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12年6月22日,《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于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此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英国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联合主办,精选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珍藏148件(套)精美瓷器,包括明代早期外销瓷、西方在中国定制瓷器、19世纪中期欧洲仿制瓷器,以及部分英国收藏家曾经收藏的中国官窑瓷器精品。此展展品之丰富和精美程度,在过去展览中实属少见。  相似文献   

2.
瓷器是古代中国的伟大发明,集艺术的博大精深与工艺的精雕细琢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古代瓷器作为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品,历史上广受世界各国喜爱,仅以欧洲众多皇室贵族为例。长期以来他们无不以能够拥有和收藏中国的瓷器作为其身份显赫地位荣耀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瓷器——庄绍绥收藏》一书于日前正式出版。该书图文并茂,详尽辑录庄士机构国际有限公司主席庄绍绥先生历经数载悉心搜集的珍稀中国官窑瓷器,极具珍藏价值。  相似文献   

4.
提及瓷器,人们便会想到中国。那流光溢彩的各类青花瓷、釉里红瓷、粉彩瓷、珐琅彩瓷……泛着珍珠般的光泽,见证了中国制瓷历史的辉煌与灿烂。泥与火的交融,锻造了世上独一无二、颇具神奇魅力和传奇色彩的艺术珍品——瓷器。当人的肌肤与之亲触时,瓷器温润的质感、剔透的光泽令人感恩上天给予中国的神奇馈赠,瓷器是高贵神性的人间奇迹。从远古原始陶盆的粗犷稚拙,到宋元瓷器的细腻精致,再到明末清初外销瓷器的丰富华美,中国瓷器走过的是一段漫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瓷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聪慧睿智的匠师将同样是国粹的中国画引入其中,极大地增加了瓷器的美感。恽南田、八大山人等古代国画大家的作品,均为绘瓷样式而被大量复制模仿,使瓷器身价陡增。在现代绘画中,被古代文人视为“匠者所为”的瓷器,与剪纸、皮影、年画等均受到画家重视并被吸收借鉴。  相似文献   

6.
“2012土耳其中国文化年”于2011年12月12日正式拉开帷幕,2012年12月4日圆满落幕。历时整整一载的“中国文化年”诸多活动,仿佛旋过土耳其数十城市的一股强劲“中国风”据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文化处统计,“中国文化年”框架内,共有87个与中国文化有关的项目与团(组)赴土耳其进行交流,中国访土人员约1700人(次),共实现近400场展览和艺术表演,交流项目涵盖杂技、影视、教育、舞蹈、音乐、戏剧、展览、青少年、美食、图书出版、新闻媒体、宗教、智库和动漫等领域;现场出席相关活动的土耳其观众近24万人(次)总之,“中国文化年”项目覆盖安卡拉、伊斯坦布尔、伊兹密尔、安塔利亚等40多个土耳其的城市,成为两国建交以来中国在土耳其举办规模最大、历时最长、项目最多、门类最全、层次最高、延伸地区最广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7.
《中外文化交流》2008,(10):91-91
在英文中,China既指中国,亦指瓷器。此意义的交叠,足以说明中国在世界陶瓷史上的优先地位及陶瓷在中国艺术文化上的代表性。姑且不论商代中期近似瓷器的器物制作,自东汉发明青瓷以来,瓷器历经白瓷、唐三彩的发明和各朝名窑的推衍,迄今至少已1800年历史。在这个漫长的物换星移的长河中,瓷器在形体、釉色、装饰技巧、纹样、烧制程序上的繁异表现,自使其成为美学议论无法泛泛言之的场地。  相似文献   

8.
凡到土耳其观光的游客,都要到夜总会观赏肚皮舞这一绝技.肚皮舞也叫东方舞,由于女演员的腹部裸露在外并有精彩的表演动作而得名.关于它的来历,说法不一.在土耳其,正统的说法是起源于土耳其宫廷,后随奥斯曼军队出征传入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并渐渐从宫廷进人民间.相传,奥斯曼帝国开国元勋、苏丹王法蒂赫·奥斯曼是一位善战且好色的君主.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他在首都君土坦丁堡王宫里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女人宫”.宫内,除他之外,不准任何男人随便进入.他下令从被其征服的巴尔干国家中挑选美女进宫,供其享  相似文献   

9.
《中外文化交流》2013,(6):82-85
以“丝路之源,魅力中国”为主题2013土耳其“中国文化年”在土耳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国文化年”为土耳其观众奉上的中国文化盛宴姿采缤纷,得到了土耳其观众的热情欢迎和广泛喜爱。2013中国“土耳其文化年”已于3月在京开幕。由此,来自土耳其的戏剧、电影、芭蕾、民间舞蹈、手工艺、美术、传统及古典音乐等领域的艺术家,将在一年内向中国观众展现土耳其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优秀的现代艺术。——编者  相似文献   

10.
越窑的鼎盛     
越窑是中国青瓷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一个窑系,从东汉晚期真正瓷器出现至南宋时期停烧,其烧造历史近一千年。商周时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河南、河北、山西和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和浙江等地区都出现了原始瓷。但到东汉晚期,浙江上虞地区的原始瓷最终发展成真正的瓷器。这就是越窑早期的青瓷。三国两晋是越窑的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越窑产品与此前相比,烧制技术已经  相似文献   

