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叫怡静的女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总是郁郁寡欢的样子,有时安静得叫人心疼。同学们说她太娇气,“一不小心就惹她生气了”,还动不动就哭鼻子。这个孩子有心事!悄悄地多方了解,才知道,在她上三年级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妈妈在南方打工,她随爸爸生活。不过,爸爸也忙,就把她丢给爷爷奶奶,只是“有时间”来看看她。放学了,我把她叫住,在校园里的一棵大树下,我和她进行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序曲”之后,我切入正题:“你为什么不快乐呀?”孩子用怯怯的眼神看着我,终于吐露了心中的秘密:“我的爸爸妈妈离婚了,我觉得自己没人要了,而同学们都有爸爸…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女孩叫智子,因为妈妈生下她时,她嘴角边就有一粒豌豆大小的红胎痣,“痣”与“智”谐音,也就有了这个名字。在她第一次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时,发现了自己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妈妈,我脸上为什么会有这东西呀?”她妈妈先是一怔,然后对她说:“这是怕囡囡被人认去,才贴上的标记  相似文献   

3.
一个穿着简单的人这样说: “这个社会很复杂,人们总是以复杂的心态来面对自己遇到的人和事。倒不如简简单单来得舒服,我喜欢简单的人。”一个追求快乐的人这样说:“生活压力很大,快乐是压力的释怀,是生活的动力。我是个快乐的女人。”喜欢简单,追求快乐,她,就是奚青。从上海到杭州,从采访到拍摄,忙碌的身影,温和的笑容,奚青用她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简单生活的快乐格言。  相似文献   

4.
我们邻居家有个小男孩叫明明,今年上幼儿园中班。他很顽皮,脸上经常带着红一道紫一道的伤痕。前几天,明明脸上又有伤了,妈妈心疼也心烦地问他是怎么回事,明明说:“林林跟我争玩具,我不给,他就来抓我。”妈妈问:“你打他了?”明明说:“我打了他好几下。”明明的妈妈不好意思向老师反映,就到托幼办来问我们该怎么办,我们便从家长如何教育子女、怎样做个好家长这个角度。和她谈了自己的一点体会和看法。我们认为,作为家长,当孩子  相似文献   

5.
逃离火星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一个人在家里写着作业。丁冬,丁冬,一阵清脆的门铃打断了我的思路。“谁呀?”我打开防盗门上的小窗。外面,一个女孩低着头,羞涩地问:“请问你是雁南吗?”说着,她抬起了头。顿时,我惊呆了,这个女孩跟我长得非常神似,就连身高、说话的语气,甚至连脸上的痣都一模一样!“你是谁?我不认识你呀。”“让我进去好吗?我很冷。”她脸上露出一种疲倦而可怜的神色。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让她进来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心里觉得她很可信,就像我的姐妹一样。我给她倒了一杯热茶,问到:“你到底是谁?为什么和我长…  相似文献   

6.
我的名字叫“心”,是人和高等动物最重要的器官。在解剖学里,我又名“心脏”;但在现代汉语中,又不等同于心脏。“心病”不是心脏病,而是一种忧虑、烦闷的精神状态。“心疼”与“痛心”也和心脏的疾病、创伤无关。“心疼”是疼爱,惋惜,舍不得;“痛心”是极端痛苦。我常被用来表示人的性格气质或思想感情。有人想问题、办事情很仔细、全面,那是“细心”;有人不仔细,有疏忽,是“粗心”。意志坚定,持久不变,叫“恒心”;遭到困难或失败,便意志消沉,叫“灰心”。心情快乐舒畅或者逗弄别人让自己高兴,是“开心”;重视和爱护某人…  相似文献   

7.
我的老咪     
六岁以前我被一个叫老咪的女人欺负得死死的。她小时候的爪子比猫还尖,性格蛮横甚于野猫,我脸上愣是让她弄得疤疤瘌瘌的。当时姥姥看着我的小脸蛋那个心疼啊,要知道女孩子的脸怎可轻易挂彩,将来还要嫁人呢。于是姥姥特狠心地“教唆”我,你比她大,你也打她啊!其实不能怪姥姥偏心,老咪小时候坏起来简直匪夷所思,踩鸡蛋、烧塑料、玩油漆、揪鸟毛,无恶不作;惯于打人、咬人、掐人、挠人,把家里脾气最好的人都逼急过。可我那时候偏偏是个小淑女,讲究伦理道德,委屈地哭着说,她是妹妹啊,我怎能打她?直到有一天我被老咪逼上了生平第一次用暴力解决问…  相似文献   

8.
“现代女性”莎菲的吊诡在于她是处于传统化和现代明的“过渡人”。她内心“威严指令”(做“正经女人”)对她“本我”冲动(要“追求快乐”)的压抑,驱使她的“人格面具”通货膨胀,导致了她的人格分裂。莎菲形象的独特意义就在于她昭示出:社会转型期觉醒青年遭遇的最大“仇敌”或痛苦“就是自己”。  相似文献   

9.
潘英惠 《班主任之友》2022,(Z1):105-106
<正>非常心疼这个一开始就主动找老师要求退出竞选,却被老师“推了一把”,最后又以落选告终的小女生。这个瘦瘦小小的女生,确实很理性,她知道文静而柔弱的自己不适合当班干部,她接纳了自己的柔弱。这个时期的她,并不自卑,所以敢于主动找老师表明自己的观点,却被老师暗示“如果不参加竞选,就是不愿意为班级服务,就是自私……”她终于鼓起勇气走上了讲台,最后的结果呢?这一结果,没有滋养到她的自信,却让她那幼小的内心再次受伤,再次认定:“我不适合当领导……我的能力不够……我就不该……”  相似文献   

