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4 毫秒
1.
以孙毓修为代表的近代儿童文学作家对中国传统儿童文学资源的重新阐释是近代儿童文学的一部分,它反映的是近代社会改良的政治需要对儿童文化的要求,是社会思想文化变革在儿童文化领域中的延伸和具体表现.在西方儿童文学观念的初步影响下,近代儿童文学作家开始重视儿童的阅读要求,形成以儿童为中心建立儿童文学的思想要求,加之西方儿童文学文体的启示作用,他们开始以一种新的眼光看待传统资源,发掘其中符合现代儿童文学文体要求的内容,文体意识由模糊到清晰,文体形态由传统文体与现代儿童文学文体的杂糅逐渐过渡到新的儿童文学文体.  相似文献   

2.
《文学应给孩子什么?》等4篇论文是2005年最为重要的儿童文学理论文章,它们带给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实质性的思想启示与学理建设意义。在“2005安徒生年”中,新的研究成果有力回击了当今文坛某种企图否定安徒生、质疑传统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的现代价值的倾向,这使得该年成为对中国儿童文学的理论批评与思想建设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中国儿童文学的走向: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讨会论文集》是近年来我国儿童文学理论界发出“呼唤原创”的强音。同时,在对儿童文学创作现象批判,作家作品、儿童文学史以及地域儿童文学的研究等方面,2005年也是收获颇丰的一年。  相似文献   

3.
对于中国儿童文学元概念的界定存在着“描述性”与“结构性”两种理路,也由此衍生出并不相同的概念意涵。中国儿童文学元概念可以分解为“中国”“儿童”与“文学”三个关键词,但其语法关系不是三者语义的机械叠加,而是在现代中国的情境下以“文学”为内核、“儿童”为显征的动态结构过程。在中国儿童文学的结构体系中,“儿童”是一个现代概念与知识,它的“发现”和“发明”均体现了现代知识的重构,也由此规约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性质。儿童文学是“儿童”的“文学”,基于“儿童”前摄义项的嵌入而使其成为现代中国的“新文学”类型。将儿童文学置于中国的情境,意味着在将儿童文学历史化的同时也将“中国”问题化与再结构化,从而展现了中国人立足本土情境探寻“儿童之为儿童”与“文学之为文学”的主体性逻辑。  相似文献   

4.
周作人是中国最早发现儿童的人,他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理论的奠基者、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理论的开拓者、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的大胆探索者,他的儿童观、儿童文学观是中国儿童学和儿童文学领域最初的理论建设。他提出的以儿童为本位的核心观点对其他的研究者提供了理论基础。他倡导的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观,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的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特征,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自觉提供了观念上的巨大推动力。新时期以来,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中心任务是建设与发展,人们最为关心的是儿童文学在促进儿童生理、心理健康发展,推动儿童向理想人格健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强调儿童文学的审美性与娱乐性价值,这与周作人的儿童文学观可谓是不谋而合,从而又突显出周作人的儿童文学理论体系的独创性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的《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运用现代化理论视角,以对儿童文学本性的认识和世界性儿童文学视野来梳理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轨迹,提出了中国儿童文学不是“古已有之”而是发生于“现代”,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中存在着两个“现代”等富于创见的学术观点。《进程》不但厘清了中国儿童文学许多重大历史事实,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有关中国儿童文学的深刘思想,显示了作者深逮的意识、敏锐的眼光和注重事实的治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儿童观决定儿童文学观,并进而决定儿童文学翻译观。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始于清末民初"儿童的发现",并随着儿童观的进步而发展。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共同作用下的儿童文学翻译,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随着儿童观从"成人本位"走向"儿童本位",儿童文学翻译观亦随之发生了改变。新时期"儿童本位"的确立形成了"为儿童而译"的儿童文学翻译观。  相似文献   

