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有150多名组成人员,通常每两月开一次会,审议制定全国性法律。这150多人手中的权利可谓大矣。他们或赞成,或反对,或弃权,每一举动都与中国百姓的切身利益紧紧连在一起。人大“橡皮图章”的戏称已成历史,“三手代表”——见面握握手,开会拍拍手,表决举举手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相似文献   

2.
2007年11月20日,湖南省新化县文田镇召开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应到代表53人,实际到会52人。在副镇长选举中,组织提名的非党候选人樊某仅得12票,落选了;而不是候选人的罗兵番却得了39票,得票率达75%。在人大副主席的选举中,组织提名的候选人罗兵番、罗某分别以15票、1票落选,而非候选人罗登洋得了36票。由于罗登洋连镇人大代表都不是,镇人大主席团当场宣布选举结果无效。一次有组织、有纪律的镇人大、政府换届选举,为什么会爆出如此出人意料的冷门呢?新化县纪委和组织部的联合调查揭开了这个秘密。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广大读者从今年5月10日的《波士顿先驱报》看到一则美大陆航空公司的广告:从波士顿到洛杉矶的单程票价48美元。这条广告立即引起轰动,一时间人们争相购买。很快便卖出了2万张往返机票,有的人还一次买了几百张。为什么会这样轰动呢?原来该机票本应为148美元,只因为打广告词时漏掉了  相似文献   

4.
5年前,王敬瑞被山西省党代会选举为党的十四大代表;2年前,162名人民代表投选,他以160票当选为阳泉市郊区区长;今年七一前,阳泉市“十佳人民公仆”评选时,尊重他的意见,未将其列入候选人名单,但在郊区1万张选票中,就有8296张选票写上了他的名字。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作驻外摄影记者的心情,就像是第一次独自出远门,一切全交给了自己。没有编辑或领导为你派活儿把关,分社又只有我一个摄影记者。“英国就全交给你了。”领导这话常令我汗颜,心里总在想:今天会不会漏掉新闻? 刚到伦敦的时候,一听到外面警车或消防车响警报,我便神经质地跳起来,立刻打开电视或跑到办公室看路透社文字新闻,脑子里一个劲儿地想:“出事了,我要马上去采访。”后来知道,伦敦老房子和木结构房屋很多,着点儿火算不上什么大事情,至于警笛长鸣,顶多只是表明伦敦警察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6.
“世上总是‘善者’多”。这本是常理。可是,今年3月18日的“扬子快语”《有感于狗当市长》一文中的“世无善者”这句话,就不符这个常理。作者金玉引用上海《新民晚报》2月13日一则新闻的事实为论据,阐发说: “据报载:美国加州辛奥市为新市长人选争论不休,在越来越烦的情况下,有人把捉贼屡建奇功的猎犬‘波士高’作为‘候选人’,终以120票赞成,75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波士高’每天穿着恤衫、西裤,打着领结上班。这件破天荒的事,真叫人十  相似文献   

7.
2007年岁末,一位英雄的名字感动了金华,温暖了钱江两岸、齐鲁大地,传遍了大江南北,他就是跳江救人英勇献身的驻金华某部机要参谋孟祥斌。在以3508936票名列2007年度“浙江骄傲”年度人物评选第一名、荣获“2007山东年度新闻人物特别奖”之后,截止2008年1月20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网上投票结束,又以13075707票在全国105位候选人中名列第二。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部苏联中篇小说,一九六二年出版。它的作者是从事记者工作的特写作家。本书用艺术手法,说明了怎样才能“无愧于一个真正的新闻记者”。新闻记者阿列克赛,到某地采访后写了一篇特写,他根据的是党政机关和当事人提供的可靠证据。特写即将发表时,却意外地发现了新的线索与上述事实不符。被人认为是叛徒的女共青团员,原来是一位心灵象清泉一样纯洁的爱国者。于是,矛盾发生了。是坚信官方文件的绝对正确呢?还是给予普通人手中的材料以应有的注意?是把这个人物从特写中删掉、让特写立刻见报呢?还是寻根究底、务求把问题搞清楚?他毅然选择了后一条道路。这样做,即使在莫斯科和省报的编辑部也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阿列克赛为了追求真理,找到确凿的证据和证人,往返奔波,备受艰辛,遇到重重困难,受尽冷嘲热讽,耗费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特殊广告     
今年1月22日,今晚报第八版用了半个版的篇幅刊登了一则“特殊广告”,被新闻界同行称为“绝活”。这则“特殊广告”是什么内容呢?不是某厂家推销产品,也不是某商店开业志禧,而是该报编委会向全社职工家属的拜年话和全部家属名单。当天的报纸发行后,不仅在职工家庭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而且在社会上也产生了震动。  相似文献   

10.
有的记者写消息,喜欢直接发议论,或者假借别人之口塞进自己的议论。这种做法很容易成为“画蛇添足”。而“蛇足”新闻总难免给人滑稽之感。越摆着正经的面孔发议论,越令人感到可笑。试举一例:某市开人代大会,选举市长。原来定的候选人只是一位,准备等额选举。后来,人民代表在会上联名提出另外几位候选人.最后确定两名候选人,实行差额选举。其中一名是原定的,一名是后来定的。选举结果,两名市长候选人均未获得过半数票,落选了。就这件事若写消息,客观报道就行了。它体现了政治民主的一件新事。但有的记者偏偏不满足于客观报道,硬要借别人的嘴来发自己的议论。请看《两名市长候选人均未当选》消息中的这段话:“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说明人民代表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增强,××市的党政领导感到高兴:××市的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同志在一次全国性的“十佳”评选活动中,幸运地进入候选之列。作为所在地区进入候选名单的惟一代表,自然就引起了当地媒体的格外关注。当地数家媒体报道时,都在标题位置用同一句话提醒当地读者:“请您投某某某同志一票”。应当说,当地人物在全国性评选中入围,确实是一件值得当地人骄傲的事情。从内心来讲,笔者也为入围的那位同志高兴。但在高兴之余,笔者却想给这些媒体提个醒:其一,从当地脱颖而出、入围全国的评选,说明那位同志已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可从全国范围来衡量,是否也同样出类拔萃?其二,投谁的票,不投谁的票,读者心里自会有一…  相似文献   

