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报道是各个媒体不可或缺的重要报道板块.当下,要做好农业报道,必须把握并遵守其中"不变"与"变"的报道原则."不变"的是"以人为本"的新闻观、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宣扬科技带动农业发展的理念;"变"的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农业报道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生产出受众喜闻乐见的农业报道.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随着全国"两会"对"三农"的关注度提高,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工作的尤为重视,做好广播农业新闻报道也成为了电台的新课题.《乌鲁木齐新闻》节目农业版块的报道实践证明,广播记者"三农"新闻报道应该按照受众所需,一要把农业新闻做广、做新,二要在"四季歌"的报道形式和内容方面创新,使广播新闻真正成为指导农民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深受广大农民喜欢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3.
农业节目如何服务"三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节目的传播对于满足农民所需、沟通城乡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农业节目的传播还不能满足农民需求。从全国来看,目前有5个专门的农业电视频道,包括中央电视台的少儿·军事·农业频道,省级电视台中的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山东电视台农村科普频道、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市级电视台中的山东临沂电视台农村科普频道。增强农业节目竞争力,对于有效传播农业信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三农"发展有着直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席清  童云  林孝栋 《出版广角》2021,(18):10-15
"三农"出版事业的发展与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息息相关,如何把握好时、度、效,创新出版、提高质量、推陈出新,增强"三农"出版物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是"三农"出版单位一直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基于农业科学类图书出版情况,提出新时代"三农"出版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即"三农"出版应主动作为,深入研究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了解市场的需求,研究新兴出版在知识传播中的作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局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总体上进入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以来,"三农"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三农"宣传必须随之创新,在面向农村的同时,统筹兼顾加强面向城市的宣传,促进城市人才、资本向农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驱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普期刊要以特色服务"三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清  易定红 《编辑学报》2009,21(6):477-479
农业科普期刊以特色服务"三农",就是要让农民看得懂、用得上,做到内容"新""实"并举,栏目设置个性化,并且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有针对性地创办专门性的农业科普期刊,从真正意义上拓宽读者面.  相似文献   

7.
"三农"电视节目如何"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电视作为强势媒体,宣传"三农",服务"三农"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三贴近"是宣传思想战线的基本工作原则.电视媒体在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具体工作中应该始终坚持和充分体现"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是当前全国工作的中心,党中央、国务院以"中央1号"文件部署全国的三农工作,"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国家档案局在江苏省召开了全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同志对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建立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做好‘三农'方面的档案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三农"档案工作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农业科技服务也越来越渗入到农村服务体系中去,农村科技"110"成为助推宁夏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新引擎.通过介绍宁夏农业科技"110"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特点,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110"服务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赵国平 《今传媒》2007,(8):45-46
相对于日新月异的中外电视节目,农业节目多少有些"灰姑娘"的感觉.现在是"眼球经济"时代,吸引力决定竞争力.与一些抢眼的大片、火爆的电视连续剧,以及重大的新闻事实相比,农业电视节目的竞争力相对较弱.要想改变"以卵击石"的局面,就要针对主体受众的需求,改变竞争策略.本文以CCTV-7晚间黄金时间段播出的农业经济节目"每日农经"为例,分析它在这个"死亡时间段"里,是如何与强势的电视剧和综艺游戏类节目来争夺收视份额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特色和个性是营造差异、留住受众的一个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是今年的热门话题,媒体针对"三农"问题,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诸如,深入浅出解读中央文件,让党的好政策深入人心;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农业发展等重大成就充分宣传;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树立致富典型和推广致富经验;用丰富多彩的节目、版块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还对"三农"存在的问题予以极大关注,像"总理为农民工追工钱"这类报道振聋发聩.一些涉农类媒体,<农民日报><南方农村报>、央视7套等更是紧盯"三农",呼唤更多人关注"三农",帮助"三农".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建立前,以<红色中华>、<解放日报>等为代表的共产党机关报的"三农"报道宣传特征已经凸显,对具体农业经济信息、农业技术等主题的报道比较少,主要突出发动解放区土地革命、大生产运动和开展农民文化教育活动等宣传报道,其在新闻理念、实务操作方面,一定程度上已经体现了延续至今的党报风格.  相似文献   

13.
<正>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面对有利的新形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党中央经过一年多的酝酿,1953年,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总路线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因此,过渡时期总路线又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  相似文献   

14.
"图书传递工程"是2005年8月,由CCTV-7《生活567》栏目发起并承办,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国教育基金会主办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这个活动的宗旨是"节约书本,奉献爱心,扶贫助教,促进和谐",通过不断加强城乡之间  相似文献   

15.
电视宣传,尤其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欠发达地区的电视宣传,在解决"三农"问题上,肩负着为农村群众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舆论引导的重要职责,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三农"图书的策划与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兴芜 《出版参考》2005,(36):22-23
我国13亿人口中大约有8亿人生活在农村.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尤其是近年来,"三农"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切实措施来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但形势仍然严峻,不容乐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效购买力不足,潜在购买力水平低.农民人数多,收入低,文化水平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发展滞后;一方面国家在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与之相对的是广大农民在完成义务教育后,虽然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很高的热情,却买不到他们迫切希望看到的农业致富的科技类图书、医疗卫生保健图书、文化文学类图书、常用法规法律图书等书籍.  相似文献   

17.
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既为各级新闻媒体指明了"三农"宣传的方向,又对做好新时期"三农"宣传报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直接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县级广播电视台,如何改进和加强对"三农"的宣传报道,如何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来提高服务"三农"的水平,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逐步开展,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根据现实,本着"因陋就简,注重实用,逐步提高"的原则,开始探索"村档乡管"的方法,即行政村负责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乡镇负责行政村档案的保管利用,以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稳定,有利于农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9.
"三农"报道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作为党委机关报的农业记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三农""守望者"的角色,时刻想到农民利益,本着对农民负责的态度,多写农民关心的事情.而做好这些的关键,就是要对"三农"有深厚的感情,就是带着感情写"三农".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是经济、社会、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随着社会的转型,原有的经济格局被打破,农产品市场放开,农民流动量增大,农村各类矛盾日益显现。及时反映"三农"问题,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是我们新闻宣传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