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褚祺晟 《中国科技纵横》2013,(20):187-188,190
随着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客流量逐年上升,市民乘坐地铁出行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而目前的车站结构和规模滞后于快速发展的要求,运能和运量矛盾愈发突出,经常采用限流来缓解车站压力,特别遇到列车故障或大客流集中出现时,对大型换乘枢纽站车站客运组织、乘客安全、服务质量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热敏计数系统实现了对换乘区域的客流数据进行采集、统计和分析的信息系统,通过实时的大客流预警,帮助运营人员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达到安全运营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南昌将在2020年基本建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用以解决日益加剧的城市交通问题。本文根据2010年南昌居民出行调查报告对2020年南昌轨道交通线网进行客流预测,分析南昌轨道交通各线路的客流量、客流强度以及对周边土地利用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饶婷 《中国科技纵横》2014,(11):266-267
本文以乘客出行需求和出行安全为最终目标,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在列车延误时,综合考虑线路运输条件、客流分布特点、站点客运组织条件、列车延误时间与地点等各项因素下,采取本线线路或邻线(换乘线路)行车调整(如越站、扣车、加车、变更行车交路等),提出配套的客流组织措施(客流限流措施、服务补救等)进行综合保障,以提升运输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分类,分析了不同换乘方式客流组织的特点。其次对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需遵循的原则进行了阐述,最后从客流组织在时间上、在空间环境中、客流组织中信息传递的要求及规范乘客乘车流线四个方面阐述加强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的对策。最后介绍了引导标识系统的合理设置对于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换乘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规划设计换乘站,可使乘客换乘更快捷、更方便,同时也会减少各个方向的客流交叉.为此,本文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多种交通工具的换乘方式,并分析探讨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23)
轨道交通单程票因为其单次使用、出站回收的特点,造成不能虚拟换乘、连续计费的技术瓶颈,本文提出了引入二维码技术,起到复制信息的作用,从研究乘客的行为方式出发,通过软硬件设备研发,研制出单程票虚拟换乘的专用通道。这项研究从技术上实现了单程票虚拟换乘的业务流程,为轨道交通全路网所有换乘站的单程票站外换乘提供了解决方案,拓展了单程票这一类型车票的功能,减少乘客投诉,降低乘客出行成本,提高了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崔素萍 《科技通报》2019,35(2):201-204
城市化水平提高人们出行需求随之增长,公共交通具有安全、准时等特点,使城市交通客流量显著增长出现拥塞现象。在运动延误条件下,提出基于离散系统线性最优控制理论的城市交通轨道多站协同客流控制模型。以交通路网换乘站内行人交通性质分析为基础,将站台进出客流实行分类,运用离散系统线性最优控制理论,使进站客流量成为控制输入变量,站台现存客流量成为状态变量,建立站内客流量密度最少目标函数,先对高峰时段换乘站内客流进行初步控制。根据阻抗大小运用Dial搜索方法获取符合条件的有效路径,结合Floyd最短路径法将出行OD交通量合理分配至有效路径上,完成多站协同客流控制建模。实验证明,应用所提控制方法可有效减小高峰时期客流量,缓解交通运营压力。  相似文献   

8.
为定量分析出行者轨道交通换乘方式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在梳理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在效用函数固定项中引入出行费用和出行时间因素,构建广义出行费用的轨道交通换乘方式选择模型。最后,将模型应用于重庆市居民换乘轨道交通选择行为的实例中,结果表明:出行费用和出行时间对出行者换乘轨道交通方式选择存在显著影响。模型最后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出行者选择概率进行对比,模型预测误差均在1.50%以内。  相似文献   

9.
客流出行特征数据反映的是最本质的交通需求,是支持城市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决策分析的关键性基础数据之一。传统意义上的交通检测技术能够掌握道路车辆的“流量、速度、密度”特征,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动态客流检测手段,难以体现客流在交通流特征中的重要作用。面对传统检测技术无法采集大空间范围、连续时间的客流出行数据的问题,伴随手机定位、无线通信网络信令监控平台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将无线通信网络中手机的数据应用在客流出行调查方面,成为一种技术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   

