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符冰 《声屏世界》2004,(2):57-58
2003年普利策新闻奖揭晓了,其中特稿写作奖给了《洛杉矶时报》索尼娅·纳扎里奥的长篇报道《恩瑞克的旅行》。该报道描写了洪都拉斯少年恩瑞克寻找移居美国的妈妈的危险旅程,整个报道“动人”、“详尽”(普利策奖评委语),①而且,《恩瑞克的旅行》还同时获得了本年度普利策新闻奖的专题摄影奖。②据称,为了写这篇报道,记者索尼娅·纳扎里奥和摄影记者唐·巴特雷蒂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采访,在此期间他们“沿着偷渡者的路线穿越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国境和墨西哥31个省份中的13个,先后搭乘长途汽车、货车、油罐车、卡车,和偷渡客一样躲避沿途的检查…  相似文献   

2.
朱咏东  梁敏 《新闻知识》2007,(12):53-54
黄色新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源自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的竞争。1895年,威廉.赫斯特收购《纽约新闻报》,开始同普利策的《世界报》展开竞争。在赫斯特进入纽约新闻界前,普利策的《世  相似文献   

3.
2003年普利策新闻奖揭晓了,其中特稿写作奖给了《洛杉矶时报》索尼娅·纳扎里奥的长篇报道《恩瑞克的旅行》。该报道描写了洪都拉斯少年恩瑞克寻找移居美国的妈妈的危险旅程,整个报道“动人”、“详尽”(普利策奖评委语),①而且,《恩瑞克的旅行》还同时获得了本年度普利策新闻奖的专题摄影奖。②据称,为了写这篇报道,记者索尼娅·纳扎里奥和摄影记者唐·巴特雷蒂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采访,在此期间他们“沿着偷渡者的路线穿越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国境和墨西哥31个省份中的13个,先后搭乘长途汽车、货车、油罐车、卡车和偷渡客一样躲避沿途的检查…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奖名单,4月16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揭晓。《洛杉矶时报》获最高奖——“为公众服务成绩最佳奖”。该项奖是12项普利策新闻奖中唯一的金质奖章奖,专奖给一个记者和编辑小组的。这次《洛杉矶时报》之所以获得此奖,是因为该报两名编辑和11名记者进行了一千多次采访,向1,500名南加利福尼亚州人了解有关当地社会、文化和政治情况后,写了题为《拉丁美洲人》的系列文章。这组文章在该报连载27期,是美国报业史上最长的报道之一,促进了非拉丁裔居民对拉丁裔居民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目击     
大奖揭晓 4月7日,2003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揭晓。《洛杉矶时报》摄影记者唐·巴莱蒂凭一组反映中美洲年轻人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到美国的照片获得特写摄影奖(上图)。国际新闻  相似文献   

6.
从普利策新闻奖透视美国新闻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萌 《新闻记者》2004,(6):20-21
普利策新闻奖是由美国著名记者和报纸经营人约瑟夫·普利策创立的。自1917年颁奖以来,其获奖作品一直被誉为“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获得该新闻奖更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我们知道,新闻作品往往折射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价值标准和文化传统。作为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集中体现了美国主流的新闻价值观。2004年4月5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布了第88届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名单。在本届普利策的新闻奖项中,共有7家报社获奖;《洛杉矶时报》继去年拿下3个奖项之后,今年又拿下“突发新闻报道奖”等5项大奖,成为最大的赢家。…  相似文献   

7.
20 0 4年4月5日,第88届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普利策新闻学院揭晓。从今年起,单项奖的奖金从750 0美元提高到1万美元。《洛杉矶时报》是本年度的最大赢家,该报一举囊括了突发性新闻报道奖、全国报道奖、文艺批评奖、社论写作奖和特写摄影奖5个奖项。在今年获得大胜之后,《洛杉矶时报》历次获得的普利策奖项数量已经上升到了3 5个,名列第四位。《纽约时报》今年得到为公众利益服务奖,累计获奖达90项,高居首位。《华盛顿邮报》卷土重来,再次获得了国际报道奖,以累计获奖3 7项居第三位(今年和去年均未获奖的美联社以46项居第二位)。今…  相似文献   

8.
法新 《新闻实践》2005,(4):i002-i002
4月4日,2005年度普利策奖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揭晓,来自《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美联社等多家  相似文献   

9.
和往年一样,今年的4月中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布了2004年(第88届)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名单。在本届普利策的新闻奖项中,《洛杉矶时报》继去年拿下3个奖项之后,今年又拿下“突发新闻报道奖”等5项大奖,成为最大的赢家。而以往在普利策奖项中风光无限的《纽约时报》因为受到记者造假丑闻的影响,只拿到了一个奖项。综观本届普利  相似文献   

