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传统的字、画很讲究“布白”的艺术,有的地方浓墨重彩,有的地方却惜墨如金,但整幅字画却因为布局的合理而使神态更生动,意境更深远,情趣更盎然。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数学教学更具有艺术的特征,因此,合理“布白”是数学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时间有限,不少老师感到课时不够,进度难以完成,即使完成了进度,也唯恐“质量”(考分)上不去,因此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使教学结构的密度过大;有的老师则把“精讲精练”误解为“少讲少练”,削足适履,…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因此,我们的教研也一定是基于学生的。而小学生需要老师不断的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观念,快乐教学充分调动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在老师和学生合作的气氛中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实施陕乐教学重点在课堂上,而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老师和学生双方各自对教学活动的情感态度,老师和学生双方的人际关系和互相作用与其教学方法,也就是老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乐学”。  相似文献   

3.
罗宜填 《海南教育》2014,(22):39-40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能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我也经常听到学生私聊时说:“很喜欢×××老师的课,不是因为别的,只是他很上课搞笑,我们也很轻松地在课堂上就学会了知识。”的确,在新课程理念中,具有幽默感、亲和力的教师越来越能“笼络”学生,而严肃、传统的教师越来越不适应教学的时潮,逐步走向落后或被淘汰的边缘。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逻辑严密性、应用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4.
作为做语文老师,不光要有语文老师的感性,教会孩子各种语文知识,也要有数学老师的理性思考,把逻辑思维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数学的“加减乘除”是最基本的运算方法,我试着把它们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5.
案例一:某私立中学一位老教师给《钱江晚报》写信,信中说到:“有一次双休日,我坐校车回家人多车挤,有的中学生没有座位,刚上车就听到学校领导大喊:所有的老师站起来,给学生让座!钱老师一下子愣住了。因为在我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只有中学生给老师让座,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老师要给学生让座的印象。或许是我的观念旧了,真的“落伍”了;或许自己是孤陋寡闻,因为这种现象在公立学校也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多年来一直存在着“学生怕写.教师怕教、怕改”的现象: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因为脑子里没有素材,因为不能巧妙组织语言,因为没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老师为什么怕?因为仅仅一节课的引导,往往是老师声嘶力竭,学生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7.
邱学华 《广西教育》2010,(10):31-31,34
黄爱华老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我们将其浓缩成一句话:创造活的数学课堂。我们也无意给黄爱华老师的教学冠以“XX模式”的意思,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老师,你想要给他的教学有一个恰如其分的概括,那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黄爱华老师“活”的数学课堂,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我觉得自己是个“差生”,一个十足的灰头灰脸的“差生”。尽管老师嘴里不说,可我是一直这样认为的。因为自己的成绩一直不理想。老师今天教了这,我呢?明天就忘记那!从老师的叹气声中,我知道他对我的失望。当老师觉得烦恼时,还有一群小干部来“教导”我,决不比老师逊色,可我压根儿不知道要说声谢谢。日子一长,我发现小老师也远离了我,我成了一匹“孤独的狼”。有一次,又考试了,结果出乎意料的差,因为我的作文离题了,分数是可想而知。老师气得满脸通红,我知道老师肯定要下“疾风暴雨”了。为了迎接这场“暴雨”,我做了一下深呼吸,并扬起了高傲…  相似文献   

9.
据我所知,对课文后的“思考和练习”的处理方式,在农村初中大概有这样几种:一种是在课文讲读教学结束后,将练习题集中起来逐条进行解答。有些完全可以在讲授中一并解决的,也一律到最后才回过头来给学生“炒冷饭”;另一种是少数老师图省时省力,干脆将练习题答案抄给学生或报给学生笔录。这样一来,尽管“答案标准,批改顺当”,但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久之,学生势必养成“等饭吃”的习惯;还有一种是索性一放到底,完全让学生自己去“对付”。这样,一些较难的题目便变成了“疑  相似文献   

10.
一位老师教学《乌鸦喝水》时,先作了一番演示,然后提问学生:“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一位学生回答:“因为乌鸦头太大。”老师微微一愣,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马上又请一位同学回答:“因为瓶口太小。”“对!”老师随即作了肯定。其实,第一位同学的回答虽然离“谱”(教材),但并不算错。对于“乌鸦的头伸不进瓶口”这一事实,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出不同的回答,既可说“乌鸦头太大”,也可说“瓶口太小”。当老师演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中老师常埋怨学生“启而不发”,而不善于从“启而不发”中反思自己是否“启不得法”,进而修订教案另辟蹊径,以期“启而得法”,因为智者千虑难免一失,教师也不是完人。下面仅从初中化学教学摘取一、二为例,小议“启而不发”与“启不得法”。 一、铺垫不够,坡度难爬 [例1],学生学了第三章化合价后,老师提出了有关“加碘盐”的问题,由于加碘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见而不知的问题,所以容易调动学生的情绪。教师设计的是“加碘盐加入的是一种含氧酸钾盐,其中碘元素+5价”,要求学生写出其化学式。有关盐的系统知识是第八章的内容,而  相似文献   