10.
张莉 《辅导员》2014,(4):54-54
爱。给孩子阳光心灵那年,我接手了二(3)班。班里有一个被很多人笑称为“大舞台”的孩子,她叫蓓蓓。同学们叫她“大舞台”,是因为她曾自诩自己是上过“大舞台”的人。刚一接触这个孩子,我就能感觉到她的机灵、热情、聪明……但是她又是一个过分张扬、不能自律的孩子。又一次,学生又在向我诉说蓓蓓如何如何,我几乎是忍无可忍地大喊了一声:“蓓蓓!”听见喊声,她不太情愿地转过头,  相似文献   

11.
你可以说她为了爱情,勇敢地丢掉一切,你也可以骂她愚蠢,差点毁掉了自己的前程。“我不想”、“我不高兴”、“我不喜欢”……不是每个人都敢于把“不”说出口,或是挂在脸上的。为此,我们不知多少次地委屈自己,不断自己的感受,直到有一天离快乐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2.
孙权 《教书育人》2010,(9):73-73
白皙的脸上一双眼睛纯洁得像一潭清澈的清水,额前一缕梳理得整齐而别致的刘海,稍显瘦小的身材,给人“小家碧玉”的感觉——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班级上数学课,卞梦雨同学给我留下的印象。然而给我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她的第一次作业:字写得大而草,多处涂抹,四道题错了三道。这不由得让我感到意外:这样清秀的女孩怎么能和这样的作业联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3.
快乐的钥匙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把这把钥匙拱手让给别人保管,紧锁自己的心灵,奢求旁人的怜悯,乞求同情泪水的滋润。有这样几个故事。一位女人常常在家抱怨:“我不快乐,因为我的先生经常外出,留下我一个人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交给先生保管。一位慈爱的母亲  相似文献   

14.
缪丽霞 《师道》2006,(5):53-54
女儿五岁半,最爱听我喊她“宝贝”。而我,也喜欢一遍遍地用这个老掉牙的昵称来叫她,看她开心快乐的小模样,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她的确是我生命中无可替代无与伦比的宝贝——自从有了她,世界在我的眼里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女儿仿佛是一个快乐的宝藏,从出生的那天起,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牵动着我的心,带给我无穷的乐趣,带我走进了一个单纯而洁净的世界。女儿也有她自己的宝贝。一粒石子,一片树叶,一根树枝,一个线头,甚至别人丢弃在路边的废纸盒,饮料瓶,在她眼里都是珍贵的,都能给她带来一份单纯真实的快乐。“妈妈,你闭上眼睛,伸出手来,我…  相似文献   

15.
来来往往     
像她那样阿林你好!我是个初一年级的女孩子,不知为啥,我特爱面子,并因此做了一件让自己很后悔的事。我是班里的文艺委员,前些天我班举行唱歌比赛,我是主持人。我让我的好朋友唱歌,她却摇着头,把书遮在脸上连声说“不”,我也没在意,就叫了别人。在别人唱歌时,我走到我的朋友面前,就在那一刹那,我的手“啪”地打在了她的脸上,嘴上说了声“你丢了我的面子”后走了。当我转过头来时,她遮住了脸,哭了,哭得好伤心。我没继续主持节目(让人代替了)。我的心真的好难过呀,真怀疑刚才那一幕是我在做梦,可是那一幕真的已经发生,再…  相似文献   

16.
都说娱乐圈竞争激烈,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友谊。但是周迅好得出奇的人缘还真是叫人嫉妒,她没有因得到名利而失去朋友,也不用忍受繁华背后的落寞,反而可以和常人一样体验和朋友在一起欢声笑语的快乐时光。  相似文献   

17.
星雯 《大学时代》2005,(4):58-60
著名作家陈丹燕在《上海的金枝玉叶》中,描述了戴西的一生。这个历尽沧桑的女子,终生保持着美丽、优雅、乐观,她的经历让人惊奇,让人思索:一个人身上的美好品质是怎样生成的?今天,这个叫黄圣依的女孩,心中最想演的就是30年代繁华落尽的金枝玉叶,像戴西一样的女人。她说,“我觉得自己身上还是有那气质的。”  相似文献   

18.
99块金币     
刘志刚 《师道》2002,(10):35
皮克很快乐,皮克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叫花子。“我为什么不快乐呢?我每天都能讨到填饱肚子的食物,甚至有时还能讨到一截香肠;我每天还有这座破庙可以挡风遮雨;我不为其他的人做工,我是自己的上帝。我为什么不快乐呢?”皮克这样回答那些羡慕他的人。这样回答问题的皮克总是快乐得像个天使。可是有一天,皮克脸上的快乐突然丢失了。那是因为,在一天下午,皮克在回破庙的路上捡到一袋子金币,精确的说是99块金币。其实拾到金币的那个晚上,皮克是最最快乐的了。“我可以不做叫花子了,我有了99块金币!这够我吃一辈子啊!99块,哈!…  相似文献   

19.
母亲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扭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相似文献   

20.
一个机会     
在寄宿园带班的我,带过一个叫霏霏的小女孩,特别漂亮、文静,不爱说话。刚带她时,我发现她的十个手指都被啃得脱了皮,一层一层的,有的地方还露出了鲜红的肉,让人看了十分心疼。我立刻与她的父母取得联系,详细了解情况。原来。她非常胆小。特别容易紧张,一紧张就啃手,学习时啃,睡觉时啃,游戏时啃.见到客人她也啃。爸爸、妈妈急得不得了,可越说她,她就啃得越厉害。她自己也知道不好,不让谁碰她的手。最后,她妈妈拉着我的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