10.
<正>数码影像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从事新闻传播的图片编辑来说无论在工作方式还是工作理念上都带来强烈冲击,在面对愈演愈烈的数字图片造假问题时,也对图片编辑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一、图片造假的根源及危害数码技术的泛滥、新闻道德缺失、媒体之间的恶性竞争以及主管部门监管不利是造成新闻照片造假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2004年4月,美国《洛杉矶时报》某记者参选普利策奖的照片被检测出造假,为《洛杉矶时报》带来了不小损  相似文献   

11.
黑色的细节     
徐斌 《新闻实践》2012,(2):84-I0004
《帮会冲突受害者》是一组黑白照片。如要更恰如其分地表述,那是一组黑色的照片。 照片的作者、《洛杉矶时报》的芭芭拉·戴维森,以黑色的凝重笔调,记录了一组洛杉矶帮会暴力;中突中的无辜受害者的悲惨命运。并以此获得2011年普利策特写新闻摄影奖。与以往许多的普利策奖照片一样,这组照片的风格犀利、直接、冷竣、细腻,既有浓墨之写意。又有工笔之严谨,读来不得不让人佩服摄影师戴维森经营影像的深厚功力。  相似文献   

12.
一、普利策奖昭示美国新闻界揭丑传统 为全世界新闻界瞩目的普利策新闻奖每年4月份揭晓。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提名作品昭示的是美国新闻报道以负面报道为主的“揭丑”传统。  相似文献   

13.
据美联社报道,在美国时间星期一揭晓的2007年普利策奖获奖名单中《,华尔街日报》赢得了两项荣誉,其中一项是普利策优异公众服务奖,这是由于《华尔街日报》在2006年报道了影响美国企业的优先认股权丑闻,另外一项是《华尔街日报》全体职员赢得的普利策国际报道奖,主要是因为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负面影响进行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翻开报纸,“记者日记”、“记者手记”、“采访札记”等日记体新闻专栏频频见诸报端,日记体新闻不仅受到业内人士青睐,也越来越引起受众的关注。从中国黄远生的《新闻日记》、王匡的《南征散记》,到美国H·C·比辛格的《坠落中的客机》、获得过普利策奖的戴维·祖基罗的《生为南非黑人》,这些日记体新闻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新闻史上,有两个鼎鼎有名的报业大王。一个叫普利策,另一个叫赫斯特。1883年,普利策在纽约创办了《世界报》,他的名字和报纸震动了美国新闻界。赫斯特年轻时不爱学习只贪玩,但对办报却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直潜心研究着普利策办的《世界报》。1887年,24岁的赫斯特接过了银矿老板父亲的《旧金山考察报》,学着《世界报》的办报方法,使考察报成了旧金山最畅销的报纸。1895年,他发誓要与普利策争个高低,便来到了纽约,创办了《纽约日报》。  相似文献   

16.
国内传媒对今年普利策奖揭晓的报道盛况空前,有报道说连《时代》、美国《新闻周刊》都被拒之门外,实际上普利策奖从来只颁发给报纸和通讯社  相似文献   

17.
苏蕾 《新闻实践》2008,(4):63-64
2007年的普利策新闻奖与2006年相比没有出现类似"卡特里娜"飓风报道这样的获奖焦点,主题较为分散,但获奖作品一如既往地延续了普利策的评奖倾向:揭露腐败,关注弱势,比如对大学体系任用亲信现象的调查报道,对单身母亲以及患病儿子的摄影报道。值得注意的是,第91届普利策批评奖颁给了《洛杉矶周报》的食评家乔纳森·戈德(Jonathan Gold),这是批评奖设立38年来餐馆批评第一次获奖。  相似文献   

18.
“无论从经验还是从才干来讲,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都是美国本世纪最优秀的记者之一。”这是美国作家戴维·哈尔伯斯坦对索尔兹伯里的评价。一个记者梦寐以求的普利策新闻奖并不能说明他人生的全部价值。倒是人们对他作品的赞赏,却给他带来了莫大的欣慰和乐趣。特别是他那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以下简称《长征》),给人以激励和启迪。索尔兹伯里在写完震撼世界的中国25000里长征的著作之后,现在正为撰写《新长征》紧张地采访。  相似文献   

19.
《新闻记者》2015,(5):57-57
美国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4月20日在哥伦比亚大学宣布2015年普利策奖获奖名单。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市《信使邮报》的系列报道《至死不分离》获得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  相似文献   

20.
封面链接     
《美国新闻学评论》2005年6月-7月刊加里·韦布之死2004年12月底,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美国著名调查记者加里·韦布在家中举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这是美国新闻史上悲伤的一天。”科恩布卢姆,美国国家安全档案负责人之一,如此评价。加里·韦布是《圣·乔治信使新闻报》前记者。1996年起,他在《信使新闻报》上发表连续调查性报道《黑暗联盟》,揭露里根政府领导下的中央情报局秘密支持洛杉矶贩毒行动,并用贩毒收入资助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报道一出,旋即引起民众反对中央情报局的游行,同时也招来政府对报道的多方干预。不久,《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