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杨玉蓉 《中国索引》2007,5(2):24-26
中国文学乃全球最古老最丰富的文学遗产和财富之一,近百年来,西方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研究兴趣经久不衰。学无边界,学无止境,“中国文学界也应当在纵向挖掘的同时,关注不同文化区域尤其是西方学界对中国文学的研究成果,加强对异域资源的借鉴意识并开展具体的对话,由此可以探讨新的研究范式并提供新的建构平台”.  相似文献   

2.
在自谦为"游击战式"的西方文学译介活动中,萧乾以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和对西方文学的长期关注与敏感度向中国读者译介了大量优秀的西方文学作品。尽管期间波折不断,但依然促进了现当代中西文学的交流传播。  相似文献   

3.
<正>译介文学最初是从比较文学中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对文学翻译进行的研究,主要是对其文化层面上的研究。众所周知,翻译的目的是使用不同语言及文字的人们能彼此进行相互的沟通与交流,以达到交流思想及文化的目的。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人们就要求翻译一定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与  相似文献   

4.
在他的心目中,真正严肃的台港文学研究应该客观公正,不存偏见;不论是哪个山头的,只要是好作品,就要一视同仁。古远清教授的自选集分为《台湾篇》、《港澳篇》、《大陆篇》、《海外华文文学篇》、《史料篇》及《附录》,共计60多万字。在书中,作者的目光超越了传统的研究思维模式,整合分流了两岸三地的文学,把研究的视角创造性地运用于大陆、台港澳文学的四度空间之中,对两岸三地文学作整体观照和全景描述:或关注“九七”前夕的香港文坛,或关注中国内地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走向……大凡世界华文文学当下热门话题,均逃不过他锐利的眼睛。其实,比起捷足先登的福建、广东、北京、上海等地的台港文学研究工作者,古远清无疑属  相似文献   

5.
作家没有界限作为中国文学斜挑出的一支新军,网络文学已成为一块新开垦的处女地,充满生机与活力。其前所未有的自由度是传统文学无可比拟的。网络文学同传统媒体中的文学有许多区别,最明显的一个区别是,网络文学不愿意进入传统文学媒体划地为牢的那个“话语圈”。然而传统文学媒体的大多数读者对于这种“话语圈”的现状只能无可奈何,这真是一件让人悲哀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微博文学是现代传媒技术与文学联姻的产物,凭借多终端传播的新技术,以其独特的文本叙述方式和迅捷的传播特质,成为诸多网络文学中的新品类。将微博文学纳入传播学的视野,关注其新媒体文学的属性,发掘其在文本呈现、文学传播、接受模式等方面的特质,是研究这一文学样式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这是别具一格的春节茶话会,清茶一杯,中华大典文学典有关专家学者、出版者品饮清茶,漫话文学典。文学典已出17册,4000万言,还有一个尾巴不久也即将完成。这样一套书,恒古未有,难怪使人们兴奋不已。郁贤皓教授是最早参与文学典编纂的学者。他深沉稳健,谈起文学典,却激情满怀。他难忘当年启动时的困境。他说:文学典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那时,我们谁也不知道怎样动  相似文献   

8.
<正>徐志摩不但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而且还是一位成果卓著的西方文学翻译家。同时,他在西方文学翻译理论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为了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徐志摩自觉不自觉地根据国内文坛的价值取向,主动地融入到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中去,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于对中西方社会的充分了解,徐志摩首先有选择地对西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界对宋代书院与文学关系的研究尚有不足。基于书院的学术性质和宋学发展的特点,关注学术与文学的互动关系,是书院研究的一个独特视角。这也和当前思想史和文学思想史研究的趋势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梁实秋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及翻译家。在他一生中不仅文学作品著作等身,其翻译活动也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很值得进一步去探究梁先生对西方文学翻译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或许在我们记忆中,作家是如陈忠实般厚积薄发的长者,是如余秋雨般睿智洒脱的女人,是如王安忆般细致沉着的知性女性,还是如王朔般嬉笑怒骂、玩世不恭的文学顽童.  相似文献   

12.
《文学季刊》和《水星》是30年代北平文坛上重要的文学刊物。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现代文学和期刊史研究中并未得到充分重视。两刊诞生后在当时复杂的文坛上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其中支持左联却并不多为人知。本文将从两刊与左联机关刊物的关系、编辑的左倾、有意为之的京派味及茅盾对于两刊超乎寻常的关注等方面分析《文学季刊》、《水星》与左翼的办刊倾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图法》“中国文学研究”的类目设置不符合学科内容的内在体系,也不利于文献检索。《中图法》应该从文学研究的本质属性和文学研究的实际需要设置“中国文学研究”的类目。  相似文献   

14.
台湾文学研究是近20年来新兴的文学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独特的历史和现实境遇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其学术价值正随着文学研究领域的多极化拓展而日益受到重视。当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整体中,台湾文学研究仍处于边缘的位置,其材料积累、研究深度和受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事实上,台湾文学的独特文化经验和所处的历史与现实时空在整个中国文学范畴内均是独一无二的,它的特殊性、创作成就和学术意义还远未被充分认识,学界对台湾文学的隔膜和生疏的状态也未得到根本改变。在台湾和日本,甚至北美汉学界,这方面的研究正逐渐成为显学。它…  相似文献   

15.
伴随宽带上网的普及、网民数量的增加、名人博客的流行,网络文学也随之热络起来。网络文学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虽然在学术界尚有争议,但是,网络文学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本固枝荣、根繁叶茂,则是不争的事实。大致而言,网络文学的繁荣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文学网站数量众多。发布纯文学或杂文学作品的网站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6.
文学不但反映现实生活,而且也反映人的心灵和梦幻。从文学本文中往往能得到最直接、最深刻、最丰富的关于人的知识。因此,我选择从中国文学本文来讨论中国女性,并展望女性研究的前景。 女性这个符号在中国文化中,也像在其他文化中一样,有着极其复杂的内涵,并且一向由男性定名、规范和解释。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女性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发展,手机不仅仅是人们重要的通信工具,还是有很强覆盖力的传播载体,因此,手机被称为新兴的"第五媒体",并且以这一媒体为载体的文学称为"手机文学"。手机文学改变了传统文学的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学的生存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影、电视、网络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由传统的文字时代向数字时代、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和E时代过渡,在此过程中,新媒介的图像化、迅捷化、市场化让人们了解了更多不同方面的知识和资讯,形成了现今社会获得信息不可缺少的传播途径,文学也在新媒介的影响下由传统文学向新媒介文学迈进,如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于是新媒介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补充、置换甚至颠覆  相似文献   

19.
许敏 《兰台世界》2012,(16):16-17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南汇人,中国现代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多才多艺,在文学、音乐、绘画等多个领域均有一定建树。而其一生最重要,取得成就最高的领域是对于西方著名文学作品的译介  相似文献   

20.
郭新闯 《大观周刊》2010,(41):22-22
伴随着网络文学的勃兴和繁荣,近年来短信文学也通过手机的广泛使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短信文化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中,短信负载着文化含量使其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存在方式”。的确,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短信文学的确成为文学领域内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重要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