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关宝君 《武当》2011,(2):40
2010年10月,受美国北德州太极功夫学院、北德州达拉斯地区华人协会的邀请,中国著名赵堡太极拳名家,武当赵堡太极拳悟清拳法研究会会长、总教练吴忍堂先生,携弟子关星赴美进行中美太极文化交流。此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国武当经典太极功夫,揭示武当赵堡太极拳真谛。10月的达拉斯地区阳光明媚,景色怡人。吴忍堂大师亲临北德州达拉斯地区进行太极文化交  相似文献   

2.
刘德增 《武当》2008,(12):24-26
太极拳有技击和养生两大主要功能,两者都是中华瑰宝。自古至今练成太极拳技击和养生功夫的高手只是凤毛麟角。今天两大功夫的绝技都有发掘、继承、发展的需求。青少年和青壮年人适合练技击,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适合练养生。说解放后国编、简化、普及太极拳是“花架子”、“花拳绣腿”、“太极操”不妥,把当今太极拳区分为“太极拳功夫”、“太极拳运动”、“太极体育竞技”更不合适。  相似文献   

3.
孙建国 《武当》2011,(4):14
太极拳推手是检验太极拳套路及身法正确与否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双方知己功夫和知彼功夫的一种习练手段。通过一段时间或几年的太极拳套路的演练后,一定要通过太极推手的方法来验证是否合乎太极拳内外三合之要领。  相似文献   

4.
2006年8月17日,来自国内外的三百多名太极拳爱好者会聚河南郑州,参加了为期三天的陈家沟太极功夫精英赛。 这次大赛,是由河南省武术协会主办,河南陈正雷太极文化有限公司、郑州陈家沟太极拳馆承办的。河南省武术协会主席张振河、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婕应邀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在简短的开幕式和武术表演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参加了传统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新架一路、陈式56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传统陈式太极剑,以及太极推手等项目的比赛。这些参赛选手中,有七八岁的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5.
在武术界,素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就是说,太极拳起码要经过十年的修炼才能掌握它的技击技能,发挥它的技击威力。然而,“太极十年不出门”只是时间的概念,说明精于此道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实际上,真正获得太极功夫,并非十年八年就能奏效的。有的人拳打一生,仍功夫平平,真是“练拳者千万,练成者一二”。  相似文献   

6.
武举 《武当》2013,(10):7-7
7月24日上午,由邯郸学院、台湾中华少林拳道协会主办,河北赵王集团承办的“2013邯郸·海峡两岸武术太极拳文化交流”活动在邯郸学院逸夫楼太极训练馆举行。邯郸市意拳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全球功夫网邯郸记者站站长谢永广先生担任交流活动主持,邯郸学院太极文化学院执行院长马建华致辞。马院长表示,海峡两岸情缘血浓于水,“2013邯郸·海峡两岸武术太极拳文化交流”,对于传承中国功夫,增进两岸骨肉亲情,具有重要意义。大陆与台湾的民间交流越来越广泛,他希望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功夫,在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次交流会上,邯郸太极拳名家刘彦军、姚志公、张洪光等人分别展示了杨式太极、武式太极和形意拳等内家功夫。来自台湾的陈清钦先生,为大家带来了融人杨氏太极的螳螂拳。他那紧凑灵巧,柔和稳健的拳姿,博得全场掌声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7.
张修睦  赵超  赵增福 《武当》2005,(11):19-22
赵堡太极拳源于道家,张三丰传云游道人,云游道人传王宗岳,王宗岳传蒋发(1574-1655),从而经王宗岳这一支,将太极拳传人民间。纵观赵堡太极拳历代宗师,有文字记载的,如《太极秘术》中各文作者蒋发、邢喜怀、张楚臣、王柏青,及《太极拳正宗》作者杜元化,其师任长春等无不是信奉道家。所以,不理解赵堡太极拳的道家渊源,就很难理解背丝扣和七层功夫。现将赵堡太极拳的背丝扣与七层功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2006,(1):T0002-T0002
1938年出生,河北安新人。“中华武林百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武术学会委员,北京市武协副主席。自幼随祖父李玉琳、叔父李天骥习武。多次担任全国武术比赛裁判长、总裁判长等。出版了大量太极拳专著,代表作有《太极拳标准教程》《太极剑入门》《武当太极剑》等,创编了套路“太极功夫扇”。多次出国讲学及担任裁判。  相似文献   

9.
李剑方 《武当》2008,(9):15-17
拳谚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可见太极功法在整个太极拳修炼中的重要性。传统太极拳不是“太极操”,需注重内功的修炼和浑圆劲的增长。太极拳的拳势套路本身就是一种科学严谨的综合功法,所有的身法、手法和功法都包含在里面,所以说“功夫须向架里求”。但在太极拳的实际修炼过程中,各种功夫并非均衡发展,也很难均衡发展。为能弥补常规练习中的不足,强化修炼整体内功,前辈太极大师在实际教练中总结出许多特殊的太极功法,作为有效的辅助练法,收到了奇效。  相似文献   

10.
2010年8月22日,太极拳国际研修中心在郑州隆重成立。该中心的成立是陈氏太极拳传承和发展历程中的新起点。太极拳国际研修中心是一所太极拳专业研修机构和陈氏太极拳小架系统培训基地,中心以传承太极功夫,弘扬民族文化,强健民众体魄,创造和谐  相似文献   