11.
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创造之一,被西方视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艺术独创,与丝绸一样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象征。中国与拉丁美洲虽然远隔万水平山,但仍不能阻止由国瓷器文化的传播。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海洋贸易发展了起来,沟通了世界各地的联系,逐渐把世界纳入了一个整体的市场。由于海洋贸易便于瓷器的大量运输,使在新航路开辟前仅有西方王公贵族才能享有的中国瓷器成为殖民地拉美各地民众较为普遍的生活用品。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拉美各地先后沦为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地,中国瓷器也随着欧洲殖民者一起传播到了拉美,最初是葡…  相似文献   

12.
唐卫 《寻根》2014,(4):35-39
<正>18世纪法国流行洛可可美学,有种说法认为这是全面学习中国风格后的产物。然而,通过对瓷器在西方传播历史的考察和对于文史专家、翻译家杨宪益文章的考证,集中于中国青瓷为例及对西洋名称Celadon词源的考证,得知中国文化对法国洛可可美学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3.
瓷器是中国送到欧洲的最高雅、最令人心动的礼物,它与原产地牢固地连在一起,以致瓷器的英文名称就是“china”。欧洲人如19世纪英国的散文家兰姆(1775~1834年)正是通过绘制在瓷器上的玲珑人物、自然景物、风情习俗感受中国的。17世纪初,荷兰人劫掠了葡萄牙的大帆船,将船上的中国物品运往阿姆斯特丹拍卖时,欧洲的妇女惊诧于中国瓷器的典雅美丽,在她们眼里,这种天赐的宝物如此圣洁,以至不敢用手触摸。这种神圣性还和传说中中国瓷器能够消灾解毒及其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的独特要求有关。关于中国瓷器的制作,西方人说法不一。培根(1561~1626年)…  相似文献   

14.
到保加利亚以后,我去了普罗夫迪夫。这是保加利亚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这个不大范围内,似乎就可以在保加利亚的历史与今天之间穿梭漫游。在古老的街区中漫步,曾经维护的和未曾维护的房屋,都向来者讲述着历史,色雷斯、拜占庭、奥斯曼、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的各种风格,都能在这些建筑的砖瓦中找到。落座在老城区的咖啡馆里,手捧一杯咖啡,无须过多地想象,你就回到了保加利亚的历史。起身去不远的步行街,扑面而来的是时尚的街区,时尚的商店,时尚的橱窗,时尚的美少女。保加利亚的历史和今天,就被如此紧密地压缩在一起了。折射——…  相似文献   

15.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83-183
6月1~5日,为庆祝中国和土耳其建交40周年,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土耳其电影制片人协会共同主办的土耳其电影周系列活动在上海举行。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由于伏尔泰、狄德罗、莱布尼茨等著名启蒙思想家的介绍和推崇,在整个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大陆,“汉风”(借今天的话说,可谓“中国热”)曾风靡一时。那时,欧洲人对来自东方古老国度的一切都感到新鲜,他们不但喜欢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且热衷于模仿中国式的艺术风格和生活习俗,从这古老优美的东方文明旋律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和陶醉。于是,德国迈森烧出第一窑中国式的精美瓷器,法王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建起了具有中国情调的特里亚依宫,德国科伦大主教也喜欢像个中国大老爷似的让人用轿子抬着去巡视教区,………  相似文献   

17.
<正>2009年12月21日至2010年3月5日,武汉博物馆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联袂推出《欧洲瓷器历史展》,让江城观众在管窥西方瓷器艺术的同时,了解中国瓷器在近代西方经济发展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中国瓷器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晚明时期,中国瓷器就行销欧洲。中国外销瓷器雅致精  相似文献   

18.
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珍藏着一方极其珍贵的红军大印,它见证了20世纪20年代洪湖地区波澜壮阔的赤色革命历史。这方大印为木质方形,保存基本完好,印面阳刻篆文"中国红军独立第一师师部印"12字,竖排三行,每行四字。本文从这方印章的发现过程、印面释文、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相关考证,亦是对土地革命时期洪湖苏区革命历史的一段回顾。  相似文献   

19.
陈文平 《寻根》2001,(2):64-77
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是全世界收藏中国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该馆东方馆内所藏中国历代珍贵物,从殷商钟鼎、周秦器皿、汉唐物、宋明瓷器到清室宫廷奇珍异宝,无所不有。举世闻名的《女史箴图》就藏于该馆。《女史箴图》为隋唐时期摹本,是东晋画家顾恺之传世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件,为清宫旧藏。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珍藏着许许多多的中国陶瓷。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内设有“东洋馆”,整个二楼5个展室都陈列中国古代美术作品,其中不少是陶瓷,从原始彩陶到唐宋以后的陶瓷等,应有尽有。其中有一件中国浙江烧制的“天鸡壶”,是中国古代流行的一种泡茶用壶,其嘴呈鸡头状。中国陶瓷在日本的出土文物十分丰富。据1985年统计,日本全国在近SOO处遗址中发现了中国陶瓷,其中主要有越窑、龙泉窑的青瓷,景德镇的青白瓷、白瓷,建窑天目(黑釉)瓷等。东京、京都、奈良等日本国立博物馆都陈列着大量的龙泉青瓷。龙泉青瓷始于五代,盛于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