12.
【IT168专稿】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了多项法案,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以144票赞成、1票弃权表决通过,这标志着中国政府对洗钱犯罪的正式宣战。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反洗钱监控中心过去两年记录的可疑洗钱案件有683起,涉及金额170亿美元,而业界估计洗黑钱的总额可能达到500亿美元。因此,银行需要建立一个具备交易监控机制的“反洗钱生态系统”,其操作模式是采用一种动态的监控系统,紧密监控异常资金流向、不同账户的可疑勾结举动等,然后把监控结果通过业务流程向银行管理层汇报,决定是否需要修订有关政策。  相似文献   

13.
全民都在大跃进,新闻界也要来一个大跃进!许多新闻单位都在订规划搞措施,来促进思想上和工作上的大跃进!在这个时候,要请大家批判王中的反动新闻观点,有些人不免会发生疑问:大家正在忙着大跃进,谁有时间批判什么王中的反动新闻观点呢?这会不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呢?另一些人也许会说:王中的反动新闻观点算得了什么呢?还不是东凑西拼,乌七八糟的一盆杂烩吗?有什么值得大家批判的呢?另一些人也许会说:王中的反动新闻观点半年以前不是早就批判过了吗?为什么还  相似文献   

14.
苏惠昭 《出版参考》2005,(10S):30-30
今年第29届“金鼎奖”,九歌出版社创办人蔡文甫获得了台湾出版人最高荣誉奖——特别奖。这个奖得来并不容易,从8位候选人中,评审诸公激烈争辩了两个小时,蔡文甫方才脱颖而出,靠的不是他80岁的年纪——倚老卖老,这在“特别奖”是行不通的,而是九歌这27年来永续经营的成绩,以及它永远稳健向前不回头的企业精神。  相似文献   

15.
这是我多年来从报纸工作岗位上观察到的一种现象: 报社里有不少年在五十上下的老记者,当年都是卓有才华的同志,写出过不少有影响的报道;有的早在二十来岁时,就已“崭露头角”了。可是,随着岁月的推移,这些同志的才华和影响,好象并不是在与日俱增,而是差不多在原地踏步,甚至在慢慢地“销声匿迹”了……是“江郎才尽”,还是“琵琶别抱”了呢?看来都不是的。  相似文献   

16.
可能有细心的读者一看这标题,就心里犯嘀咕,怎么不是“图书、情报与档案”而是“图书、档案与情报”呢?是不是随手这么一写,搞错顺序了?哦,不是的,这么写是自有其道理。且听咱慢慢道来,看是否可以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17.
怎样写新闻特写呢?新闻界有位研究者说得好:“特写写作的功夫在写作之外,首先要把功夫下在现场观察上,一面观察,一面进行形象思维,把现场生动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脑海里,然后再流到笔尖上。”这个意见,可供我们写新闻特写时借鉴。下面按照新闻特写的特点和要求,再具体谈谈从采访到写作应注意的几点: 一、通过立体观察,抓住现场生动的形象。新闻特写不同于消息之点,写作时不仅要用事实“说话”,主要的是用活生生的形象“说话”。生动的形象,既不同于抽象的概念,也不等于具体的事例。因为具体的事例不一定是形象的,更不一定是生动的形  相似文献   

18.
8月1日,湘潭县乌石寨彭德怀同志故居开放。次日,湖南日报发了消息,还登了一篇署名“本报记者”的特写《因为他活在人民的心中》。听说这篇特写是出自新上任不久的总编辑之手,同行们称赞不已。一位省报总编辑参加一项重大社会活动,不是带着一个或几个记者,只出报道思想或题目,而是自己动手写报道,这种做法,在当前颇不平常。同时,这份总编辑很懂得新闻时效性的重要,长途跋涉归来,不顾溽署,欣然命笔,当晚十时发稿,雷厉风行,很有点改革的劲头。  相似文献   

19.
这篇特写在写法上不落窠臼。文字精炼,全文总共300来字,潇洒自如地描绘了’92广东技术交易会上各具特色的场景,突出了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人们行为观念的转变,重视科学技术、依靠科学技术的主题。特写的角度选得好。作者不是笼而统之,大而化之的反映技术交易会的一般情况;而是善于在全方位的客观世界中,捕捉典型的,有特色的行为、风范、意趣,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构成特写的“场景”,爆发特写的闪光点。作者巧用挤、抢、拉、等四个主要动词,描绘出四幅栩栩如生的跳荡着的画面:  相似文献   

20.
四、意境与造境意境,是内心意向同外界情境的有机结合。这种情景的高度和谐,在特写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新闻特写,更是以长于表达传递意境而备受读者青睐。1、意境——特写的灵魂杨朔在谈他的写作经验时说:“你在斗争中,生活中,时常会有些东西能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快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这不是诗又是什么?凡是遇到这种动情的事,我就要反复思索,到后来往往形成我文章里的思想意境。”特写作者,首先应该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