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官的刑事自由裁量权,既是法官的特有权力,也是法律实现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而其本身,又恰似一柄双刃剑,游离于正义与非正义之间,受法官的思想素质、法制观念、执法水平、心理素质等个人元素的影响和制约,常常集褒贬于一身。文章探讨了刑事法官如何正确评价认识并合理运用自由裁量权,指出法官合理运用自由裁量权对完善刑事司法,实现法治追求的公正公平要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从影响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的个体内在因素着手,对其进行探讨研究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法官自由裁量权是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根据法律规定和立法精神,秉持正确司法理念,运用科学方法,对案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以及程序处理等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最终作出依法有据、公平公正、合情合理裁判的权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法官在强化法律统一适用的同时,应正确运用司法政策,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充分发挥自由裁量权保障法律正确实施、推进法治进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官自由裁量权是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根据法律规定和立法精神,秉持正确司法理念,运用科学方法,对案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以及程序处理等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最终作出依法有据、公平公正、合情合理裁判的权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法官在强化法律统一适用的同时,应正确运用司法政策,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充分发挥自由裁量权保障法律正确实施、推进法治进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历史法学派对法典编纂的质疑以降,实在法被区分为法和活法,认为法治之法是由法、活法、自然法构成的。法治的重心转移到了活法,特别是司法和法官。这种话语系统同样影响着处于前现代场域的中国,玩味立法在法治中角色的演变,鼓吹法官自由裁量权成为了时髦。对此应持谨慎态度,期望通过对法官自由裁量权本土语境的讨论,明确形式理性法治模式方为当代中国法治路径的次优选择。  相似文献   

5.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司法审判活动法律原则性与适应审判实际灵活性相统一的产物,是保障法院审判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但从司法实践来看,我国的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过程中缺乏宽松的"外部自由",来自法庭外的外部力量干扰多;法官对法律的适用过程中存在过多的"内部自由",对于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没有统一的适用标准。要解决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相关问题,必须从体制、程序、监督等方面着手,既要保护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法行使,又要规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保证法官对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行使,从而有效维护司法公正与法律权威。  相似文献   

6.
法官在审理民商事案件中运用的自由裁量权是司法权力运行的一种常态,广泛存在于民商事案件审理中的证据、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方面.由于法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滞后性和模糊性等,导致法律在规范现实社会关系中存在不足,这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则成为平衡法律公正和个案公正的一个最有效果的方法.正因为存在着这样的司法权力,如何规制法官手中的自由裁量权,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对司法权力运行和提高审判质量保证司法公正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法官自由裁量权是法官审判权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官在民事诉讼中享有的自由裁量权不仅包括在实体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权,而且还包括程序性的自由裁量权。它渗透到了民事诉讼的整个程序过程,涵盖审查判断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指挥诉讼程序和适用法律作出裁决的过程,在实践中具体地体现为法律适用选择权以及管辖阶段和"程序管理"阶段的程序性自由裁量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行使要有独立的制度体系,完善立法、完善司法体制、完善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8.
法官在刑事司法领域里的自由裁量权,是一个涉及刑事司法活动主体的重要理论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提高我国的刑事司法水平,构建公正的刑事司法制度,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里阐述了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的基本含义,分析其存在的必要性,提出并论证合理限制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的基本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9.
行政自由裁量权与行政执法密不可分,它的存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合法、合理地运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理当是法治的题中要义。从立法、行政、司法三个层面来探究如何合理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某种意义上,司法过程是对民主和正义的一种考量,立法体现民主,而司法则更多地代表正义。司法活动本应严格依法进行,但法官毕竟不是机器,而且为了裁判的合法又合理,需要赋予法官考虑案件特殊性的权力,也就是自由裁量权。但是,自由裁量权如果规制不当,又会被滥用。正确的态度是一方面赋予和保障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对其加以适当的规制,以充分发挥其正面价值。  相似文献   