11.
灵在太极拳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拳论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这是练太极拳求功遵则,也是评价太极功夫的标准。能达这样功夫者,思维敏捷、动作灵活、肤感极强、听劲准确、发劲迅猛、神态自若。但是,能达到此功者确实太少了。对"灵"的作用理解不深,导致太极功夫终不能提高。  相似文献   

12.
吴式太极扇     
[简介] 近年来,涌现了很多关于扇的武术套路。如:陈式太极扇、杨式太极扇、太极功夫扇等。根据掌握的资料,还没有吴式太极扇的套路形成,应广大吴式太极拳爱好者的要求,我们创编了《吴式太极扇》这一新套路。经过几年来的习练和表演,得到了有关人士的初步肯定,为使这一新套路更加完善成熟,现将其整理成文。吴式太极扇的特点仍然是以吴式太极拳的身法步型为主,  相似文献   

13.
论太极功夫     
马虹 《中华武术》2007,(10):50-52
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喜欢它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中国先后有三位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倡导太极拳。台湾《太极拳》杂志著文云:"从二十一世纪起,中国的太极拳将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美国《时代》周刊提出:"中国的太极拳,是最完美的运动。"俄罗斯《文化报》载文论述:"中国的太极拳是一种整体健康术。"这些对太极拳的评价和论述,都不是偶然的。因为我国的太极拳,特别是正宗的传统太极拳,博大精深,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的确是将文化、武术、养生融为一体的一门学问,或者说它是人体生命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谈及"太极功夫",人们却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所谓"功夫",只限于搏击于擂台上的交手功夫;也有人认为太极拳只不过是一种保健操、养生术,或说它是老年人的一种运动方式,谈不上什么"功夫"。可是,历代太极拳界出现的见义勇为、打抱不平、为国争光的人士,也大有人在。另一方面,既然说太极拳是很好的养生术,可又有一些太极拳名家50多岁即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据此,经过多年来的观察、体悟和综合分析研究,本人认为对"太极功夫"的内涵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比较科学的整体认识。我认为所谓"太极功夫",它的内涵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功夫,那就是"人格修炼的道德功夫、防身应变的武术功夫、延年益寿的养生功夫"。今天,我想就这个命题谈谈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认识,抛砖引玉,请同道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龚建新:讲到无极、太极的概念,除了太极拳这个名词,我们还经常见到无极桩、太极桩这些名词。有人说:“练拳必练桩。”认为只有站桩才能出功夫。更有人认为,社会上之所以出现了“太极操”,就是因为他们不站桩。康老师,请您谈谈无极桩和太极桩在练习太极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顾新法 《武当》2011,(5):34-35
我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民警练太极拳,部分学员掌握了太极推手的功夫,在突遭袭击时,采用了太极方式屡屡化险为夷,他们深有体会地讲:"遇到动手时,太极还真管用。"但是,社会上常有人讲,太极拳"慢腾腾,软绵绵",用于健身还可  相似文献   

16.
艾山 《精武》2004,(9):36-37
清朝末年,一书生以而立之年初涉京津武界,从学太极巨匠杨澄甫门下,苦练太极功夫七年,之后撰写出一部《太极拳术》,一时声名鹊起,为世人瞩目。继尔又在上海创立致柔拳社,成为继杨澄甫之后杨式太极拳的  相似文献   

17.
张天绪 《武当》2008,(8):36-36
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刘瑞先生,自1964年师从太极拳一代宗师郑悟清老先生修炼武当赵堡太极拳以来,四十余载如一日,太极功夫已臻炉火纯青之境。 刘瑞先生谨记先师发扬光大太极拳之师训,在自己修炼的同时,以弘扬武当拳法为己任,全身心投入太极拳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王文国 《武当》2015,(3):26-27
时下,一些太极拳书上说练习太极拳要有声有韵,许多人看字取义,片面理解,一边播放着音乐,一边练习太极拳,认为这就是有声有韵练太极,殊不知这是对太极拳声韵的错误理解。一、太极拳声韵的含义太极拳声韵的基本含义是指动作的节奏感和连续性,而不是指伴奏音乐的声韵。随着功夫的提高,由外形动作的声韵慢慢配合人体生理运行上的声韵,再逐步提高到体内精气神上的声韵,继而再提升到太极内劲的声韵,最后提高到意念上的声韵。因此,功夫层次决定了声韵的层次,声韵不是练习太极拳的方法,而是检验将各种太极拳要领是否练习到位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陈雄 《武当》2011,(5):13
太极拳谚所云"手进三分,腿进七分",一语道破行步在太极拳中的重要地位。太极步与腰胯、中定关系极为密切,若不练好腰腿功夫,则由于基础不扎实而制约拳艺水平。在此,以右弓步为例,简述太极步的练法:  相似文献   

20.
我自幼爱好武术,在加拿大读中学时,我就开始学习日本的柔道和空手道。当时,柔道和空手道刚刚传到英、美等国,在那里中国武术则很少见。上大学后,我认识了一位练太极拳的老师,开始跟他学习太极拳。在这之前,我对太极拳了解甚少,书本上那些传说中的太极大师们出神入化的功夫,令我心向神往。可是,当时我所接触的太极拳师们的功夫,与我想象中的相去甚远,这让我很失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