10.
王鹏 《科技风》2014,(13):20-20
重庆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现已开通多条线路供居民日常出行。但通过实际运行发现,轨道交通线路间的换乘站常常出现换乘压力大、换乘距离远等问题。笔者通过对现状和问题的分析,结合其他城市的运营情况,提出了对换乘站的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析地铁站点客流的需求特征,是是进行客流组织、提高客运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以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望春桥站和西门口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站点周边用地和客流调查,得到了该地铁站点区域的客流吸引特征,主要包括地铁客流产生特征、地铁客流接驳方式选择特征、地铁站点客流吸引范围特征等,以期为地铁车站客流组织、客流提升策略的制定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由于干线公交和轨道交通覆盖率有限,我们提出基于互联网的随约巴士。该巴士是一种新型公共交通,可以解决公交覆盖不全问题以及与轨道和干线公交接驳换乘问题。随约巴士通过提前预约的方式灵活地设置线路,并将最优线路显示在手机端让乘客选择,同时采用线上线下付款方式供乘客自行付款。手机端提供二维码作为上车凭证,且在运营期间可根据反馈量开设新的线路。  相似文献   

13.
研究武汉轻轨一号线客流量分布规律以及运行效率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对采集数据利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将轻轨沿线25个站分为大站、成长型站点、中站、小站四类,以此作为研究的基础。其次,根据客流分布规律,利用随机过程理论建立了以乘客等待时间总和的期望值最小化为目标的发车间隔优化模型,研究得到不同时段的最优发车间隔;再根据搜集站点不同时段的乘客全部完成上下车所需时间的数据,建立了基于区间估计理论的估计模型,求得高峰段和平峰段停靠时间的置信区间来估计停靠时间。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和规划网络为例,基于复杂系统理论首先分析其网络特征值,然后研究网络受到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时的可靠性,发现规划网络能够更加有效地抵御攻击,但是整个上海轨道交通网络面对蓄意攻击时表现出脆弱性,应加强保护关键节点和关键线路。最后对比两个网络节点失效和线路失效后的情况,结果表明:站点和线路的重要性随着网络的完善而不断改变,关键节点逐步转变为郊区乘客进入中心城区的换乘车站,而关键线路则由一二四号线逐步转变为连接浦东新区的线路。  相似文献   

15.
李涛  胡小敏  郝格格 《科技风》2023,(24):144-147
随着现代经济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地铁行业发展迅速,地铁成为我们出行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其连接着我们出行的其他交通方式。本文以西安地铁2号线为例,重点分析西安地铁2号线与西安北站高铁的换乘中,以大数据作为研究背景,导航路线规划作为基础依据,在此之上添加乘客出行时间限制,来优化智行地铁与高铁的换乘时间。  相似文献   

16.
黄大喜 《内江科技》2010,31(8):176-177
本文从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与客流预测现状出发,分析了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内容和复杂性,研究了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预测模式和基本方法,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广州地铁运营的不断深入,线网的逐步扩大,客流量将持续攀升,邻近三号线、五号线的客流压力将比现在更加严峻,加之地面交通情况紧张等原因,乘客选择换乘相对宽松的APM线势必成为未来的客流发展趋势。在目前设备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运能与运量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持续优化行车组织、客运组织,创造更加理想的地铁服务环境,提升运力,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有公交、地铁、小车(出租车)、共享单车,如何有效选择交通工具,使整个行经路线是用户满意的出行方式。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将公交、地铁、共享单车的站点、线路融为一体,根据实际需要分析、设计一套城市交通路径查询平台。该平台具有站点、线路、换乘、最优路径查询等功能,后期将基于Android系统进行实现。  相似文献   

19.
引入大数据的概念及特点,分析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对数据的处理尤为重要。在文章中,现行对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大数据"的思想在城市轨道交通应用进行客流分析,可为乘客提供便于出行的信息,并且合理进行疏导客流。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具备大运量、低污染、较高安全性能、方便快捷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城市迅速建设并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已初步形成网络化运营。本文以苏州轨道交通为背景,剖析了网络化运营初期的客流特征,进行客流预测与客运组织应用,对苏州轨道交通今后的发展及为广大市民乘客带来更优质的客运服务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