11.
法治精神不仅要求立法上科学地规定犯罪与量刑,也要求司法上实现罪刑法定化,以体现人权保障的时代精神。对罪刑法定的理解因人而异,但都应当客观公允地对“法”作全面理解,对“法定”准确把握, 处理好罪刑法定原则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矛盾;罪刑法定取代类推制度,但是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还应当主张;罪刑法定并不当然否定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在量刑和定罪方面同样适用,司法体制改革中应当限定基层法院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2.
从宏观角度而言,法官自由裁量权与民事诉讼的关系主要包括案件类型、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民事诉讼基本模式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关系。在不同类型案件的处理过程中,法官享有不同的自由裁量权;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一方面赋予了法官以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又是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重要的指导原则;民事诉讼基本模式是法官自由裁量权运行的结构性空间,不同模式下法官自由裁量权运行状况不同,同时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运行状况也是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的一个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13.
量刑自由裁量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刑问题通常被学界视为刑法理论的缩图,在英美,量刑更是刑事法官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李斯特曾把刑罚裁量权视为法官在黑暗中摸索的偶然与随心所欲的决定。立法活动追求公正的一般化,而司法活动体现了个别公正,那么,在量刑活动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如何作用才能达到量刑的最大公正呢?  相似文献   

14.
人民法院或行政法官在行政诉讼活动中,由于行政诉讼法律法规不够详尽,使得法院或行政法官在行政诉讼中利用自由裁量权对不断涌现的行政争议、行政纠纷进行裁决就成为不可避免.行政诉公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对于弥补行政诉讼法律规则和某些行政管理规则的不足,以及对某些情况下的行政自由裁量权正确进行司汉审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先例制度是一种在法院判决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和内部联系的非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体系。本文从法哲学的角度论证了法官在创造性地发展司法先例制度方面权能的正当性.提出在法律漏洞成为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法官造法很有必要。结合我国目前所处于建设法治的初始阶段的国情,重点探析在中国推行司法先例制度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的问题.但是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推行法官造法必须慎重.提出从制度上提升法官的素质,把法官的任意性降到最低限度,防止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16.
司法审判自由裁量权具有正、反两面性,它既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促进社会法治;也能因权力滥用而损害当事人正当利益,降低司法裁判公信力,严重阻碍司法公正和法治进步。本文以实现公正司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司法审判自由裁量权的概念进行了科学界定,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合理规制的必要性,尝试构建司法审判自由裁量权滥用的多维化防控体系。只有采取标本兼治、加强源头治理的方法,才能对审判自由裁量权加以立体化的、综合性的规制,达到确保司法公正、提升裁判权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必须承认,当下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国情和制度运转范式.任何一项先进制度要移植到这片土壤且不产生排并反应,进行舍宜的中国化修饰就成为前提性要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也不能例外,在中国语境下,一者不可过度解释自由裁量权,否则权大元界难以驾驭,势必导致司法侵害立法权并可能侵犯公众权利;二者不必过分弱化自由裁量权,不然极易遏制司法机关的能动性,造成司法教条僵化.因此,着眼于既定的时空及资源的供给,对法官自由裁量权施加合理的规制就显得必要及可能.  相似文献   

18.
民事自由裁量权是民事审判权的核心部分,民事法官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是保障民事案件的审判公正与效率的关键。在中国当前的民事审判中,自由裁量权被滥用的情况非常普遍。笔者将对我国民事自由裁量权滥用的情形予以分析,并对如何防止与规制民事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审判权的限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法院审判权作用的范围和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时个案解释与自由裁量权的界限。审判权的作用范围受国家宪政原则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法官的个案解释与自由裁量权,除了确定法官个案解释与自由裁量权的界限,使得法官得以"慎独",还应当建立确保法官严格依法裁判的保障与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20.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及其合理行使是中国诉讼法制现代化的标准之一,那种认为法官只是机械的适用严谨规范的制定法,而不应当享有自由裁量权的传统观点受到强烈的挑战,本拟从法律固有局限性,法律道德的关联性二个方面来论证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因为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很容易导致司法不公正,章强调了在其行使过程中做好控制工作,克服其弊病和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