12.
老师在平时作文教学中 ,总是对学生强调 ,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要求学生多写光明面、积极面。这当然不错。但这还不够 ,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不仅存在着真善美 ,也存在着假丑恶。所以 ,我们在培养学生发现真善美的眼睛的同时 ,也要培养学生发现假丑恶的眼睛 ,培养学生能捕捉并揭露社会中假丑恶等不良现象的能力。一、培养学生发现“假丑恶”的必要性①培养学生个性作文的需要 ,也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的需要。在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中 ,老师总是强调“生活总是美好的”。老师也总是习惯于让学生写“人间的温情” ,写“世界的美丽” ,却…  相似文献   

13.
许多语文教师,惊羡王崧舟老师的剑气合一.陶醉于孙双金老师的主题教学,感染于窦桂梅老师的激情飞扬,为这些教学大家的独特教学风格所折服。但仅限于闲谈之余的“临渊羡鱼”而已,却不会、不敢、也不想“退而结网”。有人说:“大家的教学只可观.不可学。”因为综观所有的名师课堂,不论风格有何迥异,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内涵”。如果说形式靠的是技巧,可以模仿,内涵靠的就是功底,只能“潜心修养”。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的“过程教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过程教学观的提出一般认为“过程教学“是相对于“结论教学”的一种教学过程 ,也有人认为“过程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本文提出 :应把“过程教学”上升为在各种教学模式及其教学过程中都具有指导意义的一种教学观点 ,即“过程教学观”。笔者从自己十余年的教学实践、学习和研究中越来越感受到“过程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不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不进行必要的思维活动过程的训练 ,死记硬背 ,不通过“过程”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生怎么会对数学产生兴趣 ?数学之所以“枯燥无味” ,就是因为缺乏“过程”的辅佐。哪怕是“应试…  相似文献   

15.
十全十美的东西,世上是没有的。“缺憾”就是生活,具有永远的魅力;“缺憾”也是一种教育教学的资源,教育因“缺憾”而变得生动、精彩、丰富。遭遇几次不同的“难堪”,也可以说是“缺憾”,这些“缺憾”给我的教育教学生涯带来精彩的感悟。一、回答不了学生的提问在一次生物课上,我让学生即兴发言来提问老师。因为学生的提问超过了书本、超过了我所了解的范围,结果有几个学生的问题,我自己也不能够给出正确答案。当时,心中第一感觉就是在学生面前“丢了脸”,没了自己的“师道尊严”。但是,我转念一想:“这不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教学契机吗?”于…  相似文献   

16.
《中学历史教学)2007年第6期发表了周朝阳老师《2007年广东省初中历史优质课观摩课暨教学研讨会综述》一文,提到“在本次活动中有老师讲《宋代社会生活》,出示的一幅图片不是交子.而是北宋的纸币”。我认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交子”就是纸币.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相似文献   

17.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笑话:某低年级教师让全班学生自由画一幅画。下课时,这位教师发现有一位学生交上来的是一张白纸,于是问他:“你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说:“我画的是牛吃草。”“那么草呢?”“被牛吃完了。”“牛呢?”“牛吃完草走了。”这位学生虽然有恶作剧之嫌,但他的回答却不能不让我们惊叹那异于常人的想像和思维。笑话没有下文,也不知文中的那位老师是如何对待这位学生的,但我想,这位学生如果能得以正确的引导,将来成为一位可造之才也未必没有可能。 传统的教学中,具有这种思维的学生却往往因为他们的非传统性,被众多老师视为“…  相似文献   

18.
“以偏赅全”这个词在实际生活中其实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尤其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偏赅全”作为一种常见的文法错误而存在。比如语病题、文本阅读选择题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种错误类型。老师往往会有意无意的将其板书在黑板上,也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将“赅”写成“概”。我前些日子就遇到了这种尴尬。我正唾沫横飞,自我陶醉地讲解怎样的错误是“以偏概全”,突有一学生手捧《现代汉语词典》告诉我:“老师,‘概’错了,应是‘赅’。”我以为这个学生是在搞恶作剧(因为他一向比较调皮),将信将疑地走到他身边,一看词典,傻了。  相似文献   

19.
“习惯也是生产力,尤其是良好的习惯”。这是我们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最为成功的经验之一。我们都知道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单有老师的“教”,没有学生的“学”,那么教学还只是空中楼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着“假学”“假懂”“假做”“假听”和“假考”等五种假象,为此我们认为学生学习也要“打假”,因为只有重视发现和矫正学生学习中的五种假象,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才能创造和提高“教育生产力”。“假学”现象学习无计划,我们称之为“假学”。具体表现在:1.老师推着走,老师怎么讲,就怎么听;老师讲什么,就…  相似文献   

20.
“结巴”老师是我们英语老师,因为他说话有些与众不同,所以叫他“结巴”老师。一次英语课上,“结巴”老师给我们讲解一个英语词组,可他怎么也说不出话,用手连续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