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波 《中国广播》2004,(5):59-60
县级广播电台是我们国家批准设立的最基层广播媒体,办好县级广播和办好县级电视一样都是县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但是,由于受社会上重电视、轻广播的错误思想影响,县级广播普遍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影响了县级广播电视事业的协调发展,影响了广播媒体应有作用的发挥,因此,如何办好县级电台、发展县级广播,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詹小路 《当代传播》2006,(1):103-104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业台、系列台的不断涌现,国内广播业的改革让广播在媒介竞争中越来越边缘化的处境得以改变。而本世纪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更纯粹的专业化改革则在全国掀起了广播改革和竞争的热潮,进一步彰显出广播在媒介竞争中的活力和独特魅力。如今,全国广播业均在积极探索和挖掘着广播的最大优势和特色,分众化被广泛强调并运用于实践。一批交通、音乐、新闻等专业频率应运而生,并在寻找广播的生存价值和竞争优势中日趋完善,为扩大广播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做着不懈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频率专业化被称为中国广播的第二次创业。随着广播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随着广播改革的逐步深入,今天的广播早已经步入了频率专业化的时代,全国各地电台都已经或正在进行频率专业化改革。以辽宁的广播频率为  相似文献   

4.
广播媒介和其它媒介相比,有其独 特的优势,这一观点已是广播界的老话 题。然而,要把它变为广大广播新闻工 作者头脑中的意识,并且在这一意识推 动下使每个人在工作中发挥出广播媒 介的优势,进而使广播在激烈新闻大战 中占有一席之地,还有较大差距。 一、关于广播的优势 为什么“优势”话题在广播界一再被提起,就是因为广播媒介从表面看似乎没有优势,需要人们不断突破表象,深入内核,了解本质。 从表象上看,亦即从孤立静止的角度看,广播媒介与报纸、电视相比,确实存在差距: 1、信息量的差距。报纸凭借文字的表意功能而拥有无与…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影视改革必须坚持原则才能保证改革稳妥顺利推进.本文从近年来广播影视改革实践中遴选了若干典型案例,尝试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实证分析,阐述中国广播影视改革的若干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人民广播事业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迎来她的60华诞。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已经造就了一支颇显规模的广播工作者队伍。广播已经成为我国人民获取新闻和各种信息的来源之一。然而在电视飞速发展的冲击下,广播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新闻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要求广播人要进一步荟革精华,扬长避短,锐意改革,探求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媒介变局中的中国广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广播在面对信息的全球化传播背景下,进行了全方位改革。这一年,中国广播表现出了诸多创新,广播产业发展出台了新政策,为广播的健康改革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不断丰富,广播更加关注民生、关注农民。广播的经营状况进一步好转,创收渠道开始增加。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互联网在线广播在全球同类网站中影响力提高,已超过某些发达国家而名列全球同类网站第四。中国广播仍需要下功夫:广播的主流媒介功能再强化,产业化的生存空间再扩大,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再拓展。  相似文献   

8.
郝锁庄  安建民 《河北广播》2005,(5):94-94,66
一位资深的广播从业者将目前广播媒体的改革创新形象地喻为以听众的需求为半径划圆。这一比喻既富想象又体现原则。广播的消费者是听众。广播媒体的一切改革和创新都毫无例外地以构成广播市场的主题——广播受众的需求为基点。把握听众的需求,无疑是掌握了通向广播市场的钥匙。  相似文献   

9.
如今的广播业已经发展的大不如从前,面对其他媒体的竞争,广播业该如何进行改革。本文从广播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入手,分析指出今后我国的广播事业如果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下发展,必须走改革之路,并提出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0.
曾几何时,以珠江经济台为代表的经济广播,作为全国广播改革的旗帜,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带动广播绝处逢生,走出低谷,创造辉煌。然而,随着交通、音乐等新兴广播的崛起,经济广播风光不再,呈现颓靡之势,不少地方易帜,改为城市管理、都市广播、居家广播等名称,经济广播陷入尴尬、彷徨之中。  相似文献   

11.
陕西广播业的潮落潮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 ,中国广播业在经历了三十年的巅峰状态之后开始走下坡路 ,陕西的省级电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和几个地市电台也都无一例外。广播业衰退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当时迅速崛起的电视业的挤压与冲击 ,另一方面是广播业几十年一贯制的传统传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听众的要求。内外交困的局面迫使广播业产生了一股变革图强的思潮。八十年代末 ,珠江经济台的开播掀起了中国广播业的第一次改革浪潮。在此背景下 ,1 992年至 1 993年 ,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文艺台、科技教育台、宝鸡经济广播电台等省、市电台应时而生 ,相继开播 ,这些…  相似文献   

12.
刘建堂 《今传媒》2011,19(1):73-74
广播传播的便捷性,迅速性,互动性,一直作为独家优势被津津乐道。如今,在众多媒体的挤压下,广播改革日渐紧迫。作为社会最前沿的媒体,你有哪些前瞻性,你能为你的听众带来哪些有用的信息,你能为你的听众服务什么,听众或社会层对你的依赖程度有多高?这些决定了你的媒体生存空间。文章从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阐释了广播的局限、不足,提出以服务性来促使广播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北京广播影视集团5月26目正式成立。这是北京广播影视业为迎接新世纪广播影视业的新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某些纸媒关张、电视下行、互联网上位的传媒环境中,广播务实而低调地攀升。在履职传播主流价值、服务公众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的使命过程中,广播不断转型升级,成长为与社会进步协调发展的新型媒体。本文尝试以理念入手,从匠人之心、融合之力、机制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几个方面,盘点中国广播在2016年的发展历程,试图揭示广播改革转型的策略与战术,为广播的持续发展捋清脉络。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广播的发展也从适应计划经济转向适应市场经济。30年来,厦门广播改革由浅入深、由产品创新到管理创新再到体制创新,这一历程揭示了一个道理:改革为广播的发展注入活力,也拓宽了广播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已经成为当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新闻媒体,尤其是暂时处于相对弱势的广播,更应当立志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日趋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我们每一个广播人都应当有敢为人先、勇于突破、勇于创新的精神,把创新创优作为毕生的追求。 唯有创新 才能创优 近年来,我有幸以评委身份多次参加湖北广播奖、中国广播奖和中国新闻奖的评奖活动,也参加过一些全国性的广播新闻业务会议。了解到我国广播新闻改革的动向和趋势,欣赏到许多广播新闻精品佳作,更加深切地感到,创新是广播的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广播改革方兴未艾,一批受广大听众喜欢的频率、栏目和节目脱颖而出。在此过程中,广播片花的制作和运用也被广播界日益重视,广播片花作为广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对片花的探讨研究无疑对于提高广播节日的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试从广播片花在实践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做个梳理,算是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经济广播作为中国最早的专业广播因夺广播改革先声而红,也因社会变革和更加符合大众收听需求的音乐广播、交通广播和新闻广播等专业广播的崛起而中衰。经济广播是应该被长久异化——与其他专业广播嫁接,或空留经济广播的旗帜,或被革命,还是广播人肩负起新的使命,披荆斩棘开创经济广播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回顾中国广播改革20年所走过的历程,其主要的一条经验就是紧扣时代发展的脉动,找准广播产业发展的交叉点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肖枭 《青年记者》2010,(10):39-40
目前,湖南广电第三轮改革大幕正式开启。在改革的大潮中,湖南广播如何抓住机遇发展壮大?笔者认为,在改革的诸多问题中,加快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是湖南广播改革极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