料学价值,表现在三点:一是《魏书·高句丽传》在十二家正史《高句丽传》中地位特殊,二是其史料广被后代史家或史著所认可和传承,三是它开辟了一种全新的《高句丽传》成传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明了高句丽在唐代存在的51年时间里,中原王朝对高句丽所施行的政策经历了一个从维持传统的怀柔安抚到连续兴兵征讨直至将其灭亡的转变过程,并且剖析了唐征高句丽的诸多原因。  相似文献   

3.
高句丽后期“城人”与“城体制”略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句丽“城人”即是高句丽各城中的军士。它是高句丽后期地方行政体制变化和部族化政权体制相作用的必然产物。“城人”是高句丽“城体制”社会结构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是高句丽山城防御所倚重的最主要力量。通过部族体制组织起来的“城人”使得高句丽后期的各“城”团聚成了一个个难以攻克的军事据点,是“城体制”得以取代五部制成为高句丽后期地方行政体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道教在隋唐之际传八高句丽,这一进程是中原王朝主动推广与高句丽自身渴求共同推动的结果。高句丽所学“道”的内涵有三个层面:第一,在教派上,高句丽崇信五斗米道。第二,在道术上.高句丽学习的主要是长生之术和禁咒之术等。第三,在道教典籍上,高句丽学习的主要是《道德经》、《易》等。  相似文献   

5.
根据高句丽历史的发展进程,从高句丽建国初期兼并战争确立疆域、中前期进犯辽东、中期军事扩张拓展疆域三个阶段,对高句丽的军事扩张活动和疆域变迁情况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6.
高句丽时期气候灾害主要有水灾、旱灾、风灾、雹灾、霜灾、雪灾、无雪、无冰、雷电共九种,且以旱灾、霜灾、水灾和雷电灾害为主;这些灾害的发生呈现灾害期和无灾期交替出现的特点.大致经历了三个多灾时期和二个少灾期;高句丽气候灾害发生,既有自然的客观原因,也有高句丽相关部门的治理不力、不作为等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7.
《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是再现高句丽政权昔日辉煌的蓝本和基础史料,它在高句丽政治、外交、文化以及考古方面的史料价值不容忽视。在区分了学界对待《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的三种不同态度的基础上,对其史料进行分类分析,得出两方面的结论,即认真对待其史料与中国正史史料的不一致现象,重视《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史料的独特性,使它更好的为高句丽的历史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8.
“高句丽”一词的翻译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句丽”一词在历史上曾有三种含义:一是作为族称,指高句丽族;二是作为地名,汉时曾设高句丽县;三是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地方少数民族政权(作为地方少数民族政权时,其名称也合有地名之意)。作为我国一个历史专业名词,它究竟应该如何翻译,也就是应当如何用罗马(拉丁)字母拼写呢?在对目前我国出现的几种拼写形式分析的基础上,文中认为应该严格按照《汉语拼音方案》规范拼写为Gaogouli。  相似文献   

9.
统一新罗并合了朝鲜半岛上旧属三韩的地域,没有也无意于北上占据本非三韩的高句丽故地。有唐一代,辽东即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故地主体仍然属于中原王朝,渤海国仅据有一部分高句丽旧地。所谓“统一新罗与渤海国的相互敌对很像一个被分割国家的南北两部分这样的说法”,显然是对历史的误解。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高句丽人的婚姻状况入手,勾勒了高句丽民族婚姻与家庭的演化情况;从高句丽民族的古老传说和平民、王公贵族的婚姻习俗以及考古材料中,可以看出高句丽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日益下降。  相似文献   

11.
高句丽第二十一代王文咨明王罗云在位期间,继承了其祖父长寿王北缓南战的对外策略,即对于中原王朝态度恭顺,且沿袭对北朝和南朝的两面朝贡,尤其是保持了与北魏的良好关系,为其在朝鲜半岛的军事行动解除了后顾之忧;其次,以武力威慑手段将与百济结盟的新罗拉回到其从属国行列,再次臣服于高句丽;最后,保持了对百济的军事压制,维系了高句丽的区域优势地位。经过文咨明王的一系列努力,巩固了高句丽在迁都朝鲜半岛后对内的政权统治和对外的战略优势。可以说,文咨明王是高句丽后期承前启后的一位统治者,亦是高句丽史上较有建树的一位君主。  相似文献   