7.
"五四"儿童文学"想象中国"的话语实践是在现代中国转型的情境下发生的,是其内外两个维度相互运作的结果。儿童本位观强化了儿童本体的精神基质,为现代知识分子形塑中国形象提供了话语资源。基于此,作为弱者的儿童获致了更新的精神动力,其指向未来中国的话语建构具有重大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外国儿童文学译介为参照物来分析中国儿童文学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是文学的土壤.中国儿童文学离不开本土文化传统的灌溉。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笔下的儿童和他们的生活要能获得现实生活中儿童的认同,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想象。中国儿童文学需要作者和作品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
在“儿童是独立的人”的认识基础上,周氏兄弟提出了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强调儿童文学教育功能实现的前提是对儿童文学儿童性和文学性的尊重。由于强调儿童的成长与国家、民族未来的联系,鲁迅更关注儿童文学的思想教育功能,其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带有实用主义色彩。周作人的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则建立在对儿童文学的文学主体性的确认上,他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儿童文学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探讨儿童文学与儿童成长的关系,他对儿童文学教育功能的理解超前、成熟,更具现代意识与科学品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与清末民初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大量译介,启发与影响了中国现代作家的儿童观的生成,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化都市的畸形发展带来的“都市症”与阶级斗争、民族危机重重交织,使置身其中的现代派诗人流露出极度的孤独感和寂寞感以及感伤而不消沉、迷惘而又执着追求的现代情绪。描写都市人挣扎和生存困惑的新感觉派小说,在揭示人生痛苦和无所皈依的同时,也表现出对都市文明厌恶的情绪,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2.
:目前 ,现代管理直接表现为一种人与人的关系 ,其基本构成因素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其基本职能是决策 ,其基本要求是开拓和创新。因此 ,现代管理逻辑思维必然而且必须具有 :总揽全局、统筹兼顾的总体综合性 ,尊重现实、放眼未来的具体同一性 ,趋利避弊、善进善退的能动转化性。现代管理者学习逻辑学 ,尤其是学习辩证逻辑是提高现代管理逻辑思维艺术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大量进入现代诗歌,是现代自由体诗歌区别于古代格律诗歌的一个突出标志。人称代词从古代格律诗歌到现代自由体诗歌由隐到显的模式转变,与特定历史语境相关,大量现代人称代词的入诗是近代以来民主与科学思潮的产物。诗人对不同人称代词的取舍,反映出人称意识、体物视角、言说方式、诗意建构的差异性。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大量入诗与多样化表现,打破了古代格律诗歌长期以来隐藏主体或主体缺位的含混状态,使现代诗歌的内涵趋于多义且具有了多重发声的可能性,对现代诗歌的句法、诗体结构及音节节奏等一系列形式变革带来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新诗发展历程中,鲁迅的成就是十分特出的,他的新诗创作虽然数量有限,却在诗歌内涵上表现出了远远高于其所属时代并使后来者言说不尽的现代性特质,与西方现代诗直接接轨,并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树起了鲜明的路标。  相似文献   

15.
《摩登家庭》是一部美国电视喜剧.由克里斯托弗·劳埃德和史蒂芬·莱维坦共同创作。该剧于2009年9月23日在ABC电视台首映。劳埃德和莱维坦担任编剧和执行制片人.影片标有莱维坦一劳埃德出品的标签。  相似文献   

16.
Modern Madness     
  相似文献   

17.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先决条件,作为中国最庞大的弱势群体队伍之一,农民工已经并将进一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支劳动大军的现代化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的现代化和竞争力,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水平。因此,研究进城农民工的现代化问题,不仅是农民工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且对我国的城市化、现代化的实施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21世纪的外语教学同样将面临教育信息化的挑战。如何认识21世纪的外语教学是新世纪外语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试图探讨21世纪外语教学改革及其模式。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呼唤要深刻变革外语教学现代语言学中的行为-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认知理论交际教学法,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和作用可以看作是外语教学理论发展的三次飞跃,而且各种理论与方法仍层出不穷。而面对信息技术的革命,外语教学有可能迎来第四次飞跃。在这一次飞跃中,最突出的特点是集前三…  相似文献   

19.
现代手术刀     
陈香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20):62-62
提起手术刀,人们就想到医生手中的锋利无比的小刀,它在给人治疗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大量失血,使人承受巨大痛苦。随着物理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促进了医疗技术的革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成功的各种医用手术刀,已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金属手术刀,它没有锋利的刀刃,能降低流血,有效地减少病人的痛  相似文献   

20.
"When I was a youngster," complained the frustrated father, shaking his head, "I wasdisciplined by being sent to my room without supper, But our son has his own color TV,phone, computer and CD player." "So what do you do when your son misbehaves?" asked his friend. "I send him to our ro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