12.
三、高句丽民族的起源与建国前的文化 高句丽最初在文献中记为高夷。《逸周书·王会解》记载,成王初营洛邑,大会诸侯于成周,天下四方各方国部落皆有代表出席。其中“西面者正北方稷慎大塵,秽人前儿……良夷在子。”“北方台正东高夷。”晋人孔晁注:稷慎,肃慎也;秽,韩秽,东夷别种;良夷,乐浪之夷也。高夷,东北夷高句丽。  相似文献   

13.
鸟羽——独特的高句丽帽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阐述了高句丽帽饰——乌羽的历史发展、演化的过程和它在高句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它所受到汉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句丽民族在其生存和繁衍中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即统称高句丽民族文化。通过阐述高句丽民族文化及其历史特点,民族文化在高句丽民族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分析高句丽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高句丽民族文化是衡量高句丽民族进步的重要尺度之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高句丽民族是一个喜欢歌舞的古代民族,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和舞蹈。公元5世纪,高句丽乐舞就传入中原,在隋唐宫廷乐舞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文献和高句丽古墓壁画中保留了一批关于高句丽音乐的珍贵资料,利用好这些资料,加强高句丽音乐的研究,充分发掘和展现高句丽音乐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总结和分析高句丽音乐研究的状况,阐释高句丽音乐研究的价值,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高句丽历史发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出发,充分利用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论证了高句丽建国前中国东北行政管辖范围、高句丽民族渊源与文化渊源。得出高句丽民族是中国东北的古代民族,高句丽国家是古代东北的民族政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历史与文化学科组建以来,在高句丽史学研究领域屡有新作出版。2008年3月,又出版了学科组成员杨秀祖的《高句丽军队与战争研究》一书。该书从选题研究的视角来看,视角新颖,别具匠心;从内容的构成来看,纵横交错,繁简得当;从写作的笔法来看,语言流畅,蕴含深意。  相似文献   

18.
高句丽中前期"城邑"作为地方一种管理组织方式,先后与"那部体制"及其后的"五部体制"并存。从三世纪末起至四世纪中后期,城邑逐渐成为在其征服地区普遍设置的一种管理方式,军事据点的性质较为明显。公元四世纪后期至五世纪,"城邑制"则随着高句丽领土扩张,在高句丽中央政权的控制下,成为在征服地域中普遍推行的,能够集军事功能、地方统治功能、整合属地民众和物资于一身,在其疆域内居于主导地位的地方管理体制。在三世纪中后期高句丽的城邑制官僚组织很可能是附属五部官制之下,五世纪随着高句丽在其疆域内广泛推行城邑制,城邑制的官僚体系也初具轮廓,但未完全从中央官制中分离出来。从此时期政体和社会发展程度看,高句丽毫无必要建立或照搬中原王朝的郡县制,不存在建立郡县制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典籍中的一些记载和有关史实为依据对高句丽的法律内容作出概括、论证。揭示了高句丽法律和司法的特征:即渊源的多元性;内容中的原始性;法律实施中的残酷性。  相似文献   

20.
高句丽中前期"城邑"作为地方一种管理组织方式,先后与"那部体制"及其后的"五部体制"并存.从三世纪束起至四世纪中后期,城邑逐渐成为在其征服地区普遍设置的一种管理方式,军事据点的性质较为明显.公元四世纪后期王五世纪,"城邑制"则随着高句丽领土扩张,在高句丽中央政权的控制下,成为在征服地域中普遍推行的,能够集军事功能、地方统治功能、整合属地民众和物资于一身,在其疆城内居于主导地位的地方管理体制.在三世纪中后期高句丽的城邑制官僚组织很可能是附属五部官制之下,五世纪随着高句丽在其疆域内广泛推行城邑制,城邑制的官僚体系也初具轮廓,但未完全从中央官制中分离出来.从此时期政体和社会发展程度看,高句丽毫无必要建立或照搬中原王朝的郡县制,不存在建立郡县制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